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图书馆自助服务研究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图书馆自助服务研究
前言
自上世纪中期数字图书馆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图书馆的功能迅速由信息收集向信息服务转换,图书馆服务形式由原来的读者被动服务逐渐转向读者自助服务。所谓图书馆自助服务是指无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参与,读者根据个人的兴趣特点、需求、爱好、研究重点和时间安排,灵活、能动地完成书目查询、藏书借阅、文献复印以及网络各种数据库资源的使用、下载等活动,从而实现自我服务的一种读者服务方式。上世纪末,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融入数字图书馆,图书馆自助服务形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实现了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与传统图书馆的完美结合。
1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传输的信息包括文本、语音、图像等。传输原理是:把文本、语音、图像等低频信号调制到无线电高频信号上,由天线将信号发射到空间(即无线通道),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
在接收端,由天线将空中的电磁波信号接收,再由接收设备将已调制的信号解调,还原成原始信息。由于无线通信的信道是空间,不像有线通信那样需要电缆、光纤等作为连接收发信号设备的信道,所以无线通信方式允许终端移动,这一特点为实现图书馆自助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基础保障。
2 基手无线通信技术的图书馆自助服务模式
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图书馆自助服务包括馆内、馆外两种形式。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即rfid技术与图书管理系统的结合,使图书管理首次步入智能化领域,由此开启了图书馆馆内自助服务的先河;利用无线接入技术实现的无线移动终端与图书管理系统的结合,使图书馆自助服务由馆内延伸到馆外,使图书馆自助服务变得更加易用和方便。
2.1 馆内自助服务
2.1.1 rfid技术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ryid技术,是采用无线电波自动辨识对象的技术。其基本硬件组成包括电子标签、天线和阅读器。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电子标签进入由天线激活的rf区域时,天线的射频信号将激活标签,读写器发出一种调制信号,标签对调制信号解调并把解调信号发回读写器,读写器再把读取的数据发送给pc机。pc机根据逻辑运算判断数据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动作。
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中,可为读者阅读创建方便的自助环境。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美国、澳大利亚、印度、荷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的多个图书馆相继采用了该项技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美国,已有约2%的图书馆装备了rfid系统;2006年,我国第一家rfid智能图书馆一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图书馆将rfid技术运用到图书管理的全过程,使自助服务在图书馆馆内得到全面提升。
2.1.2 馆内自助服务的内容
基于rfid技术的馆内自助服务包括:
(1) 智能查找。因为读写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读取书中的标签信息,所以用户利用rfid手持读写器,对书架上的书进行扫描搜索,就能很快从浩如烟海的图书中准确地锁定方位;
(2) 客户自检。客户不需要管理人员的帮助就能自行检测图书中的条目。自检过程通过一台触摸屏和一台收据打印机就可以完成,自检的同时读者的基本信息和借阅的图书信息也被纪录下来;
(3) 安全检测。安装于图书借阅出口处,能自动读取存储在标签中的相关信息,以确定图书是否被允许带出。当未办理完借出手续或禁止借出的图书在出门时,安检装置会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阻止;
(4) 自动还书。还书时,使用装有rfid读写器的还书箱,图书在此被归还的同时,其借出身份又被重新设置上,以供其他用户借出。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自助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不少大型公司,如国外的vtls、ibm等,国内的清华同方、深圳峰华科技等都已推出自己的高性能rfid图书管理系统。深圳图书馆开发研制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就是充分利用rfid技术、互联网技术,实现图书馆遍布全城街区,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完全自助服务系统。它走出了rfid技术实现的馆内自助服务模式,为我们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2.2 馆外自助服务
2.2.1 手机图书馆及其应用
手机图书馆的原意是朱海峰提出的无线图书馆,就是将无线通信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利用高普及率的手机媒体平台延伸、拓展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进行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使图书馆自助服务真正由馆内延伸到馆外。迄今为止,日本、芬兰、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有一些图书馆在试验提供手机信息服务,其实现方式主要有短信息服务和无线上网服务两种。
2.2.2 馆外自助服务的内容
短信息服务主要通过手机短信息发送指令的方式进行服务,信息内容以短小精练的文本为主,服务特色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及时性和互动性,提供的自助服务主要有:
(1)图书查询——方便读者查询图书馆所藏图书的信息,为读者提供完善、方便的借阅服务;
(2)图书预约——为读者提供了能在第一时间借阅到图书的机会,做到不与图书擦肩而过;
(3)新书定制——通过手机定制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为读者服务;
(4)图书续借——及时续借到期图书,方便读者借阅;
(5)参考咨询——方便读者和图书馆馆员或聘请的学科专家相互交流;
(6)读者留言——方便读者对图书资源、馆员素质、图书馆管理系统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等。
此外,手机短信息服务还包括图书借期到期提醒、办理读者证事务、新书信息公告、公共信息发布与搜集、邮件、论坛和博客等多种服务内容。
无线上网服务是手机、pda(ptx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无线移动终端利用无线接入技术,实现移动终端与internet的链接,为用户提供图形化的访问界面,用户可以更方便自由地进行大容量图书的查询和阅读。无线上网服务除了实现短信息的所有自助服务内容外,还能实现与图书馆相关期刊数据库的链接、图书的移动阅读等功能。
随着手机域名(.mobi)的开放和3g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出,一方面无线通信速度越来越快,带宽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手机、pda等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存储容量越来越大,操作越来越方便,手机图书馆系统也必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由简单的文字短信服务,到图文并茂的信息服务,再到图像声音俱全的多媒体信息服务不断发展。
3 无线通信终端与数字图书馆的链接
数字图书馆是一套面向网络信息中心或图书馆的书籍管理、浏览和发布信息的系统,是一种位于网络的、虚拟的、比特架构的图书馆。它通过将海量资源、信息管理和网络发布系统的有机结合,不仅为馆内自助服务的实现提供便利条件,实现对馆内自助服务的有效管理,而且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使用户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地获取图书馆的资源信息。所以只有把馆内、馆外的无线通信终端与数字图书馆系统链接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馆内、馆外自助服务。
3.1 馆内无线通信终端与数字图书馆的链接
简单地说,馆内无线通信终端就是rfid硬件设备。rfid硬件设备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链接耗费大且技术复杂。人们利用rfid中间件,解决了技术和成本两方面的问题。rfid中间件具有对下屏蔽rfid硬件设备差异,对上屏蔽操作系统、数据库差异的特性;可提供安全性、高性能、高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的可靠保障;可有效地驱动后端图书管理应用系统,形成统一、协调的运作过程;并且在rfid硬件设备与数字图书馆得以完好融合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两者的独立性和健全性。它们的链接关系如图1所示。
3.2 馆外无线通信终端与数字图书馆的链接
由于手机图书馆自助服务的实现方式有短信息服务和无线上网服务两种,所以,手机、pda等无线终端与数字图书馆的链接也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部门实现的链接,通过专门的软件使数字图书馆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送。另一种是通过无线互联网实现的链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应用无线应用协议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接入。
wap是一种向移动终端提供互联网内容和先进增值服务的全球统一的开放式协议标准,wap将无线移动终端设备与intemet紧密联系起来,它提供了通过手机、pda等访问互联网的途径,使用户超越时空限制享受图书馆的馆外自助服务。移动终端与数字图书馆的链接如图1所示。
4 结语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图书馆自助服务是一种集多种高新科技于一身的时代产物,它使读者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直接面对信息资源,主观、能动地处理信息。既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又满足了读者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体现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是图书馆向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目标迈出的实质性的一大步。相信随着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自助服务项目将不断扩大并逐步升级为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

功率电感选择指南_功率电感参数选型
OPPO专利申请量全球第六,仅次于华为
Windows Server实现RAID技术,保证数据的读取速度和安全
iOS10.2.1beta3正式发布,iOS10.3还会远么?附升级教程!
联发科成功跻身全球半导体一哥行列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图书馆自助服务研究
lcd12864液晶显示程序
苹果iPad的外观被披露出来了?
用心守护创新: Google Play 与特色精品游戏的年度故事
受新冠疫情和苹果下调5G手机预期 射频厂商预警5G需求放缓
保时正在加快其电动汽车的发展步伐
SIM卡座三选二合一的结构是怎样的
电容检测电路配置,如何处理低频和高频噪声?
一文详解EMI的传播过程
智能开关双控怎么接线_智能开关与传统开关有什么区别
RT-Thread下LPC55S69的LVGL移植适配
中国联通康楠:“新基建”政策下数据成关键生产要素
跑马灯实验用汇编语言和C51语言做出的不同效果
可调电容盒 可调电容 ATCDB12
2022年云计算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27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