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魅族只能选择三星或联发科的处理器,由于主要使用联发科处理器而被戏称为“万年联发科”,近日消息指赶着推新品的魅族选择了首发三星的中端芯片exynos7872推出新款中端手机,传闻指该款手机很可能是魅蓝e2s。
对三星的好处
三星的做手机处理器已有很长时间了,早期它是为苹果iphone设计处理器的,后来苹果自行开发了它的a系处理器。2015年由于高通的高端芯片骁龙810出现发热问题,而三星的exynos7420处理器采用了自家的先进工艺14nmfinfet,功耗表现优秀,成为当年android市场的性能之王,由此三星的exynos处理器开始声名鹊起。
2015年底,三星发布新一款高端芯片exynos8890,这是其首款集成了基带的soc芯片;今年初其发布了第二款高端手机芯片exynos8895,值得称赞的是这款芯片的处理器性能甚至比高通的高端芯片骁龙835更强,基带支持1gbps(lte cat16)与骁龙835一样,成为全球第二款支持该项技术的手机芯片。遗憾的是这两款芯片都不支持全网通。
exynos7872芯片是三星最新的芯片,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支持全网通,为三星首款全网通芯片,采用三星14nmfinfet工艺制造,为双核a73核心+四核a53架构,定位为中端芯片,在性能方面稍弱于高通的中高端芯片骁龙660。骁龙660也是采用三星14nmfinfet制造,不过它是四核a73+四核a53架构,但是比高通的中端芯片骁龙630(其是八核a53架构)强。
在高通的高端芯片骁龙835由于产能有限和三星galaxy s8的需求量大的情况下导致缺货严重的情况下,骁龙660成为国产手机品牌当前的最好选择。对于魅族来说,它一直都有与三星合作采用它的芯片,因与高通的关系,由此顺理成章的它先采用三星的中端芯片exynos7872芯片推出新款手机。
对于三星来说,它一直都希望将自己的芯片外销给中国手机企业,以为自己的手机芯片业务开拓市场,如今其在手机处理器性能、基带技术全面赶上高通的情况下,获得魅族的采用将是一大进步。
对魅族的好处
魅族其实也深知采用联发科芯片不太合适。联发科由于起家于中国的山寨机市场,因此一直以来都少有被中国手机采用其芯片推高端手机,而去年在基带技术方面落后,直至今年初其推出的x30才支持lte cat7及以上技术(中国移动去年10月要求手机企业支持该项技术,由于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运营商占有中国大陆手机市场六成市场份额,对市场有重要影响力),导致众多中国大陆手机品牌纷纷放弃采用联发科芯片。
去年底魅族与高通达成合作协议,业界都普遍期待它推出采用高通芯片的手机,不过或许是在转换手机芯片供应商后魅族需要在自家的flyme系统与手机芯片的整合上需要时间,普遍认为它最快也得在下半年才能推出采用高通高端芯片的手机。
魅族一直与三星有合作,它曾采用三星的处理器推出高端手机,由于与高通的授权合作在处理过程中难以获得它的芯片情况下煤油就一直呼吁它采用三星的芯片推出手机。不过由于三星的高端处理器首先需要供应给自己的高端手机,而且在exynos7872之前没有全网通芯片,种种因素之下导致双方的合作没有成行。如今它终于要采用三星的芯片推出新款手机当然是一件让煤油高兴的事情。
采用三星芯片有助于魅族平衡与高通的关系。业界都知道,高通的专利授权费非常昂贵,而且它与各个手机企业达成的专利授权费率可能是不一样的,在联发科不给力的情况魅族难以借它给高通施加压力,如果完全依赖高通的话当然不利于它与对方协商专利授权费,如今有了三星的支持它会更有底气与高通协商专利费率。
其实这个也不仅仅是对魅族的好处,中国手机企业普遍都希望实现芯片来源多元化,这也是此前它们一直坚持采用联发科芯片的原因之一,如今三星加入其中,中国手机企业在芯片来源方面获得了又一个支持,可以避免高通进一步坐大,手机芯片市场有更多竞争对于中国手机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魅族今年成立了三个事业部,黄章重新出山负责魅族事业部,据说挖来了前华为手机cmo杨柘,这也说明它有意在高端市场进一步拓展市场,如今其同时获得了三星和高通的支持,或许今年它在高端市场会打出一片新天地吧。
瞬态信号及时捕获 安捷伦创新无线测试
AGM观点:独立FPGA公司将不复存在
立磨摇臂轴承座磨损原因及解决方案
特斯拉回应Model X追尾事故:车主未开启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应用
魅族首发三星中端处理器对双方都是好事
京东携SunLike进军LED台灯市场
鸿蒙系统4月升级名单
在软件市场,服务商如何才能持续保持更高的收益
led灯珠电阻计算方法详解
对于MCU微控制器,它的技术突破在哪
如何恢复手机删除的照片?iPhone照片恢复教程
经典的CAN总线现场故障
汽车尾翼改装三维扫描3D建模3D打印综合技术服务
十大双跨平台已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突破、应用赋能的标杆
PLC在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创通联达EB5率先落地四大场景,助力全球行业数字化升级
EDA对芯片制造有多重要?
腾讯正式发布首个软硬件全自研的多模态四足机器人
人工智能大跃进 微软、谷歌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