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编程必须具备的几个软实力!

plc编程,无论是lad,抑或stl,都不如vb那么直观、有趣,更不如cad那么形象。但比单片机的汇编语言的可视性强多了。对于初学者,lad(梯形图)的编程相对直观,更容易上手。
plc提供了丰富的指令、模块,比单片机方便了很多。针对入门者,编程时应尽量先使用简单的指令达到目的。尽管看上去有点土,却不失为一个入门的好途径,且对你理解那些较为复杂的指令会有帮助。具备了一定经验后,应该考虑掌握复杂指令的应用,以及程序的优化。
事实证明,plc虽难,但也是有踪可寻的,听说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更容易掌握plc编程,看看你拥有了几个?
敢于实践的勇气
学autocad最关键的就在于实践。你随便怎么操作,大不了一张图重画,最坏的结果是系统崩溃,没关系,系统重做,再来,只要电脑没被砸了,怎么都行。两年后,你再看到你做的cad图纸,也会惊异于自己的成长。
同样,只有不断地在plc上运行这些指令,观察运行的结果,才能弄清plc指令的作用。很多初学者对plc一脸的迷茫,往往是出于一种畏惧,担心损坏设备。而这些畏惧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仔细阅读手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靠读书是成不了一个工程师的。更何况手册上的内容并非面面俱到。
在接触到那些不熟悉的指令时,单独编一个小程序,让plc运行,然后逐个修改条件,观察运行的结果(microwin为用户提供了非常好的监控手段),反过来再重新理解手册的描述,这样就可以非常直观的理解这些指令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不必担心自己写的程序会有什么问题,会影响plc的正常工作。程序有没有问题,只有让plc运行了才能发现。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是对自己能力的提高。
撇开硬件操作不谈,单就软件来说,我还真没有遇到过由于软件问题而损坏plc的事。在这里不必担心继电器电路接错线可能造成的后果。所以,大胆的实践是plc编程的必由之路。
当然,大胆实践并不是野蛮操作,而是必须遵循必要的规范。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在程序未经可靠性证实之前,千万不要挂接负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数字量的输出有led显示;而模拟量处理可以采用一些硬件或软件模拟手段来解决。
坚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
人各有所长,有些人把编程看作一项趣味的智力游戏。在实验室中很多学生表现出对这一堆堆符号的专注,其实,这是兴趣使然。兴趣使我具备了足够的毅力和耐心。编程工作是对人的毅力和耐心的挑战,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当看到一个个符号按自己的思路整齐的排列,plc按要求有条不紊地运行时,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如同打了一个游戏的通关,但事实上,这种成就感远远大于打游戏的愉悦。
良好的编程习惯
每个人编程都会有不同的习惯和特点,不能强求一致。但是一些好的习惯还是应该为大多数人所遵循。
一是理顺逻辑关系、时序关系,编制程序框图;
二是合理分配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三是合理分配寄存器,编制寄存器符号表。
plc编程更接近于单片机,或者说plc就是模块化的单片机。因此plc的很多操作都是直接针对寄存器的,如果在程序中出现不合理的寄存器地址重叠,一定会出现不可预想的后果。编制寄存器符号表不仅可以避免上述问题,而且可以使程序具备更好的可读性。这和vb中定义变量有异曲同工之处。
vb编程中关注的是事件,不强调主程序和子程序的观念,因为vb主程序的工作是由pc的操作系统完成的。plc则不然。plc程序是以主程序为主干的,cpu不断的循环执行主程序,只有触发条件成立时才会调用子程序或中断程序。即子程序和中断程序所执行的任务不是全时需要的。
如果把这些任务都放在主程序中会无端增加主程序的工作量,降低程序的效率。这点和单片机的编程思路是一致的。子程序的使用可以使整个程序的逻辑更清晰。而且子程序可以分开编写、调试,最后“安装”到主程序上,然后一个一个解决问题。
缜密的逻辑思维
编程本身就是一种逻辑思维过程。在高级语言中,使用最多的是ifthenelse、select这些条件判别语句,这就是逻辑中的因果关系。plc程序就是由这些因果关系组成的:判别条件是否成立,进而决定执行相应的指令。最初的plc是用来替代继电器逻辑电路的,所以继承了继电器电路以触点作为触发条件的描述方式。
在plc中,以虚拟触点代替了继电器的金属触点,而继电器电路所表达的逻辑关系还是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即使引入了继电器电路难以胜任的数值处理过程,plc从根本上还是在执行一个个因果关系。所以,理顺对象的各个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编程之前必须精心做好的准备工作。
在接到一项任务后,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出一份逻辑关系图,与用户反复商讨,取得用户的认可,然后才真正进入程序的编写过程。
用时方恨晚的相关知识
plc的程序是直接作用于对象的具体工艺过程,那么对对象具体工艺过程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两门知识不可或缺:
一是过程仪表的硬件知识,包括传感器、变送器(二次仪表)和plc本身,这是构建控制系统的基础;
二是过程控制理论,包括各种控制模型的原理和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二位调节和pid调节模型。
pid调节是目前用得最广泛的过程控制手段,且变化多端。学习pid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几乎所有讲解过程控制的书籍都有关于pid的内容,多读基本相关的书籍对理解pid是很有益处的。
缺乏这些相关知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事者不能静下心来弥补知识的缺陷。工作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学校里没讲过的,这不能成为我们拒绝工作的理由,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这些问题,要注重自己如何去学习这些知识。事实上,为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学习的知识,比课堂上学的东西更容易掌握。

iphone8什么时候上市?iphone8最新消息:iPhone 8前面板惊现,3D扫描将取代指纹识别
LTH7恒流线性IC介绍
OPPO加入WPC无线充电联盟 一加7还会远吗
云中的成本优化需要知道哪一些内容
磁芯电流探头降额功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PLC编程必须具备的几个软实力!
5G背景下传动与控制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北京和沈阳关于AI的合作将成为行业标杆
FF回应HR主管离职:因涉嫌伙同外部人员泄露公司机密
腰斩骁龙821背后小米5s那些闪亮点
雷军力捧亲儿子,小米5C又迎来重大福利!
三极管常用的两种用途
电源电磁兼容领域成果发布
MEMS传感器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
关于芯片那些大部分人不知道的知识
华为p10闪存门究竟怎么回事,对手机影响有多大
三极管和MOS管的工作原理
最新的嵌入式系统及系统级可编程产品
多参数水质一体检测仪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
电磁兼容(EMC)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