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内存dram芯片风生水起,所以ssdfans重发阿呆2017年的文章,让大家了解dram存储芯片是怎么玩的。
10月,是桂花飘香的季节,许家印以2900亿元的身价首次登顶中国首富,马化腾以2500亿元位列第二,马云以2000亿元位列第三。胡润表示:”中国的首富和二富仍然分别来自地产和it行业,只不过今年许家印代替了王健林,马化腾代替了马云。”
在我们房地产和互联网互相斗富的同时,三星电子发布了2017 第三季度的盈利指导,预计营收将高达62 万亿韩元(约合547 亿美元),同比增长29.7%;营业利润将达到14.5 万亿韩元(约合128 亿美元),超越第二季度14.07 万亿韩元的利润,创下三星电子单季利润的新纪录。随着存储器芯片价格不断上涨,第四季度三星估计会继续如此高的营业利润。考虑到第一季度利润为87.6 亿美元,第二季度124亿美元,如果第四季度为130亿美元,那么三星电子今年全年利润将历史性的达到470亿美元!三星一年的利润比中国首富身价还高,而且都是真金白银。
我们来看看去年的福布斯排行榜,利润排第一的是中国工商银行,只有448亿美金,所以三星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
三星这么多钱是怎么赚到的?其实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为三星的收入做贡献,从下图三星最近三个季度的财报看得出来,三星利润的大头是半导体,而半导体业务的主体是存储器,包括dram内存芯片和nand flash闪存芯片。我们用的电脑和手机、平板、固态硬盘等设备,很多都使用了三星的存储器芯片。更重要的是,最近一年以来,在三星和好队友(没中国啥事儿)的努力下,内存价格涨了4倍,闪存价格也几乎涨了一倍。这多出来的涨幅,就是三星的纯利润!
最近几年,电子产品的价格走势不断降低,大众习惯于用越来越低的价格购买性能更好的电子产品。所以,我们觉得以后电子产品也会越来越便宜,可是事实证明,大家都被存储芯片厂商给骗了。从去年开始,在市场需求旺盛和三星等垄断巨头的操纵下,电子产品行业发生了一场巨变,手机、电脑、家电等产品价格开始上涨,并持续至今。主要原因就是内存和闪存芯片涨价。去年189软妹币的8gb内存条,今年有望涨到1000块!
其实三星这么赚钱,还有一个人也在后面偷偷笑着数钱,这个人就是韩国政府。去年三星全球交的税有67%都归了韩国政府,差不多79亿美元,今年看来,交的税只多不少。中韩外交危机,中国只能对乐天超市使拌,却不能对三星的芯片怎么样。三星要是在中国某地设厂,地方政府会主动把巨额贷款送过去。
我们来看看半导体存储器这个产业,它们主要应用于电脑、手机、平板、固态硬盘等领域,包括dram、nand flash和nor flash三大类。2015年全球半导体存储器销售总额达772亿美元。在全球3352亿美元的集成电路产业中,占据23%的份额,是极为重要的产业核心部件。
其中dram就是我们熟知的内存,用在电脑和手机、平板,全球市场规模约420亿美元,目前被韩国三星、海力士和美国美光三家垄断,占据90%以上的份额。从1992年以来,韩国三星在dram市场已经连续25年蝉联世界第一,占据绝对垄断地位,市占率超过60%。
nand flash闪存主要用于手机存储、平板电脑、ssd固态硬盘、u盘,全球市场规模约300亿美元。韩国三星、海力士、美国美光/英特尔(合资)、西部数据/日本东芝(合资)四家厂商,垄断了全球99%的产量。其中仅三星、海力士、东芝三家,就占了80%以上的份额。nor flash闪存属于小众产品,主要用于16m以下的小容量闪存,全球市场规模只有30亿美元,由美国美光、韩国三星、台湾旺宏、华邦、中国大陆的兆易创新等几家企业瓜分。
唉,这么赚钱的内存和闪存公司,为什么中国就没有?说出来可能你都不敢相信,中国不仅没有这样的公司,甚至还造不出商业化的内存和闪存芯片,就是说全中国人电脑里的内存条、固态硬盘、手机和平板电脑里的存储都是用的国外芯片。我们有令人傲娇的高铁,双十一购物节,摩拜、ofo,手机支付四大发明,为什么造不出一个小小的存储器芯片?芯片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高科技,因为当今世界把芯片作为支柱产业的有两个地方:韩国和中国台湾,韩国人口4900万,中国台湾人口2300万,这两个地方产业重合度很高,所以基本就是死敌。中国大陆14亿人,人才只多不少。
其实中国一直有机会,只是我们自己错过了。曾经一手的好牌,都打烂了。今天阿呆就来说说世界第一财主三星电子存储器芯片的发家史。
今天我们熟知的intel是造cpu的,但其实intel早期最赚钱的产品是内存。intel于1970年10月,推出了第一个1kbit dram芯片c1103,售价10美元,标志着dram内存时代的到来。到1974年,英特尔占据了全球82.9%的dram市场份额。以前的apple电脑主板长下面这样:
1973年,德州仪器开始对intel的内存芯片进行反向工程,仿制并研发出自己的产品,4kb dram,成本更低,行业竞争开始加剧。(看来抄芯片的鼻祖还是美国人)与此同时,几个德州仪器的人成立的公司mostek于1976年推出了更便宜的16kb dram,击败intel,一下子占据全球75%的市场。1978年,又有几个mostek的工程师在地下室创办了美光科技(micron),生产64kb dram。(这些公司的诞生,有点像细菌分裂)
美利坚的兄弟们在打打闹闹的时候,真正的敌人却来自大洋彼岸。80年代初,日本公司进入了dram产业,靠着大量低成本廉价倾销,直接给了美国公司致命打击。intel持续亏损,在生死存亡之际靠cpu翻身。mostek以3.45亿美元(还是挺多钱的)卖给了utc,后来转投意法半导体门下。美光靠着政府帮助活了下来。
为什么日本这么牛?其实也是美国自己种的恶果,在朝鲜战争后,美国为了拉拢日本对抗苏联,给小伙伴转移了很多尖端技术,比如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计算器、电冰箱、洗衣机等,现在有名的日立、三菱、东芝、nec、松下、三洋、富士通、索尼、夏普等都是靠这时候的廉价专利技术发家的。日本还有一个很重视产业升级的政府,作为贴心小棉袄,组织小伙伴们进行技术攻关,还提供经费(是不是想起了现在的中国政府?)。
同时,日本还引诱美国公司来日本投资,以市场换技术。1968年4月,由日本索尼社长井深大出面,与德州仪器董事长哈格蒂(p.e.haggerty)签署协议,双方各占股50%,设立合资公司。条件是:在三年内,德州仪器必须向日本公开相关技术专利。并且德州仪器的产品,在日本市场占有率,不得超过10%。(为啥中国市场换技术,换来的是一堆吃的膘肥体壮的买办和零技术?)
日本在山寨美国大哥的道路上,发现cpu、计算机这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自己竞争优势不大,而dram利润高,而且造出来就能卖钱,需要的是价格便宜、质量好。所以,开始投入巨资和人力研发更大容量dram,政府还借钱给日立、nec、富士通、三菱、东芝等大公司研发dram生产设备。最终的结局就是,日本货质量好,容量大,价格还便宜,美国企业望尘莫及。1982年,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dram生产国。原来价格虚高的dram内存模块,价格暴降了90%。一颗两年前还卖100美元的64k dram存储芯片,现在只要5美元就能买到了,日本厂商还能赚钱。美国企业由于芯片成品率低、成本高,根本无法与日本竞争,因此陷入困境,而且由于dram价格暴跌,美国公司都没钱研发更先进的dram,纷纷退出该行业。日本自然成了dram霸主,占有90%的市场。
此时的中国在干什么呢?1963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第一台国产晶体管大型计算机——109机, 1964年开发出晶体管集成电路。中国的技术其实比日本还先进,只是我们的东西民用化没做好,而且民用的即使造出来,老百姓也买不起。1950年国民党逃亡台湾后,擅自退出关贸总协定,导致中国大陆在其后30年里,丧失对欧美市场的出口条件,所以我们民用技术也发展不起来。
不过日本的好日子也没过太久,因为大哥美国看他不爽了。1988年,全球半导体公司排行榜,第一名是日本nec,第二名是日本东芝,第三名是日本日立,包揽了前三!第四名是美国摩托罗拉,intel只能排第七。美国开始对日本反倾销,各种政策打压。
纵观存储器芯片产业,我们就会发现一个规律:舍不得花钱就得玩完。80年代末,dram价格大跌,日本公司也不赚钱了,同时,日本房地产大热,大家都去炒房了,没钱投资新产品。与此同时,韩国人却偷偷挖了很多日本工程师,疯狂投资研发dram,于是,1992年,韩国三星坐上全球dram头号交椅。
dram市场就是这样,一旦错过,就很难再追上来,因为越往后投资越大,但是产品落后导致销售惨淡,没钱继续投入。穷途末路的日本dram企业纷纷退出市场,1999年,剩下的nec、日立、三菱dram部门合并成了一家尔必达,ceo坂本幸雄2002年赴任后,投入巨资建设新厂,好不容易开始赚钱,结果遭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尔必达之后每年巨额亏损,政府贷款也打了水漂,2012年无奈破产,被美光收购。没想到,美光一接手,dram开始大涨,一直涨到今天,美光坐在家里数钱。日本再无dram,唯一幸存的是东芝的nand flash业务,不过东芝也是家里破事太多,要补的窟窿一大堆,最近又在准备卖掉闪存业务还债了。
现在我们羡慕的时尚发达的韩国,以前却是个结结实实的穷国,长期羡慕朝鲜的幸福生活。因为朝鲜是个工业化国家,韩国却是农业为主。1968年,首尔(以前的名字更好听——汉城)的棚户区是这样的,典型的脏乱差。
六七十年代,韩国只能靠廉价劳动力干干芯片组装和帮日本公司代工电器等活。韩国又开始从美国和日本引进技术,学习日本”市场换技术大法”,1974年,在日本三洋完成对韩国三星的技术转移后,韩国政府修改外资投资法规,坚持不对合资企业开放本国市场(过河拆桥,手段太卑劣!),最终迫使日本三洋和nec,停止了在韩国投资,全面退出韩国市场。而三星和lg则在韩国家电市场,展开了激烈竞争。日本和韩国最终获得了技术加市场,中国汽车和飞机”市场换技术”的结局就是,国产汽车几乎全军覆没,国外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划分跑马圈地。国产大飞机至今还不能商用。
1974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韩裔半导体工程师姜基东博士,回到韩国海归创业,三个月就玩不下去了,后来,引入三星投资,直到1977年,三星完全收购该公司,变成三星半导体。80年代日本dram的暴发,让韩国人看得眼红。但是当时的韩国穷啊,1983年,三星创始人李秉喆好不容易才筹措了1.33亿美金开发dram,从被日本企业压得喘不过气的美光陆续买到64kb和256kb dram的技术,美光也因此活了下来。但是生产设备怎么办呢?日本对韩国拒绝技术转让,但是有个漏洞是夏普被归类为消费电子公司,不是半导体企业,所以,三星从夏普买到半导体生产设备。同时,三星挖了很多美国的韩裔工程师搞技术攻关,最终开始量产dram。
不过三星也是命不好,因为1985年后,dram价格大跌,三星的成本比价格还高,1986年累计亏损3亿美金。怎么办?还是靠大哥美国的帮忙,因为美国为了打压日本,转从韩国进口dram,导致三星1987年实现盈利。接着,韩国政府支持三星研发4mb dram,为1.1亿美金研发经费提供了57%的资金。1989年量产4mb dram后,三星最终走到了世界dram的技术前沿。
与此同时,韩国现代、lg、大宇等其他四大财团也陆续投入巨资进入dram产业,1982年至1986年间,韩国四大财团在dram领域,进行了超过15亿美元的疯狂投资,相当于同期台湾投入的10倍。日本人为了和韩国企业竞争,以韩国dram成本一半的价格出售,但是,韩国大财阀们也不是吃素的,扛住了这轮攻击,还追加投资,同时借助美国的反倾销,反而让日本公司玩不下去。1992年,韩国三星超越日本nec,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dram内存制造商,并在其后连续蝉联了25年世界第一。
1992年,三星领先日本,推出世界第一个64mb dram产品。从此,韩国在技术上领先日本。在此插入一段新闻,领导这款产品团队的人叫权五铉(下图),后来成为三星半导体的当家人,2012年成为三星电子ceo,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亮眼的财报之后,宣布辞职。盛极而衰,三星的发展需要各种政府资金的支持,不可避免的和政府官员有各种内部交易,如今,三星电子会长李健熙的独子和继承人李在镕因涉嫌向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及其亲信崔顺实行贿被判5年监禁,各种丑闻爆发是不是意味着三星要开始走下坡路了呢?
在此之前,三星也不是一直顺风顺水,比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遭重创。1996年之前,韩国借了很多钱投资,外债高达1633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仅有332亿美元。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股市随之暴跌,韩元汇率急剧贬值,外国投资大量撤出。韩国政府外汇储备差点花光了,只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钱。美国人是不会雪中送炭的,只会趁火打劫,首先把韩国所有黄金都运走了,同时廉价收购韩国企业。那年,三星负债180亿美元,除了三星电子、三星人寿保险、三星物产之外的资产都交给高盛卖掉。同时,投入2亿美金专攻手机、半导体、液晶面板等,结果这些投资都投对了方向,后来三星在手机、半导体、液晶面板都做到了世界第一。2000年,三星集团利润达到73.19亿美元。
这段时间中国在干嘛?1985年,中国江苏无锡江南无线电厂(742厂),开始批量生产64k dram,只比三星晚一年,但是后来没能商业运作,继续资金投入,所以不了了之。80年代中期,中国上海宝钢项目投资40亿美元左右,相比三星几亿美金的投入就是小儿科。但是在电子工业方面,中国政府几乎放弃了产业主导权。各省市胡乱花费了3-5亿美元,购买外国淘汰技术,根本未能形成技术竞争力。在国外廉价芯片的冲击和政府”造不如买”思想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彻底崩溃,至今还没能翻身。所以,我们不能把各种落后都归罪于纹韚,至少半导体产业70年代还是先进的,反而是80年代放弃了当年辛辛苦苦打下的底子。
要知道,三星最大的市场在中国,而中国为了拉拢韩国,把电子产业市场拱手让给韩国,每年韩国从中国赚走几百亿美金顺差。这个钱最终很多流入了美国的口袋,因为靠着97金融危机的剪羊毛大法,很多韩国企业被美资持股。2000年,现代电子的外资持股比例为38.5%,三星电子的外资比例更是高达57%。
当然,中国也不是一直吃亏。比如,2002年缺钱的现代海力士以3.8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tft-lcd部门,整体售给中国北京京东方集团。从此,掌握了技术的京东方开始腾飞,如今成了液晶面板的巨头。2017年,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显示器显示屏出货量居全球第二,液晶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居全球第三。
如今,中国也意识到dram和闪存芯片玩的就是资金,所以投入巨资进入存储芯片产业。紫光集团宣布投资240亿美元,在武汉建设长江存储生产闪存芯片,计划2018年月产能20万片,2020年月产能30万片,2030年月产能100万片。投资300亿美元,在江苏南京投资建设半导体存储基地,一期投资100亿美元,建成月产能10万片,主要生产3d闪存、dram芯片。福建晋华集团与台湾联华电子合作,一期投资370亿元,在晋江建设12英寸晶圆dram厂,计划2018年月产能6万片, 2025年月产能24万片。合肥长鑫投资494亿(72亿美元),2018年建成月产能12.5万片。(2020年再来看,这几个目标都没实现,可见存储芯片之难。)
资金已到位,后面如果有了设备和人才,未来我们还是能看到希望的。
oppor7plus评测 纤薄设计至美外观
PCBA打样如何规避假冒电子元件?
汽车ADAS进化的百年历史(一)
如何办理DLC认证?LED灯具DLC认证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关闭数据中心有多难
了解DRAM存储芯片是怎么玩的
丰田固态电池今年发布:十分钟空电充至满电 续航500公里
中国移动加大网络设备端投资力度,2020年5G资本预算1000亿
MAX3803 直流耦合、UCSP封装、3.125Gbps均
关于视频放大器的一些知识点
IEC发布“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新版与解析
旧光驱制作激光雕刻机的全过程
vivo重磅宣布携手蔡司成立联合研发团队
尽管涨势减缓,但DRAM与NAND营收预料仍将创新高记录
机器算法深度学习将成为企业的未来方向
广东省与西门子续签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制造业数字化与低碳化
当列车时速飙到600公里时会脱轨吗
哪款产品能够代换FGH75N65SHDT提升不间断电源工频逆变电路的品质呢?
爱立信展望2030年的新体验
荣耀20Pro评测 是否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