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豪华!AMD全新旗舰卡最全评测

相比于cpu产品的热闹非凡,显卡今年则明显堕于怪圈之中。从q1的萎靡不振,到q2开始借着挖矿风波咸鱼翻身,整个显卡市场似乎越来越背离传统消费者。
在产品发布上显卡这几年也显得非常不温不火,amd自从四系列开始就暂时告别了高端显卡市场,一直在中端徘徊。nv也明显放慢了研发的脚步,重点放在了能耗比优化上。
现在amd终于带来了vega系列显卡,到底这个系列是否可以像ryzen一样为显卡这谭死水砸出一些波澜呢?
产品规格介绍:
vega目前其实有四个型号,采用完整核心的有三款,水冷限量版、风冷限量版、风冷零售版的vega 64,还有一款会采用阉割过核心的vega 56,少掉一组流处理器。
这次测试的是最高端的水冷限量版vega 64。从规格上来说,核心基本是继承于fury x,不过核心频率大幅提高,基准睿频已经接近1.7ghz。
显存部分则用到了hbm2,amd继续把普及hbm作为自己的差异化特色。
产品的包装与附件:
这次测试的是vega最高端的水冷版,整个包装非常的庞大,赶上一个itx机箱的包装了。
由于显卡自带水冷,所以为了保护好产品,盒子才需要做的那么大。
现在vega也是不提供驱动光盘,驱动需要到官网下载。
显卡中唯一可以称为附件的就是四颗水冷排的安装螺丝,确实是没配什么东西。
产品外观图赏:
取出显卡就可以看到全貌,这次vega的限量版都是采用铝阳极外壳,质感还不错。
显卡背面有一张完整的背板,也是铝阳极材料。
显卡显示接口为3*dp+1*hdmi,算是比较常规的做法。
显卡的供电插座为双8pin,接口背面还有一排负载指示灯。
供电插座后面有一组灯的开关,分别控制供电负载灯的开关和颜色。
显卡前部的这个立方体蛮好玩的,保证每个角度都能看到a卡标志的“r”。
显卡顶部也做了信仰灯,满足一下灯控。
显卡上只有保修贴的,所以不建议自行拆解。
在水管后面有一个小开关,没有具体说明,但应该是bios的切换开关,可以选择显卡模式。默认是在高性能档上面。
显卡的散热部分则是一个12厘米风扇的冷排,风扇上贴着一个raddeom的金属铭板。
水冷排是厚排,厚度大约是45毫米。
风扇是日本nidec提供的,不过方案上非常像三洋的温柔台风,应该会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是相当适合水冷排使用的方案。
产品拆解图赏:
vega的拆解比较复杂,需要两种规格的梅花螺丝和两种规格的十字螺丝,所以工具一定要事先准备好。
显卡的背板建议放在最后拆掉,先拆掉正面的外壳和核心处加压的背板,这样对显卡可以多一点保护。
显卡背面还有很多螺丝,用在固定正面的水冷部件。黑色的加压背板应该先拆。
背板的背面是整体冲压,然后再将显卡元件凸出的部分铣掉,加工搞得是挺复杂的。
显卡的正面则是一个一体化的水冷头,算是目前一体式水冷里见过最复杂的方案了。
靠近显卡挡板的地方是水冷的水泵和核心冷头部分。旁边红色的对应显卡各个供电部分的料件。从logo上就可以明显看到,这是酷冷至尊代工的。
在显卡另一端则是一个单项连接的仓位,应该是起到水箱的作用,用来保证长期使用时,水冷系统有足够的水冷液。
从冷头背面可以看到pcb会固定在一张金属加强版上,可以看到供电相关的mos和电感都会通过导热垫接触,保证pcb完全散热。
显卡核心的底座为纯铜材质,镜面效果不是很明显。
产品pcb介绍:
接下来介绍一下显卡pcb的供料情况。
先来一组显卡pcb的正反面照片,由于采用了hbm显存,核心周边原本的显存都被取消,pcb密度降低了不少。
显卡供电插座后面有两颗0.56uh电感用来把第一道关。
显卡下方有两个插座,长的那个是水泵的供电插座,短的那个是风扇用的插座。
显卡核心供电为12相,还有很多料件是摆放在显卡背面。可以看到这次vega是全部采用贴片料件,电容也全部采用聚合物和陶瓷电容,下了本钱了。
显卡核心的供电芯片为ir的3521,这是ir为amd定制的一套供电方案。
每相核心供电由一颗ir3598作为driver进行一拖二,供电输入电容采用陶瓷+聚合物的方案,mos为ir6894+ir6811的方案,电感为0.19uh的贴片电感,输出电容为聚合物电容。整个供电的用料相当到位。
vega的核心与两颗hbm2显存封装在一起,显存一共为8g的容量。
hbm2显存最大的优势在于封装改变大幅降低了延迟,不过由于这次amd只用了两颗显存,所以带宽优势不如上一代明显。
核心尺寸比上一代fury x有所缩小,但是还是比1080大不少。
vega的核心供电相对传统显卡更为复杂一点,各种小供电比较多,下图中就是显卡的mvdd供电。
下图中由上往下分别是vddci和1.8v的供电。
核心下面有一组vpp供电,供电能力并不高(1.*v,2a)也是给小东西供电的。
显示接口由于是全数字的,低通部分就做的很简单了。
产品测试平台:
以下为测试平台的详细配置表,由于8700k还要等到10月份,所以暂时还是继续用6700k。
主板还是用z270-phoenix gaming。
内存是海盗船的ddr4 8g*4。实际运行频率是2133c15。
ssd是三块intel,系统盘用的是比较主流的535,以保证测试更接近一般用户。240g用作系统盘,480g*2主要是拿来放测试游戏。游戏越来越多,只能加ssd了。
散热器是九州的船长240。
显卡性能测试:
简单评测结论:
由于测试项目很多很杂,为了避免小白看晕,首先提供一下精炼版的测试结论:
· 本次测试主要用到五张显卡,rx 480 8g超白金,gtx 1060 6g红龙,gtx 980 ti至尊版、gtx 1070 红龙、rx vega 64 liq。
· 从总体测试来说,面对超到爆的980 ti和1070非公版,vega 64还是可以保持较多的优势。
· 功耗上开说,vega相对于amd原有的产品还是有明显的进步,能耗比也优于nv更老的980 ti,但是还是不如1070这代的产品。
· 由于这一年来显卡测试项目变化较大,1070和980 ti的测试都比较老,所以dx9游戏的占比比较大,对n卡来说会有一点优势。
性能测试项目介绍:
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
测试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gpu理论性能、gpu基准测试、游戏性能测试、专业软件测试、功耗测试。
这篇文章的数据量比较暴力,如果觉得晕,就慢慢看吧,要知道真相总是要付出点代价的。如果觉得无所谓,被坑的时候别抱怨就行。
显卡性能测试与分析:
gpu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目前来说a卡的理论计算能力会比n卡高不少。
3d基准测试,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试软件,从测试结果来看vega 64和1080大致相当。
3d游戏测试,表格中将dx9~dx12不同世代的游戏进行了分类,这样会更加清晰一些。由于性能测试时间上有先后,所以测试项目上会有所不同。去年开始为了测试也买了不少游戏~
与其他an测试的结果相近,随着游戏世代的演进,vega的优势逐步扩大,差距分别为10.36%、18.50%、27.86%。不过由于1070 dx11游戏测试的比较少,导致dx9的总体占比比较大,总体差距上只有18.88%。
专业软件的性能测试简单看一下就好了,这个项目上一般来说a卡必会同级别的n卡更好一些。
最后上一个简单的性能测试小结。
显卡功耗测试:
从功耗测试来看,相比于过去的a卡,能耗比上的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即使是在高性能模式下,vega还是比980 ti更低。所以能耗比上比上一代n卡还是要好不少。
实际运行参数:
vega 64水冷版在测试软件中运行频率大致是1688~1750mhz之间,显存频率是945mhz。
aiad64和gpu-z上不能显示风扇转速,但实际运行确实不算吵。aiad64和gpu-z上也不能显示温度,不过furmark倒是显示正常,在furmark烤机中核心温度大致是在65度左右,表现的算不错。
历史测试对比:
这边对比一下我这段时间以来测试过的显卡,由于测试项目差异会比较大,所以结果仅仅只能供参考。尤其是1080fe的测试当时手上游戏还很少,所以dx9的在统计中的权重超过40%,直接干赢了vega 64。这次刚刚弄完1950x的评测,vega能正常发已经不错了,实在没时间借1080跑对比,大家凑合着看吧。
简单总结:
关于显卡的性能:
由于核心规格与fury x类似,所以vega的性能大致就是fury x按照频率线性提升。由于这次的核心频率确实提升很多,所以整体提升还算明显。
关于显卡的功耗:
这次vega的能耗比上还是做了比较多的优化,所以虽然频率提升了很多,但是功耗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关于显卡的做工:
这次vega的显卡虽然pcb正面有一段留白,但是整体用料和方案还是比较强的,显卡的散热部分应该是目前自带散热器中最豪华的方案了。
关于显卡的散热:
显卡的散热效果和做工都不错,水管也比较柔软。要说缺点的话,我觉得amd应该考虑在显卡顶部做两个通用接口,这样想折腾的人就可以利用这套冷头直接融入自己的水冷系统里面
总体来说,相比于之前rx 500系列,vega提升更明显,诚意也更多一些。相对a卡自身来说,在性能、能耗比、散热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但是相比于自己的老对手,vega明显还是力有不逮,只能达到主流级旗舰的水准(1080非公),还是要看amd明年会有什么好东西出来。

I/O单元的结构说明 简单介绍几种数字I/O单元
印度电信市场乱局尽显 看三巨头如何应对
一文带你了解交错式ADC(数据转换器)
iPhone使用的不锈钢中框,为何其他厂商不使用?不锈钢有哪些的优势?
使用PIC16F1885x CIP设计可通讯调光的大功率植物补光金卤灯电子镇流器
史上最豪华!AMD全新旗舰卡最全评测
美国为什么会丢失制造业
新能源客车发展面临五大难题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一行到访紫光股份智能制造工厂
莱盛隆植保无人机3大技术惊艳市场_3大技术都是哪些?
找方案 | Semtech PerSe系列 SX9210 在 TWS 耳机上的应用
显示芯片位宽
提高晶体管开关速度的方法
三星S8和iPhone8都要取消home键 iPhone8独享全玻璃机身
怎样使用VNC在树莓派上运行远程桌面
球磨机轴磨损的常见原因及修复方法
关于SIP封装的介绍和应用分析
FinnaSensors发布数据驱动的近红外湿度传感器
高温超导技术在微磁传感器中的应用说明
安信可两款小安派音频开发板的基本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