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6座城市率先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的办理。联通表示, 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是中国联通面向消费物联网时代的创新型通信产品。中国联通率先商用esim卡,一下抢占了各大通信媒体的头条,究竟esim卡是个什么鬼呢? 它的出现会直接取代传统的sim卡吗?
一、什么是esim卡
esim卡又称嵌入式sim卡,简单的说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用户无需像现在一样插入物理sim卡。传统的sim卡把用户锁定在一个服务网络中,而内嵌的esim卡可以使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不用再限制在一家运营商的服务中,可以实现即时切换其他服务网络,且无需更换sim卡。
二、esim优点
1、不占空间:因其在制造过程中被嵌入到设备中,相比实体卡esim卡片能够节省更多的空间;
2、能适应异常恶劣的环境:与设备集成的方式相比较插拔式的传统sim卡,能够耐高温、防尘、抗震,具备适用面更广的电气特性;
3、灵活性:灵活的选择运营商网络、ota空中下载方式动态写入用户签约信息,可以实现产品销售后的用户自主激活;
4、安全性:esim基于安全域的体系架构及pki安全基础设施的引入,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三、背后的博弈
esim的使用意味着,只能使用手机进行上网、语音通话的时代即将终结。将会有更多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实现功能独立,上网及电话语音将不再是手机终端的专属。esim卡优势众多,为何却迟迟不能推广呢?其实一颗小小的sim卡,却在一贯和谐的终端厂商与运营商之间掀起波澜。而波澜背后,则是对手机号码控制权的博弈。
1、终端商的期待:
自从苹果公司在2011年发明了esim卡并申请专利后,一直致力推广这项技术。在国际市场上,苹果于2014年发布的ipad air 2就将esim卡的概念带到现实中,紧接着开发的第三代智能手表产品apple watch 3也是使用了esim卡技术。2015年7月,苹果和三星与电信行业中的其他公司展开计划联手推出esim卡。在esim卡推广上,苹果与三星始终选择统一战线推动技术标准,一改双方此前在全球专利大战中的针锋相对的局面。
而在国内市场,全球最大sim卡厂商金雅拓联合中兴通讯,在后者的智能手机中展示了这一技术。一位sim卡厂商高层透露过:“在与我们接触的手机厂商里,华为、小十分渴望这一技术。” 目前的小米 “小米漫游”、华为“天际通”等 “国际流量”业务,都是基于esim卡技术号码写入的认证技术。
由此可见海内外的终端厂商都希望能通过在esim卡的推广上获得主动权。
2、运营商的奶酪:
目前运营商全部的新增业务,均通过发行sim卡完成。如果所有设备更新到esim来,倒下的不仅仅是运营商苦心经营的营业厅,而是整个由传统sim卡组建起来的生态链。主动权现在还在运营商手里,如果真的全面支持esim卡了,就会让终端商牵着鼻子走。这是运营商也不愿意看到的。
而esim卡的大范围使用,意味用户可以自由切换运营商,但手机号码一直以来都是运营商与用户联系的纽带,也是运营商互联网业务的唯一入口,运营商的家庭影院、游戏、音乐、阅读、短信计费、移动支付等等业务,均依赖手机号码的支撑。如果失去了对号码控制力,运营商的互联网业务将再难有立足之地。为了防止传统的得益链被侵蚀,各大运营商纷纷高喊:狼来了!运营商在公开场合均表示esim卡只支持物联网设备,不支持个人手机!也许传统的sim卡短期内并不会消失。
四、借物联网兴起的势头
随着物联网的兴趣,硬件设备的智能程度的提升,汽车、家电、智能设备、甚至是公共设施都将高度依赖网络,当前单一的wifi显然是无法满足万物互联的需求的,尤其像汽车和公共设施这类需要高速移动业务,局部的wifi覆盖满足不了需求,数据网络将成为最佳的选择。
国内的运营商已经利用esim卡积极部署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因为对于运营商来说,物联网对成本敏感,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更高,传统的sim难以满足物联网设备要求,而esim卡则方便许多。特别是esim卡 “一号多终端”的特性,无需多开卡,一号就可以搞定多个设备,将在家庭物联、企业智能办公都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具备众多优势的esim技术势必会在物联网市场上大有作为。
期待相聚|2023 Google 谷歌开发者大会现场见!
用曙光管350C制作胆功放,WE350C Vacuum tube amplifier
半桥DC-DC转换器电路图 半桥DC-DC电路介绍及PCB布局注意点
618销量破100万!蓝牙耳机类目,Nank南卡耳机异军突起!
Allegro 推出经ASIL认证的全新MOSFET驱动器AMT49105
联通独家领跑eSIM,传统SIM是否将会消失
Nvidia研出自学驾驶神经网络 会成为自动驾驶的未来吗?
探讨亨通光电在5G领域的战略布局
CES2017:英特尔VS英伟达两大巨头的智能驾驶之争
日本半导体材料生产商富乐华在马来西亚设厂,明年Q4投运
vivo等中国手机大厂如何重镇欧洲:X51的发布就是第一步
云网融合怎样得到提速
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借助Engage 将每年持续改进所节约的成本增加19%
微型电动机工作原理_微型电动机的种类
各种测力传感器的解决方案都在这了
瑞萨放弃手机modem业务:五大诱因逐个数
vivo和努比亚亮相MWC2017上海展搞事情,隐形指纹对比宇宙级双摄
电感目录及电感的重要规格讲解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虽然热度高涨,但整体更趋于理性
干电池电压的种类_干电池电压容量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