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4日,尼康发布了z卡口第一支大三元镜头尼克尔z 24-70mm f/2.8 s。有鉴于第一批z卡口镜头出色的画质,z 24-70mm f/2.8 s表现非常值得期待,在使用近一个月时间后我们认为它绝对有能力问鼎2470 2.8镜皇!
最小2470 2.8
z 24-70mm f/2.8 s重805g,长126mm,最大直径89mm,是新一代2470 2.8 镜头中最轻一支,没有之一。镜头虽小,用料却一点不含糊,它由15组17片镜头,其中2片是ed镜片、4片是非球面镜,使用了纳米结晶镀膜、氟镀膜以及全新抗反射高清镀膜(arneo,ps尼康习惯把镀膜叫涂层)。
在任何焦距上,z 24-70mm f/2.8 s的最近对焦距离都是0.38米,最大放大率为0.22倍;滤镜尺寸为82mm,与2470 2.8e兼容。在镜身靠近卡口位置是一个自定义控制环,可用于控制光圈或是曝光补偿;自定义控制环与变焦环之间是提供了l-fn自定义按键和disp按键,后者是用于控制镜身上的oled屏幕的。z 24-70mm f/2.8 s用一块oled屏幕代替了以往对焦尺,除了对焦距离外,oled屏幕还可以显示光圈、焦距信息。
z 24-70mm f/2.8 s还使用了新的hb-87遮光罩,遮光罩上带有活动锁扣,但锁紧力度不如2470g、2470e上的大,稍微用力即可把锁定状态的遮光罩拧下来。
在自动对焦速度上,z 24-70mm f/2.8 s速度之快简直是让人大吃一惊,在安装z7上时af速度绝对不亚于d850+2470e,在对焦行程较短时经常感觉不到对焦过程存在,这是第一支释放z6、z7相机真实af性能的镜头,搭配高像素的z7机身也足以胜任新闻、体育摄影。
不过相比外观、细节上变化,相信更多人关心的是画质,接下来我们看看z 24-70mm f/2.8 s表现吧。
画质测试
在尼康z发布会上,尼康扬言s-line镜头实现了光学性能的新基准,在z 35mm f/1.8 s、z 50mm f/1.8 s上我们已证实尼康所言不虚。z 24-70mm f/2.8 s作为z卡口首支大三元镜头,光学素质自然更受关注,那真实表现如何,现来先看看畸变测试。
畸变
下面是z7搭载z 24-70mm f/2.8 s镜头拍摄的照片,焦距分别是24mm、50mm、70mm,使用raw格式拍摄,后期使用尼康官方软件捕影工匠关闭了畸变校正。
24mm
50mm
70mm
在24mm下,z 24-70mm f/2.8 s存在明显的桶状畸变,到了50mm、70mm下变成了枕状畸变,在50mm下畸变最小,但不可忽略,在前期拍摄必须开启畸变校正。
暗角
第二项是测试暗角测试,同样使用z7 raw格式拍摄,后期使用尼康官方软件捕影工匠关闭了畸变校正以及暗角校正,测试了24mm、50mm、70mm三个焦距下f/2.8、f/4.0、f/5.6以及f/8.0下的暗角表现。
在24mm f/2.8、f/4.0下的z 24-70mm f/2.8 s暗角突出,光圈缩小到f/5.6、f/8.0后在最边角位置残存一点暗角,但不明显。
到了50mm下, z 24-70mm f/2.8 s只要缩小一档光圈暗角会变得非常轻微。
70mm下的暗角表现跟50mm相似,缩小一档光圈就不明显了。
z 24-70mm f/2.8 s在暗角、畸变两方面表现谈不上惊人,广角端有较明显暗角,50mm、长焦端只要收缩一档光圈暗角就不明显了,全焦距需要修正畸变,但不会出现某些品牌的惊人的-5ev暗角。
分辨率
也许有些人奇怪,为何z 24-70mm f/2.8 s测试先测试的畸变、暗角,而不是分辨率、色散,因为在接下来的测试中我们会在开启畸变、暗角校正下,测试分辨率、色散各项指标,所以先让读者对z 24-70mm f/2.8 s畸变、暗角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事实是lightroom无法关闭z7的镜头校正)
在分辨率测试中,相机设置为最高像素、14bit、无损压缩raw格式,感光度为iso 64,日光白平衡;使用了lightroom classic 2019处理照片(下同),关闭所有锐化、降噪功能,测试镜头中心、1/2距离以及最边角分辨率。
在广角端全开光圈下,z 24-70mm f/2.8 s中心相当锐利,到了1/2距离后因像散降低了解析力,在缩小到f/4.0光圈后,能在全画面提供清晰、锐利的成像;最佳光圈在f/5.6,在f/22下分辨率会急剧下降。
在标头视角,z 24-70mm f/2.8 s全开光圈就相当锐利了,边角位置也不例外,最佳光圈出现f/8.0,f/22下分辨率急剧下降。
在z 24-70mm f/2.8 s长焦端表现类似50mm,全开锐利,f/22下分辨率急剧下降。
在分辨率测试中,z 24-70mm f/2.8 s表现出堪比顶级定焦镜头解析力,广角端全开光圈下,中心范围成像锐利,50mm、70mm全开光圈下锐度吓人,唯一短板是在缩小到f/22后会因衍射效应以及缺少优化,分辨率跳水。也许有人会说,上面图片看起来相当肉啊,哪里锐利了。其实这是关闭lightroom锐化导致,下面是z 24-70mm f/2.8 s与适马50mm f1.4 dg hsm art在相同焦距、相同光圈下对比,由于art50是通过ftz固定到三脚架上的,两支镜头存在一定视角差,但取样位置不变。z 24-70mm f/2.8 s全开光圈下足以与收了2档光圈的art50分庭抗礼,可见前者的锐度是多么的惊人。
z 24-70mm f/2.8 s高解析力不仅体现在风光摄影中,得益于多重对焦方式,在近摄时同样出色。下面组图是长焦端最近对焦距离上拍摄的花卉,全开光圈拍摄,感光度为iso 80,快门速度1/20s,在景深范围内白色小花细节相当清楚。
下图是上图中心100%裁切
慧差
我们知道知道镜头想实现高解析力不是太难的事情,只要愿意牺牲慧差就行了,不少微距镜头就是这样做的,那z 24-70mm f/2.8 s高解析力背后会是高慧差么?
不是,z 24-70mm f/2.8 s的24mm、50mm端慧差控制得相当好,直到70mm慧差才明显加剧,用户可以放心用z 24-70mm f/2.8 s的24mm、50mm端去拍摄星星,或是星野作品。
色散
高解析力只是z 24-70mm f/2.8 s高画质一个方面,在色散控制同样,我们在逆光下测试了镜头不同焦距不同光圈下的色散。
逆光环境下,z 24-70mm f/2.8 s只在长焦端、广角端大光圈下存在不太明显的色散,50mm对色散控制极佳,z 24-70mm f/2.8 s色散表现不亚于z 35mm f/1.8 s、z 50mm f/1.8 s两支定焦镜头,太可怕了。
焦外与光斑
一支好的镜头仅有高分辨率、低色散是足够的,焦外还得迷人,z 24-70mm f/2.8 s这方面表现如何,先看一张照片。
上图使用z 24-70mm f/2.8 s长焦端拍摄,全开光圈,镜头焦外成像相当柔和,没有出现刺眼的光斑,感觉不出大家常说的二线性,同时口蚀轻微,边角位置只出现了非常轻微螺旋效果,整体来说焦外相当漂亮。
接下来是一张广角拍摄的樱花,光圈收缩到f/5.6,近距离拍摄,和70mm端一样,焦外过渡自然,感觉不出二线性,四角没有螺旋效果,广角张力充足。
为了更好理解的z 24-70mm f/2.8 s焦外表现,我们在暗光环境下进行深一步测试。
有一点出人意料的是,z 24-70mm f/2.8 s全开光圈下中心光斑没有呈现出完美的圆形,但非球面镜带来的痕迹不算是很明显,光斑二线性控制得相当好。
抗眩光以及鬼影
在全焦段、全开光圈啊,z 24-70mm f2.8 s眩光非常小,在缩小光圈后能形成一串非常漂亮的炫光,而且我们注意到z 24-70mm f2.8 s的眩光主要是呈蓝绿色,跟松下镜头有点相似。
视频特性
在2019年里,高分辨率、低色散、奶油的焦外、出色抗眩光已是评判一个镜头好坏的旧标准,随着越来越多人拿相机拍摄视频,相机镜头还要具备一些视频特性。
呼吸效应
首先是呼吸效果测试,我们将z 24-70mm f2.8 s分别对焦在最近对焦距离,两三米外、与成人等大的雕像,以及无限远距离上。
z 24-70mm f2.8 s的呼吸效应控制得相当之好,24mm、50mm、70mm三个焦距、不同对焦距离下,只有在最近对焦下雕像略微缩小。
焦点偏移
接下来是变焦时焦点偏移测试,镜头先对焦在雕像之上并切换到mf,接下来从长焦拉回广角,再从广角推到长焦,限于照片尺寸大小,整个过程拆分成2张gif演示。
在整个过程中,z 24-70mm f2.8 s焦点一直之上,没有因变焦发生偏移。
作为一支照片优先的相机镜头,z 24-70mm f2.8 s在视频方面优化已经做到相当不错了,唯一需要改进是电子对焦尺。z 24-70mm f2.8 s的电子对焦尺精度仅有“∞ 4 2 1 0.7 0.5 0.38”(米),和旧款2470镜头没有质的差异,既然做了电子对焦尺,对焦步进距离又小,大可提供更高的精度,手动af会变得更好用。
问鼎镜皇?
z 24-70mm f2.8 s作为尼康z卡口第一支大三元镜头,它展现了极佳的光学素质,极快的af速度,只有焦外光斑不够完美,实力足以问鼎2470 2.8镜皇位置,重拾2470 2.8g时代的光辉,唯一阻碍是佳能尚未发布rf 24-70mm f2.8 l is usm,缺少一个证明自己实力的对手。
尼克尔z 24-70mm f/2.8 s样张(raw格式拍摄):
70mm,f/2.8,iso 64
24mm,f/8.0,iso 64
70mm,f/11,iso 64
70mm,f/5.6,iso 64
70mm,f/4.0,iso 64
70mm,f/2.8,iso 64
70mm,f/4.0,iso 64
70mm,f/4.0,iso 64
24mm,f/2.8,iso 64
70mm,f/2.8,iso 64
70mm,f/2.8,iso 1000
70mm,f/8.0,iso 64
70mm,f/2.8,iso 64
70mm,f/5.6,iso 640
70mm,f/2.8,iso 2000
机器人PLC控制要点
易飞扬发布新一代40G LR4+LR4 10km光模块,满足客户对性价比的要求
BMC模压成形配电箱机壳制作工艺的介绍
AC/DC PWM方式反激式转换器设计方法-绝缘型反激式转换器电路设计
AI的极限是什么?听OpenAI联合创始人跟你分析
尼康Z24-70mmf/2.8S评测 问鼎镜皇?
eMMC的相关基础知识(3)
通过图像处理改善OCR识别结果的实例
如何对区块链进行归纳
真菌毒素荧光定量检测仪的产品介绍
多晶硅是做什么的
如何获取应用的代码圈复杂度做到线上监控
亚信展出最新EtherCAT + IO-Link主站通讯协议堆叠解决方案
谷歌无人车之父Sebastian Thrun :如何看 AI 和人类未来?
双模5G AI芯片Exynos 980发布,vivo和三星共同研发
LED控制装置标准中主要性能要求
光照培养箱的运行原理是怎样的
卷积码编码器怎么画 浅谈卷积码编码器设计
工业智能网关BL110应用之26:实现三菱 PLC FX3U 接入OPC UA云平台
如何运用先进技术来打造智慧工地开启建造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