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8华为物联网新战略

目前全球大部分区域手机终端渗透率基本饱和。而物联网则进入快速发展期,局域连接保持18%的增长,广域(包括蜂窝和 lpwa)则达到26%的增长。未来5年,物联网将构建近3 倍于手机的终端网络,带来连接、应用、数据多重价值。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预测,2022 年全球:蜂窝连接 16.1 亿、lpwa 22.5 亿、局域网 155.0 亿。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接近 200 亿部。物联网将进入井喷式的发展期。
华为将“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作为企业愿景,而要实现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物联网是最重要的实施手段。为此,华为早在2015年就发布iot战略,并提出了物联网行业“1+2+1”参考架构。华为在广泛的项目实践中解决了规模商用的关键问题,繁荣的产业生态奠定nb-iot爆发基础。
目前物联网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可能未来是万亿级市场的爆发,也可能是泡沫的破裂。其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找到真正的价值应用,为行业带来真实的商业价值,形成市场驱动的产业健康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华为物联网解决方案总裁蒋旺成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蒋旺成近期向业界深入阐述了华为在物联网方面的理解及将大力发展的方向:做强联接、深耕行业、推进大规模商用。
做强联接:为物联网保驾护航
我们都知道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从个人、家庭、公共设施、工业都有广泛切入点。蒋旺成认为,做强联接是首先要考虑的。
做强联接,一是需要适应不同的物联网场景,持续做大nb-iot产业,满足窄带物联场景大规模部署的需求;二是根据移动性、传输速率、数据量等物联场景要求推进c-v2x、emtc商用发展,拓宽市场空间;三是在海外策略上,通过构建本地生态、打造顶级openlab实现联合创新、打造hosting中心并联合运营商发展合营云,加速行业应用规模化商用,将中国产业发展经验复制推广到欧洲,形成示范效应,拓展全球市场。
华为物联网想把解决方案更多的推向行业,关键的是“从端、管、云”三侧发力。
在“端”侧,据蒋旺成介绍,华为一直在提供lpwa的芯片,在芯片上华为有着自己的技术积累。比如之前的boudia120,今年即将商用的集成了华为liteos 的boudia150芯片。华为还针对汽车行业推出会提供c-v2x的芯片,还有t-box,以及相关的ivi os(ivi,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在“管”侧,蒋旺成表示,中国的产业环境非常积极,从政府、工信部到各省、市,以及京信委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使得中国网络的覆盖在全球是走在最前面的。今年中国联通会有30万个新基站的的部署,中国电信在去年31万个基站站的基础上会再增加10万个新基站的部署。中国移动在去年年底发布的规划是要完成346个城市的覆盖,今年会实现全网覆盖。
在“云”侧,蒋旺成强调,华为今年要完成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依托华为的公有云将平台云化,把整个iot的服务云化。对于如何云化平台,蒋旺成提到了两点,一是运营商需要把iot云化,因为需要有更加灵活的资源,更加快速的响应,来面对各行各业的连接诉求。二是合作伙伴也需要云化,需要把合作伙伴的device在云上进行呈现,并且跟各行各业连接。
依托华为的领先技术,在2017年华为在nb-iot商业方面,实现芯片发货量为1500万、构建网络数39张、建设基站数50万个、打造物联网连接数1000万个、发展生态伙伴数1000家。
而在2018年华为预计全球nb-iot网络数将达到100张、基站数120万个、物联网连接数1.5亿个、生态伙伴数3000家。华为nb-iot商用案例已经在12个行业规模商用,有超35个应用在孵化中。可以看出,华为的nb-iot在强大技术的保障下,已经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市场规模在持续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做强联接更深层的含义,是让联接产生价值。由于集成复杂度高,iot解决方案开发投入大、业务上线周期长,影响业务开发和价值实现。华为持续战略投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业务创新和部署,加速产业发展。依托华为云的全球化部署,合作伙伴的业务快速拓展到全球。华为将能力导入运营商,助力运营商从卖联接向卖服务转型。
深耕行业:联合伙伴构建行业方案
在物联网的应用方面,华为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尤其是在ict技术方面优势显著。而行业合作伙伴对本行业的需求有着清晰的认知,但自身由于缺乏ict技术储备,在物联网建设上处于被动地位。
对双方的合作,蒋旺成表示,华为充分发挥ict端管云协同能力,联合伙伴创新构建匹配不同行业场景的解决方案,持续做深做透。
比如中国电信计划今年要实现4000万个nb-iot连接,如何达成这个连接?华为在电信的规模放号、规模部署之前会提供一个能力,叫做things coverage,从业务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出发,帮助企业和运营商做面向物的网络评估,并且在上线之后,会重新更新整个流程,做好相关的网优,或者是新加基站的补位工作。
对于解决方案的创新,蒋旺成说,从各行业来看,大量行业应用已经孵化或者是可商用的行业有十多个,比如说远程抄表(气,电表)、智能停车、智能路灯等。在水表行业,华为已经有10万多块的nb-iot水表在鹰潭上线运行。华为支持的nb-iot燃气表在杭州都已经规模上线,充分验证了nb-iot技术对规模的大连接的lpwa的应用场景是非常合适。
在消防方面,过去装一个烟感器要在天花板上装两根线,包括传输和电源线,现在有了nb-iot之后,就不需要线,只要两节电池就可以提供至少三年的服务。另外nb-iot烟感器的深度覆盖也非常好,工作性能非常稳定。
除了水表、燃气外,华为的物联网应用场景还涉及电表、停车、路灯、畜牧、消防监控、冷链物流、园区物流、共享单车等17个大场景,华为与合作伙伴不断深化合作,探寻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不断优化自己的物联网应用。
推进大规模商用:构建价值共享的生态圈
任何一个行业,一家企业不可能将行业做大,只有依靠合作伙伴,大家一起合力,才能将行业做强,构建起行业生态圈。
对于产业大规模商用,蒋旺成介绍,华为构建业界最佳实践iot云平台,提供丰富专业的iot云服务,拓展企业市场。17大行业iot云服务解决方案、iot云市场、300+行业应用,华为将与更多的厂家,更多的玩家一起投入到iot产业。这样使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都可以快速的享受到物联网发展带来的好处。
对于大规模商业,华为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依靠华为构建的iot云平台,iot云服务成为运营商、伙伴、客户实现价值共创共享的纽带-glocal生态及伙伴方案预集成、依托华为触点实现业务一点接入全球共享。
笔者注意到,华为今年特别注重车联网领域的发展。对此,蒋旺成解释到,现在整个汽车行业面临着信息化转型,case(c是连接,a是自动驾驶,s是共享,e就是电动)这四大方面蕴含巨大市场空间。华为在整个case转型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包括通信、os、芯片、算法等,都有不少积累。而现在的车企的需求比较强烈,华为能够为这次车企的case转型做出一些贡献。此外,现在整个智慧交通的its相关需求也很强烈,在v2x方面,华为做为一家ict公司,应该当仁不让地做出贡献。
蒋旺成介绍,华为在车联网领域重点投入,从ict端管云全领域进入车联网。华为车联云解决方案,包括车联云平台和车机os,助力车企快速构建数字资产和智慧出行服务。车机os引入华为手机生态,形成“人-车-家”一体化智能体验。华为c-v2x解决方案,实现人、车、路的协同智能,推动向智能交通的演进。
对于华为在车联网市场的现状和规划,蒋旺成介绍,去年华为与psa签定了全球和约,华为为psa提供全球的车联服务,今年开始陆续上线,目标是150万辆车上线。华为还与中国一汽集团签定了和约,在车联网、车载娱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战略合作。
写在最后
物联网的未来很美好,但要想真正实现就必须静下心来,在做强联接的基础上深耕行业,真正实现行业价值的创造。
华为物联网在2015年起航,经过几年发展,积累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保障了物联网连接的技术与设备要求。依托华为公有云,华为将物联网业务进行云化,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及客户能够更加快捷和方便的享受华为物联网带来的便捷。
从蒋旺成的介绍,华为将与合作伙伴一起,以客户为中心,坚持在行业内深耕,不断优化物联网应用场景,从而为客户带来更好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物联网将会更加快速的成长,成为物联网领域的领先使能者。

【瞭望者】无人机反制的主要方式
AM335x串口技术分析
安科瑞预付费系统在电费电价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不同高度的地物快速识别研究
青岛签约40个集成电路重点大项目 将带动现有集成电路企业技术更新换代
解读2018华为物联网新战略
智能锁按键出现无反应或禁止操作的原因坤坤智能锁告诉你
2.9秒破百的比亚迪“汉”驾到 定位总裁座驾奔驰宝马们紧张了
西通开拓工业设备市场 计划年产500台3D打印机
红米K30系列宣布首发索尼6400万超清相机IMX686
数字器件选择与EMC电路设计
智能园区数字孪生怎么样?
RISC-V MCU电源系统概述
STM32单片机对NAND Flash的读写以及在ASF中的使用
Cadence本地库搭建从0到1的过程
细数阿里巴巴电商的营销模式,涨知识!
无线网络变慢wifi卡顿的解决办法
三星Galaxy Z Flip 5G引领无性别化手机新风尚
区块链ICO与IFO和IMO的通证销售模式究竟有什么区别
欧洲晶体管BDxxx 系列晶体管参数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