4月10日和11日,oppo和华为将先后在上海发布年度旗舰——reno和p30 pro,我们今天不谈它们的外观设计和硬件性能,只将目光放在由潜望式长焦镜头组成的多摄阵列模块上,看看它们是如何实现10x变焦,以及10x变焦背后的差异。
追溯潜望式镜头的发展
就潜望式镜头来说,华硕于2015年底发布的zenfone zoom才是智能手机领域用上这类镜头的“祖宗”,而oppo在mwc2017发布的,则是“首款潜望式双摄像头”(广角+长焦),在数量上超过了zenfone zoom。
zenfone zoom
作为后来者,即将上市的华为p30 pro和oppo reno除了摄像头数量更多,其潜望式镜头还有什么变化吗?
来自变焦和定焦差别
华硕zenfone zoom的潜望式镜头体型硕大,里面采用了复杂的二次反射和更多光学镜片以及位移马达等部件,获得了1x到3x之间自由光学变焦的能力,是一颗潜望式的“变焦镜头”。
华为和oppo搭配的则是一颗潜望式的“定焦镜头”,只是p30 pro和reno分别实现了125mm和160mm的焦距,较之zenfone zoom的28m~84mm焦段更远,也远远超过了华为mate 20 pro这些采用80mm焦段的3x定焦镜头的前辈。
摄像头层面的差异在哪里
华为p30 pro和oppo reno的潜望式镜头结构大致相同,为了确保变焦拍摄时的稳定,两款手机都在主摄和潜望式镜头端集成了ois光学防抖功能。
p30 pro的潜望式镜头结构
oppo reno的潜望式镜头结构
来自变焦定义的差异
1.潜望式长焦镜头焦距不同:
华为p30 pro为125mm,oppo reno为160mm;
2.潜望式镜头内镜片不同:
reno为了曲率对镜片进行了切割(d-cut),可有效降低模组厚度,并增加焦距;
3.针对1x拍照的参照不同:
华为p30 pro将主摄的27mm焦距定义为1x,此时其超广角镜头的16mm焦距就等效为0.6x(16mm÷27mm≈0.6)变焦,而长焦镜头则恰好接近等效5x(125÷27mm=4.6≈5)的焦段。
oppo reno将超广角镜头的16mm焦距定义为1x,由于其长焦镜头拥有160mm的焦距,基于超广角镜头的等效焦段恰好覆盖了从1x~10x的区间。如果以主摄焦段作为1x,其长焦镜头应该属于等效6x(160mm÷27=5.9)。
4.针对变焦的卖点不同:
华为p30 pro主打5x光学变焦(基于长焦原生支持),支持10x混合变焦和最大50x数码变焦,分别对应270mm和1350mm焦段。
oppo reno主打“10x混合光学变焦”,以及独特的“接棒式”算法,可实现从16mm-160mm全焦段覆盖。
5.变焦算法的不同:
华为p30 pro引入了“视场融合”的算法,3x以内由主摄独自负责(依靠大底和算法实现无损变焦)、在3x~5x由主摄和长焦镜头同时负责(混合变焦)、5x时由长焦镜头独自负责(光学变焦)、10x时则由3颗摄像头共同参与成像(混合变焦)、至于从10x到50x之间就完全属于数码变焦了,没有三脚架支撑很难拍摄出稳定的画面。
oppo reno在1x到10x的变焦过程中,需要经历1x时广角镜头独自负责、1x~1.5x由广角与主摄共同作用(混合变焦)、1.5x~5x主摄独自负责(基于大底和算法的无损变焦)、5x~8x主摄与长焦镜头共同作用(混合变焦)、8x~10x长焦镜头单独作用(光学变焦)等几个阶段。不排除oppo后续为reno开放由3摄共同参与的超过10x的无损变焦功能,比如20x(320mm焦距)的混合变焦。
总的来说,单就潜望式长焦镜头的素质而言,oppo reno占据优势,但从主摄传感器的素质而言,则是华为p30pro的imx650更具底蕴。两款手机到底谁能在拍照方面更胜一筹?咱们还是等它们正式上市后再来实测对比一番吧。
单相PFC电路设计
倒装晶片装配对板支撑及定位系统的要求
TGY2681KB贴片Y电容规格参数、规格书
P2P发展前景及五大优势
Bruker收购传感器公司Sierra,SPR技术测量分子结合亲和力和动力学
华为P30Pro和OPPOReno的潜望式镜头有什么区别
谷歌Alphabet收购英国AI研究公司后,技术商业化,以寻找赚钱之道
一加将与Sprint合作共同推出5G手机
芯明天新品E75系列电感测微仪,测量分辨率达0.01μm!适于微小尺寸变化的精密测量!
浅谈VGA接口的FPGA实现
Silicon labs:关于Zigbee的解决方案一直在路上
一文简述什么是增程式电动汽车
瑞萨电子推出的满足ASIL B标准的全新电源管理IC, 是车载摄像头应用的理想选择
蔬菜农残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具体是怎样的
iPhone XR价格已经大幅下降在各方面可以带来80%的XS Max体验
浅谈USB Type-C在汽车领域实现重大进展
无汞碱性锌锰电池 可以随生活垃圾直接丢弃
3D Cu-Cu混合键合技术的优点和未来发展
软件定义存储SDS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特斯拉电动汽车 电池技术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