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调制散射器测量技术工作原理

光调制散射器测量技术工作原理
光调制散射器测量技术工作原理为:通过在被测场点放置一个很小的散射器,就可将该点的场值测量出来,通过扫描,从而得到扫描路径上的整个场分布。再通过互易定理可以知道,源s在场p点产生的场经散射器散射后回到s的散射信号和p点的场值是成正比的。为了将微弱的散射信号从其他的相同频率的反射信号中分离出来,在散射器的中部连接光电二极管,通过控制光电二极管,改变整个散射器的阻抗特性,达到对散射信号调制的目的。
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就可以得到散射器散射回来的信号。因此光调制散射器测量较传统测量方法有很多优点。首先,探头可以做得很小,因此探头对被测场的扰动也很小。其次,没有任何的金属和探头相连,故连接物对场的扰动也降至很小。同时,由于互易原理的应用,即使散射器与发射/接收天线之间存在复杂路径,测得的值也是准确的。如果采用两个不同长度的散射器进行联合测量,还可将散射器与环境之间的多次反射对测量的影响消除掉。
散射器设计
散射器是一个小的偶极子,长度通常做成小于/2λ,中间用光电二极管连接,激光源通过光纤照射到光电二极管上,使其按一定的频率导通和截止,从而使偶极子的阻抗也随相应的频率改变。散射器的长度设计得相对较长时,可获得高的灵敏度,但散射器与测量环境之间的作用也会相应增强,这方面的误差也会相应增加;设计得相对较短时,可以获得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小的误差,但同时其灵敏度也会降低。在设计中,应该对二者兼顾考虑。
由于所测量的场的频率为8~12 ghz,故将偶极子的长度设计成10 mm,如图1所示。散射器中间部分的光调制单元为4个光电二极管,总长为1.4 mm,与之相连的金属丝直径为0.5 mm,光电二极管与金属丝用介电常数接近于1的绝缘物质粘贴在一起。光电二极管通过4根普通多模光纤与激光源相连。中间部分光调制器件如果采用gaas光导开关,可达到更高的调制频率,使测量的误差更小。鉴于制造gaas光导开关的成本因素,所以采用了光电二极管,其工作频率为10 khz。图2所示为设计出来的实际的光调制散射器。

具有直通功能的4开关降压-升压控制器可消除开关噪声
商业银行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与发展
国内顶级科技企业力挺华为鸿蒙 却迟迟不见马云阿里系的身影
S7-1200和调试助手进行数据通信
佳维视15.6寸工业平板电脑在包装自动检测设备的应用
光调制散射器测量技术工作原理
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OPPO Find X2 Pro相机拍照的防抖效果如何
京东方让8K场景应用从梦想照进现实
LoRa ZWS云应用(1)-智能抄表方案篇
ADI 推出 Power by Linear 的 LT8364 该器件是一款电流模式、2MHz 升压型 DC/DC 转换器
3D视觉及AR的测量与应用
Intel 4/3/20A/18A四种新工艺都来了!
土壤紧实度仪研究土壤紧实度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mysql为什么不推荐使用uuid呢?使用uuid究竟有什么坏处?
什么是多线程编程?多线程编程基础知识
如何选择双金属温度计
使用VCXO (压控晶体振荡器)作为时钟(CLK)发生器
反应离子蚀刻的实用方法报告
双环传动海外扩张计划遇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