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原理与构造
所谓蓄电池即是贮存化学能量,于必要时放出电能的一种电气化学设备。
构成铅蓄电池之主要成份如下:
阳极板 ( 过氧化铅 . pbo2 )---> 活性物质
阴极板 ( 海绵状铅 .pb) ---> 活性物质
电解液 ( 稀硫酸 ) ---> 硫酸 ( h2so4) + 水 ( h2o)
电池外壳
隔离板
其它 ( 液口栓 . 盖子等 )
铅蓄电池之原理
铅蓄电池内的阳极 (pbo2) 及阴极 (pb) 浸到电解液 ( 稀硫酸 ) 中,两极间会产生 2v 的电力,这是根据铅蓄电池原理,经由充放电,则阴阳极及电解液即会发生如下的变化:
( 阳极 ) ( 电解液 ) ( 阴极 )
pbo2 + 2h2so4 + pb ---> pbso4 + 2h2o + pbso4 ( 放电反应 )
( 过氧化铅 ) ( 硫酸 ) ( 海绵状铅 )
( 阳极 ) ( 电解液 ) ( 阴极 )
pbso4 + 2 h2o + pbso4 ---> pbo2 + 2 h2so4 + pb ( 充电反应 )
( 硫酸铅 ) ( 水 ) ( 硫酸铅 )
1. 放电中的化学变化
蓄电池连接外部电路放电时,稀硫酸即会与阴、阳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产生反应 , 生成新化合物『硫酸铅』。经由放电硫酸成分从电解液中释出,放电愈久,硫酸浓度愈稀薄。所消耗之成份与放电量成比例,只要测得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亦即测其比重,即可得知放电量或残余电量。
2. 充电中的化学变化
由于放电时在阳极板,阴极板上所产生的硫酸铅会在充电时被分解还原成硫酸 , 铅及过氧化铅 , 因此电池内电解液的浓度逐渐增加 , 亦即电解液之比重上升,并逐渐回复到放电前的浓度,这种变化显示出蓄电池中的活性物质已还原到可以再度供电的状态,当两极的硫酸铅被还原成原来的活性物质时,即等于充电结束,而阴极板就产生氢,阳极板则产生氧,充电到最后阶段时,电流几乎都用在水的电解,因而电解液会减少,此时应以纯水补充之。
反馈的概念与分类
iPhone8会采用隔空充电,国内IC推出隔空充电方案
机器视觉——工业4.0的关键技术
工信部:4G用户占比近七成 100Mbps接入用户数达1.2亿
AMT变速箱常见的故障及故障的处理方式
铅酸蓄电池原理与构造
Facebook首届Deepfake检测挑战赛的结果:平均准确率65.18%
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及应用的详细资料介绍
魅蓝Note拆解 可以说是重新定位了千元手机做工
以太网单端口中跨解决方案
32位M0+核单片机PY32F002A系列
英特尔的雷电 4推动加快Type-C进入“快充标准”
用SST89E564自制51仿真器
VK2C21/ LCD驱动IC 采用 I2C接口低耗电,高整合性脚位设计,兼用代替HT16C21 NSOP16 SOP20 SOP24 SOP28
关于KT6368A双模蓝牙芯片的BLE在ios的lightblue大数量数据测试
索尼HDR-CX680摄像机评测 值不值得买
高清晰LCD HDTV中使用Cyclone III FPGA
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作用
俄罗斯有望在2024年完成超级喷气式-2020飞机的研制工作
以色列Habana Labs为什么能被Intel以20亿美元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