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随性而发,还是有意搭救一下深陷争议的“小朋友”,李老板的这段微博,确实成功转移了舆论的焦点。
说起来不免感叹,行业对增程“脱裤子放屁”的评价言犹在耳,李老板就已经抛出增程将淘汰phev的“暴论”,两大派别攻守之势,一夜逆转。更可玩味的是,李想处于守势时的辩解,就招来了一片讥讽,如今“大放厥词”,却反驳者寥寥。
没办法,理想汽车10月份刚刚创下月销4万辆的新纪录,以销量论英雄,这是李老板直言直语的底气。趁着这个热点,也是时候聊聊增程和混动的路线问题了。
李想看衰的不是多档位phev,而是所有phev
需要澄清一下,李老板原微博其实没直说phev将被淘汰的话,他第一条微博提到的是“坚持多档phev的车企”,3小时后又补充的一条微博,点名的也是采用2档路线的长城、和3档路线的吉利,全程没有提比亚迪为代表的单直驱档位phev路线。
这样来看,李想看衰的似乎只有多档phev派,但其第二条微博的最后一句话,是“(魏建军)一定会更认同增程的”。似乎在多档位phev的对面,只有增程,并没有单档phev这个选择。
不知大家怎么理解,我个人的感受,李想其实也不看好单档phev派,之所以控制言论“火力范围”,是出于必要的谨慎。
技术层面看,不论单档还是多档phev,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只要发动机和车轮存在直接的动力连接,不管一个档位还是三个档位,都需要保留完整的ice燃油车的基本架构,这就进一步决定了产品的整体布局。
所以,我们今天要和增程对比的主体不是多档phev,而是包含dm-i在内的所有phev。
理想、比亚迪的成功不能直接和动力路线划等号
将非bev新能源车细分一下,目前市场层面最成功的,就是比亚迪的单档phev(dm-i和dm-p系列)和理想的增程,一个在主流价位市场成为销量霸主,一个在30万以上豪华价位比肩bba,但是这背后到底是比亚迪、理想的成功,还是单档phev和增程的成功,还不好直接下结论。
本田的hev车型一直是单直驱档位,换代雅阁推出了phev版,自然变成了单档phev,但是相比前代,并没有带来多少增量。宝马多年前的i3,就分别推出了纯电和增程版,如今i3的名号已经交给了3系纯电版,而已经停产的初代i3,我们在路上曾见过几次实车?
客观地讲,理想汽车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在产品定位上把居家大suv做到了极致,提供了此前不管是电动车、燃油车还是混动车都不具备的功能和体验。在销量爬升的过程中,很难说增程的动力类型,带来了是正面还是反面的效果。
换句话说,在产品特性基本不变,且定价相当的情况下,如果理想同时推出增程和phev混动版本,谁的销量会更高,还不好说。
比亚迪也是如此,它最早将新一代dht技术的混动产品推向市场,相对来说超低的售价和馈电油耗,再加上比亚迪深耕新能源多年的形象,占尽了新细分市场的先发优势。其实技术层面,吉利、长城对应dm-i的产品紧随其后,但战略高地已经丧失,之后只能以后来者的身份苦苦追赶。
如果吉利、长城对新能源转型的决心大一些,推进混动线的时间再早一些,你还敢肯定phev市场里,比亚迪会一家独大吗?
从技术角度讲增程真的不如phev吗?
单纯从动力驱动这个子系统讲,说增程是“脱裤子放屁”其实是成立的,不管是动力转化效率还是各类场景的适应性,增程路线相比phev混动,确实存在结构性的短板。
长途高速出行,电池可用电量见底,增程车的油转电,肯定比phev的发动机直驱费油。再遇到长时间馈电爬坡的极限状态,油耗高低还是其次,关键时刻的动力衰减,就直接影响使用体验。
说直白点,只要增程车的内燃机开始启动,它在phev、尤其是多档phev面前,不管是油耗还是动力,都是短板。
但是,在现实的世界里,纯电续航动辄200km+的增程车车主,馈电状态的占比能有多少?长时间馈电爬坡的极限状态,一年能遇到几次?而在绝大多数无需馈电的时间里,增程车的使用体验,就和纯电无异。就算偶尔遇到馈电状态,车主感受更多的也不是相比phev混动的高油耗,而是相比纯电车型没有里程焦虑的安心。
而当我们把视角扩大,从驱动子系统转换到整车、甚至车企研发投入的全流程中,即便是以技术角度评价,phev混动相比增程,也不见得有优势。
phev是能充电的油车增程是能加油的电车
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从产品性质来看,增程车更接近于phev混动,还是bev纯电?
从使用角度看,增程车有电时能用电,没电时能加油,日常用车的习惯和phev混动基本没差别,也难怪很多人会把增程车看作混合动力的一种。而从驱动结构看,phev混动和增程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比亚迪dm-i混动架构
所有具有发动机直驱功能的phev混动,都是基于燃油车做加法,增加了电池、电机以及动力耦合系统。
当然,目前主流的phev车型,其实也对发动机的结构做了很多精简。在增加电驱系统的同时,也在对燃油端的系统做减法,效率和成本相比早年的phev车型有了很大优化。但是这并没改变其基于燃油车做加法的本质,这里就不细究了。
而增程车的性质很简单,它的驱动结构和纯电车型完全相同,差别只是大幅削减了电池组的容量,把省下来的成本或空间,换装了一台用油发电的“充电宝”。增程车的本质,是在纯电动车的基础上做加法。
理想l9底盘布局
也就是说,从技术层面看,增程电动和bev纯电才是直系血亲,和phev则最多不过是表亲。
这种基本性质的差异,造成了消费者容易忽视、但厂商无法避开的问题:一台基于纯电平台的车型,能够轻易地推出增程版本,但很难改造成phev混动;而要想继续走phev混动路线,就无法和越来越主流的纯电平台兼容。
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phev混动随燃油而衰落增程和纯电共崛起?
当下燃油车的份额仍然占多数,但纯燃油车的寿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绝大多数厂商都不会再研发全新一代的燃油车,越来越多的资金和精力,都被投向了纯电动平台。这个时候,厂商就面临着一个抉择:
如果走phev混动路线,那么在纯电车型之外,就需要保留一套非纯电定位的平台架构,随着时间推移,面临平台换代革新时,有限的资金和成本,必然会分散给至少两套架构体系里。
而如果改为增程路线,那么所有精力都可以投入到纯电平台中,在必要的情况下,未来推出的所有纯电产品,都可以相对简单地推出增程版本。
这种例子在现实中已经出现,零跑c11最初上市时只有纯电版本,到了今年3月份才增加了增程版,价格门槛进一步降低,新车的销量占比也很快超越了纯电版。
而晚一些上市的哪吒s,则干脆同时推出增程、纯电两个版本,价格门槛增程版低3万,销量占比上,增程版达到了纯电版两倍以上。
最典型的还是要属深蓝,此前长安汽车在phev混动领域遭受了不小的挫折,让人一度认为长安可能因错失新市场而开始衰落,结果在深蓝品牌上,它直接采取了纯电、增程并举的路线,不论s7增程还是sl03增程,都很快在友商phev混动的核心市场站稳了脚跟。
以上这几款增程车型,其实都是基于纯电平台的产品,其中长安是混动产品遇挫,干脆换了一条赛道,零跑、哪吒则是干脆就没有混动产品线,但却可以轻松地通过低技术门槛的增程版本来拉低售价,扩大客户基础。
如今吉利、长城,以及传统合资厂商,都依然有优秀的燃油产品线,但是在大趋势下,纯燃油产品会在可见的未来被逐渐抛弃,而借助燃油平台的phev混动产品,也很难得到大量、持续的投入和升级。
李想称phev混动和增程的路线之争,可以在2025年进行验证,届时也基本是当下主流phev车型需要换代的节点。从我个人角度讲,李老板的这个预测,我是认同的。毕竟目前phev路线的最大受益者比亚迪,在其最高端的仰望u8上,也转投增程派了。
但是,如果李老板的预测真的实现,我们也需要明白一点,没有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就没有增程式的成功,phev混动如果真正被淘汰,将其击败的也并非增程,而是bev纯电动成为主角的新时代。
人工智能改变教育行业已成为全球共识
后量子密码的发展趋势研究
多云存储怎样来实施
超高颜值!微星超薄游戏本GS43VR
浅谈苹果M1芯片的高性能
PHEV可能确实会淘汰,但击败它的不是增程
分享几款低延迟的游戏蓝牙耳机,不容错过赶紧入手吧
你所想不到的十个关于大数据令人震惊的事实
CMOS晶体管,CMOS晶体管是什么意思
三星正在开发三种类型的可折叠OLED面板
基于CORDIC算法2FSK调制器的FPGA设计
激光雷达的CMOS传感器之争
如何正确应用FPGA的四种时钟资源?
华为荣耀9什么时候上市?荣耀9:小米6的真正对手发布正式确定,双摄+麒麟960,价格2499元,吃瓜群众又不安静了
物联网蓝牙模块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有哪些?
新一代存储器材料新突破 光控多位元存储器材料
江波龙与得一微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推动中国存储生态发展
fireflyROC-RK3399-PCAndroid 7.1固件介绍
SpinalHDL语法之Bool类型
国网山西电力在泛在电力物联网部署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