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白皮书:UWB技术实现高速无线个人局域网

无线连接为用户新的移动生活方式注入了便捷。消费者马上就会对这种电子家庭的便捷产生巨大需求,他们的个人电脑、数码录像机、mp3播放器、数码可携式摄像机、数码相机,高清晰电视(hdtv)、机顶盒(stb)、游戏系统、掌上电脑、手机等都可以通过无线家庭个人域网(wpan)相互连接。但今天的无线局域网和无线个域网技术不能满足未来大量消费电子设备对于高带宽的需求。这就需要新的技术去满足高速wpans的需求。
超带宽(uwb)技术能够为下一代消费电子设备的带宽、成本、耗能和物理需求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这种新技术能够提供高带宽使多功能数码摄像和音响贯穿家庭成为现实。在行业团体的支持下,比如usb协会,技术领头人,比如intel,uwb技术将努力使家居生活高速wpans连接变得轻松,成为现实。
介绍:
手机和家用pc的无线技术所带来的移动生活方式使人们对于其他设备的无线需求越来越大。消费者们正在享受着无线连接的便捷。许多数字家庭所采用的技术,比如数码摄像,音频流都需要高带宽连接。为pcs无线连接所开发的其他无线网络技术比如wi-fi和蓝牙,和高宽带使用模式相比都不够太优化。虽然wi- fi的数据传输率可以达到54mbps,但这个技术在消费电子环境中还有局限性,包括耗能和带宽。当在短范围网络中或wpan连接消费电子设备,这时的无线技术需要支持高数据流,耗能低,低成本,适合超小包装,比如pda或手机。新uwb无线技术和uwb应用的硅片开发将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文件描述了在数字家庭wpans中使用uwb技术和潜在的uwb技术应用。
uwb案例:
新的数字家庭环境有许多不同的消费电子设备、移动设备、个人计算机设备组成, 能够支持多样化应用。这些设备可以归纳为三大类(表1):
-pc和网络
-消费电子和无线播放系统
-移动和手持设备
下一代pc,消费电子和移动应用对连接速度提出更高的需求,要远远高于蓝牙技术的1mbps,而今天这种技术应用于许多wpans设备当中。但许多消费电子设备不能支持wi-fi网络高速802.11a/b/g所需要的成本和耗电量。
虽然wi-fi技术比蓝牙要快很多,但它仍然不能有效地传输多线程并发高质量视频流。uwb技术能够提供下一代整合设备所需要的输入输出量,再加上 wimedia 联盟的支持,能够在各种协议之间如ieee 1394, usb, upnp确保交互性,使得uwb成为打造高速、低成本、低能量的wpans的宽泛解决方案。
uwb技术:
uwb和其它传统的窄带射频(rf)和展布频谱技术(ss),如蓝牙、802.11a/b/g的区别非常大。uwb使用rf频谱超宽的带宽传递数据(如图2)。uwb和传统的技术相比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传递更多的数据。
rf链接上潜在的数据传输率和通道带宽和信噪比的函数(香农定律)成正比。rf设计工程师对带宽的参数无法控制,因为这是由fcc所规定的。蓝牙技术、 802.11a/b/gwi-fi、无绳电话和许多其他设备都被归为无执照频谱,能提供900mhz, 2.4ghz, 5.1ghz。每一个信道被限制仅能占用很窄的波段。
uwb的频谱是最近刚刚合法化。uwb可使用频率从3.1ghz 到10.6ghz的频谱。每个信道可以有多于500mhz的带宽,这取决于它的中心频率。fcc为这种大宽带的发放提出了严格的无线能量约束。这样,uwb设备在使用大频率带宽时所释放的能量不会被附近其他窄带宽所察觉,比如802.11a/b/g。这种频谱共享使得设备可以达到非常大的输入输出量,但距离必须很接近。
uwb的低能量消耗也使得开发uwb成本节约的cmos成为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低功耗、低成本、高数据传输率,uwb凭借着这些特色已经开始正式进军高速wpan市场。
uwb技术也允许频谱再使用。一套近距离的设备组合(比如一套家居娱乐系统)可以和在另外一间屋子的另外一套设备(比如卧室的游戏系统)在相同的通道上交流。基于uwb的wpans的范围非常短,附近在相同通道的设备不会相互干扰。然而802.11g wlan的解决方案在一个单一的设备组合中,很快地就用完了数据带宽,这样家居中的声音通道就不能重新使用。因为uwb技术的范围有限,802.11wlan解决方案对wpan是最佳的补足,在家居组合设备之间可以作为一个数据传输的中枢。
uwb应用:
uwb技术适用于各种wpan应用当中。包括:
-在可携式多媒体消费电子设备如可携式摄像机和数码相机和mp3播放器之间,将电缆替换成无线连接。
-使pc机和pc外接之间实现高速无线usb连接,包括打印机、扫描仪和外部储存设备。
-替换下一代蓝牙技术设备如3g手机,基于ip/upnp和下一代ip的pc/ce/移动设备的有线连接。
-建立ce, pc和移动设备之间的ad-hoc(点对点) 高位速率无线连接。
无线pc外接设备连接:
如今的有线usb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pc平台的接线式相互连接,如(图3)所示。但接线连接不是很便捷,而蓝牙技术也仅仅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题,仍然有局限性。有uwb技术的无线usb将向希望使用无线usb的用户提供解决方案。uwb将能够在pc外接设备连接市场中占有巨大份额。无线usb工作组将会为此制定标准,通过提供10米范围内,速度超过480mbps(相当于有线usb2.0)。
ce设备的无线多媒体连接:
声音和图像的ce设备的无线多媒体连接和pc外接设备紧密相关。与pc和外接设备的受益相同,无线的便捷使用和数据传输能力是主要的优势。娱乐组合设备的种类是很广泛的,如(图4)所示:dvd, hdtv, stb, pvr, mp3, 环绕立体声,数码可携式摄像机和数码照相机还有其它的ce设备。比如uwb可以将stb或dvd连接到一个挂墙等离子彩电或者hdtv上,而不需要影响美观的电线。
uwb还可以将pc和娱乐组合设备连接在一起,比如数码可携式摄像机连接到pc上可以进行数字图像编辑或者大lcd播放。将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连接起来进行编辑,通过e-mail发送图片。uwb的关键优势请看(列表1)。有uwb技术的wpans,一旦设备足够接近,相互识别,用户只需轻击发送键便可进行数据传送。
列表1:uwb在娱乐和pc环境下的特色和优势
移动计算机设备的电线替代和网络:
复杂的电线给移动设备的用户带来极大不便。许多设备,比如个人掌上电脑通过usb端口连接,但其他像3g手机这样的设备需要特殊的连接器。uwb设备只要足够的接近,马上就能相互连接而不需要电线。uwb传输速度快,热点地区低能量消耗。
热点网络的覆盖使得移动计算机设备能够宽带接入网络,产生了巨大的市场。今天,只有两种技术可支持热点:802.11a/b/g wlan和基于蓝牙的wpan。但两种技术都由局限性,uwb将克服这些困难。
uwb设备间的ad-hoc(点对点)连接:
像蓝牙一样,每个uwb设备都可以作为内容来源和接收器。可以应用与将数码相机直接和打印机连接打印图片。
技术考虑:
为了使uwb技术成为广泛采用的无线解决方案,一下几点需要解决:
-相互可操作性
-产品整合和认证是否便捷
-总体解决方案的成本(oem)
-全球频谱分配
英特尔正在通过投资策略、研究、参与有线和无线通讯、产品开发来解决这些问题。英特尔同时正在充分利用uwb技术的优势来开发协议。无线usb工作组和数字家庭工作组喂wusb标准所做的工作是英特尔学习的例子。
未来:无线自由intel
英特尔致力于无线技术。公司为将来所有设备的精巧无线连接铺设了远景,这个远景称之为无线自由英特尔,赋予了精巧无线的概念,对频谱和应用重新审视。配置包括wlan热点802.11无线,蓝牙技术的手机,uwb无线的wpan。为了实现这些远景,英特尔正投身与射频空间的所有领域(图5)。在无线宽域网(wwan)中,英特尔支持wimax。在wlan空间中,英特尔继续推动迅驰移动技术。现在,有了uwb技术对wpan的支持,英特尔无线自由的概念离实现仅一步之遥。
总结:
uwb和相关的网络协议正在开发的初期阶段,关键的部署步骤正在定义和评估当中。uwb对当今wlan环境下部署的无线网络起到补充作用,延长高码率,多媒体连接wpans,支持pc, ce和手机设备。这种结合将实现电脑、消费电子和移动通讯的融合。
普通无线平台与现有的网络协议无缝接入,有效地降低成本,ce外接的解决方案将改变家庭娱乐的环境。
许多uwb组件和系统已经在测试和展示阶段,最终实际发放消费产品的日期有望在2005年初。英特尔公司正在和行业合作确保这个技术的成功。

工信部:农村和城市实现同网同速
STM32+ESP8266连接腾讯IOT微信小程序一键配网
小米最新消息:火爆米粉节,小米发布米粉节总销售战报,总销售额破13.6亿!
智慧城市为人和机器带来全新功能,未来七年内复合年增长率为24.7%
Ultimaker发布3D打印技术信心指数报告
Intel白皮书:UWB技术实现高速无线个人局域网
AES中的字节替换的FPGA实现
SpaceX猎鹰9号火箭发射自动中止任务失败
iPhone XR疯狂降价,发布快一年了现在上车算不算晚呢?
高毛利诱人,国内外厂商争相布局UV LED
误差小,精度高的AOA多功能高阶电流模滤波器
AMD Instinct MI200计算卡首曝:用上MCM多芯封装
爱立信携手英特尔和诺基亚致力于面向IoT的下一代无线连接
Altera专家:认知无线电,认知一切
“意念打字”新方法:每分钟能写近30个字母,错误率仅6.13%
SST™ DN4 DeviceNet PCIe NIC 集成总线、主从工序
江苏基于5G独立组网进行转型升级,促进生产线迭代走向数字智能化
Xylon的新款logiVID-ZU视觉开发套件,平台开发多样化,有效提高开发效率
看看这七家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做了什么布局?
射频能量的感应加热技术与设计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