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本田稍有熟悉的朋友,应该会知道本田隔代大改的惯例,而作为本田最早引入国产的车型,雅阁对于本田的重要性我想不用我再细说了。所以眼前第十代的雅阁,毫无疑问会用上目前本田诸多最新的技术。但问题在于,哪怕抛开德系、美系的对手不说,光是老对手凯美瑞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进化,已经明确2.0t+10at这一黑科技暂无引进计划的全新雅阁,又凭借什么来打动我们呢?
想更详细地了解新一代广本雅阁的外观内饰、空间实拍等细节,可点击下方图片进入车型详解,133张图为您解剖每一个细节:
虽然全新雅阁官图出来以后,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把它和思域拉在一块,但实车摆在眼前的时候,全新雅阁的辨识度足以让它和思域区分开来。毕竟更低趴和宽阔的车身,突出的前鼻、接近于轿跑般的车顶曲线都是脱离了以往雅阁的传统设计风格。
哪怕全新雅阁没有拿出平台或者架构那些理论来做背书,但光凭外观上已经能明显发现年轻化的脚步确实迈得很大。甚至拿全新雅阁和九代车型摆在一起的话,后者已经有点中年油腻的感觉。唯一有点可惜的是,新车的尾部造型要照顾家族化的设计风格,确实欠缺一点新鲜感。
后排空间是第一生产力
内饰方面还是回归相对传统的路线,九代雅阁的双屏设计如今又再次改回单触摸屏+实体按键的操作方式。而且触摸屏周边还为使用率高的功能增设的实体按键,用起来反而顺手多了,起码现在大部分时候也能盲操作,更符合大部分人的使用习惯。
点击进入全屏浏览360°全景看车
说起本田的车厢。大家的第一反应会是实用和空间大。直至冠道的出现才让大家看到本田在高级感方向上的尝试。而在全新雅阁上,除了这个级别应有的用料做工以外,本田还想通过一些细节来展现它在质感营造上的努力。
首先座椅对身体的贴合程度足够到位,与天籁那种纯柔软的大沙发不同,全新雅阁的更倾向于保留适当的包裹性和支撑度。而且座椅不会挑身材,基本上任何人坐上去都可以找到舒服的姿势。
另一方面,与凯美瑞对后排空间见好就收的套路相反,全新雅阁的后排空间会更加纵容乘客舒展身体。毕竟宽度和轴距都有所见长以后,后排的纵向以及横向空间算是同级别里头数一数二的存在了。
但是后排中部的地台由于车身重心降低的缘故继续保留下来,这是车身重心降低所带来的副作用,还好实际坐起来还不算特别难受,地台长度足以容纳41码的鞋子。
辅助配置齐全了,但比起对手优势不明显
其实全新雅阁在配置方面并没有给到我们多少惊喜,因为像honda sensing、honda connect不是首次出现,搭载在全新雅阁上面也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了,自己和自己比的话,雅阁确实有进步,至少这些辅助配置都足够全面和齐全的。
但我还是要指出的是,这些驾驶辅助的科技其实其他品牌,例如别克早已经有了。关键是,我发现在260 turbo低配上是没有honda sensing的。与凯美瑞对比的话,人家2.5l版本是标配主动刹车和自适应巡航的,这点雅阁还是有点吃亏。
要是数全新的配置,全景影像以及能够检测接近车辆或行人的ctm后视动态提醒系统、带刹车功能的pa自动泊车系统都是以往没有的。不过自动泊车系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全自动探测车位,而是得人工去选择泊车位置,和其他品牌的自动泊车系统有点不一样,这是得注意的地方。
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噪音问题,本田在雅阁上还是做了不少功夫,像静音轮毂、米其林primacy 3st轮胎、前排双层隔音玻璃、anc主动降噪这一些手段下来,加上顶棚和车门立柱位置加注泡沫材料等措施,确实让整车的nvh有所优化。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1.5t发动机运转噪音的问题,这点我放在驾驶体验上再细聊。
“买发动机送车”这个故事,怎么讲下去?
没有了2.0t+10at的引进,确实让这个故事少了很多打动人的元素。但要说本田只是拿1.5t来敷衍我们,也未免有点武断。个人猜测是某些原因,让厂家没有着重展开对这台1.5t发动机的详细说明,只是在车型资料上寥寥数笔带过。
但从某些关键字,例如低惯量的新涡轮、排气侧增加v-tec、低摩擦链条可以看出,同样是自家的1.5t发动机,全新雅阁上的这台的技术更全面些。所以260 turbo在参数上,尤其峰值扭矩,以及峰值扭矩的出现转速都比现时的cr-v或是冠道更有优势。
试驾体验
其实这次全新雅阁最大的黑科技2.0t+10at没能来中国市场确实让大家有点失望,估计本田也是考虑到这套动力总成成本太高,放到国内也难免会出现无人问津的下场。所以还是摆上最主力的1.5t+cvt取代过去的2.0l和2.4l。而且根据功率扭矩的不同调校,分有230 turbo和260 turbo两个版本。
根据厂家的说法,这台1.5t用上了更低惯量的涡轮,从而让峰值扭矩平台能够提前出现。从账面参数来看,我今天试驾的260 turbo确实要比冠道240 turbo的那台1.5t有优势。前者最大功率为143kw/5500rpm,峰值扭矩为260nm/1600-5000rpm。
动力的表现我想是全新雅阁最能拿得出手的地方,毕竟1.5t发动机用在冠道上也能轻松胜任,现在换上功率更高的版本,应付车身重量还降低了56kg的全新雅阁,显然是更加轻松自如。
要知道以前的2.4l用起来其挺好的,还不至于让人投诉动力不够用,只是过去要通过拉高转速才能获得的加速力度,现在轻描淡写之间已经能拥有。哪怕是习惯了自吸发动机线性和响应速度的老车主,在全新雅阁的这套动力面前依然很难去挑剔什么。
不过在我看来,动力的提升还是次要的。以前对于这台1.5t发动机,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在于动力表现让人满意,但与之同时,发动机的运转动静还蛮大的。好在全新雅阁上,虽然噪音还是有,但声音里头嘶哑难听的那部分倒是压制住了,不会像cr-v那么明显,听起来会舒服些。加上车身变轻以及动力储备更加充裕了,自然也减少向发动机施压的次数,此消彼长之下,你会觉得雅阁确实比以前安静了不少。
另外,全新雅阁上的cvt变速箱依然不提供手动模拟档位的设定,我们能选择的还是只有d、s、l三个档位。可见厂家还是不想把雅阁打造成过分运动的中级车,但一天试驾下来,其实没有手动模式也没啥关系,因为变速箱足够平顺柔滑之余,反应也确实很快,而且现在多了模拟at降挡时的转速升降,至少急加速的时候多了些韵律变化,听起来的参与感会更强。
要说全新雅阁最能让人改观的地方,不是我们早已熟知的动力组合,反倒是一直以来包括九代雅阁上都不那么突出的行驶质感部分。轻量化、提高抗扭刚性以及加长轴距以后,开上手的第一感觉更接近于一台德系的中级车,那种底盘能给予的厚实感和韧性,已经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雅阁。
臀点和重心降低以后其实给到驾驶参与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只是会让你更容易去找到舒服的姿势去开这台车。相比凯美瑞缩短了悬挂行程以后所带来比较丰富的路面信息,全新雅阁选择的是尽可能地过滤掉。你会发现悬挂滤震的效率很高,以前九代雅阁没有多少信心去走的坑洼烂路,现在大可以放心去辗过。
用上了可变齿比的转向以后,会让全新雅阁开起来更灵活,尤其在掉头的位置,大多数时候都能一把转过去。但转向的初段又适度保留了一点余量,让车头不至于过分敏感。用现在的标准来看,转向助力延续了九代略微偏沉的设定,开起来有点像以前的机械助力,但个人倒喜欢这种手感。可以这么说,全新雅阁选择的进化方向和凯美瑞类似,但路线的选择却不同。雅阁更喜欢以帅气的样子来吸引年轻人,但行驶方面却往舒适继续进化。
性能测试
0-100km/h加速测试
关闭esp并切换至s挡,同时踩下油门刹车,cvt变速箱允许起步转速为2500rpm。松开刹车后,推背感不算明显,但有持续不断的加速力度,最终0-100km/h加速成绩为7.6秒。
初段的加速g值保持在0.4g左右,相比同级别一些涡轮增压车型而言爆发力不算强,但胜在持续时间足够长,直至加速中段才有所回落。而且最终的成绩也能把大多数采用自然吸气以及1.5t/1.4t发动机拉开差距,优势明显。
100-0km/h制动测试
全新雅阁采用了ebb电子助力刹车,在刹车脚感上不如九代雅阁那么自然,但刹车力度以及制动力的响应会更加迅速和及时,36.44米的0-100km/h制动成绩称得上优秀。
总结:曾经我也担心,全新雅阁能否在这么多对手的冲击下稳住阵脚,毕竟为了顺应时代的变革和进步,本田给全新雅阁带来很多颠覆以往的东西,例如用上了涡轮增压发动机、更长的轴距、轿跑般的车顶曲线等等。这些改变固然能让雅阁从对手那里拉拢到新的客源,与此同时又难免会流失一些忠实粉丝。但无可否认的是,眼前的第十代雅阁依然能肩负本田中流砥柱的位置,即使牌面上的气势似乎稍弱于凯美瑞,但只要坐进去开一下,你会发现本田还是那个本田,它更强大之余,也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请不要妄下胜负已分的断言,按我说这场仗才刚刚开始呢。
西部数据领先车载存储技术 赋能汽车行业智驾未来
如何制作VR模拟驾驶舱以及遥控车
cbb电容可以用来阻容降压吗
MEMS开关领先厂商Menlo Micro将在纽约建设晶圆厂
如何在Zynq 7000平台上使用Linux spidev.c驱动
新一代广本雅阁上手体验评测
Xisem西圣Ares到底何门何派,在平价蓝牙耳机市场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激光电视将成为过渡产品
FOC控制算法的Simulink模型
12分钟即达背后的智能支撑
机器学习美女博士亲身体验:读博与工作,如何抉择?
意法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单片解决方案,助于提高性能和安全功能
无刷电机霍尔传感器位置及电机旋向确认方法研究
网络测试仪E1数据采集卡的驱动设计
什么是芯片封装 芯片封装形式都有哪些
系统开发五大要素
为什么要将超声波感应用于无人机着陆?
汽车芯片免疫“砍单潮” 趋势如何
实现有效且高效的LVS调试案例解析
新能源汽车的BMS架构开发及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