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c简介
柔性线路板(fpc)以其重量轻、配线密度高、厚度薄、易弯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
fpc表面有一层树酯薄膜,起到线路保护和阻焊等作用,是fpc 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主要成分为聚酰亚氨(polyimide,pi),故在该领域又被称之为 pi 覆盖膜,它是一种分子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状结构的耐高温聚合物,在高温下具有突出的介电性能、机械性能、耐辐射性能和耐磨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电器等精密电子领域。
根据需求的不同,柔性电路板使用的板材也不一样。可以从应用的场合及成本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基材substrate 在材料上区分为pi (polymide ) (聚酰亚胺) 及pet (polyester) (聚酯)两种,pi价格较高但其耐燃性较佳,pet价格较低但不耐热。因此若有焊接需求时大部分均选用pi。
聚酰亚胺(简称pi)是柔性电路加工中最常用的热固化绝缘材料。材料的厚度范围一般是12.5μm(0.5mil) 和125μm(5mil) 。分为有胶和无胶,有胶的介电常数是3.5(大概),无胶的介电常数是3.3(大概)。部分厂家可以提供7 mil厚度的,常用的规格是25μm(1mil) 和12.5μm(0.5mil) 。
polyester 是由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来制成的。它应用于柔性板的厚度范围一般是25μm(1mil)~125μm(5mil)。它和polyimide 一样具有极好的柔软性和电气性能。它的介电常数是3.4(大概)。
覆盖膜由基材+胶组合而成,如上面所说,其基材亦区分为pi 与pet 两种。视铜箔基材之材质选用搭配之覆盖膜,覆盖膜之胶亦与铜箔基材之胶相同,厚度则由0.5~1.4mil。
胶adhesive 一般有acrylic 胶及expoxy 胶两种,最常使用expoxy 胶厚度上由0.4~1mil 均有,一般使用1mil 胶厚。
以下通过一个实例说明。
叠层设计
按照刚性区4层板,柔性区2层设计。
查看pi材料的规格书,只有1mhz的dk、df数值,没有10ghz数值。不过dk、df值都很低,参考m6板材1ghz与10ghz时的差异,预计这款材料高频下损耗也不会太大。
阻抗计算
通常pcb板厂计算阻抗都是使用polar si9000,那么柔性板除一面正常gnd参考,还有一面是有两层覆盖膜的,如何计算阻抗呢?不清楚的可以咨询一下对应板厂。依然是polar软件,只是不同板厂计算方式不同罢了。比如a厂,计算时会先忽略了覆盖膜,然后根据工厂经验统一减去一个固定数值。就是使用正常的1b模型,单端减去4欧,差分减去10欧。我代入试算了一下,的确很吻合。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事先不了解板厂的计算方式,或者你事先不清楚要投哪家板厂,总得自己要去评估一下设计阻抗吧,要不然怎么仿真?所以介绍另一个模型1b2a,用这个模型计算也可以。
测试板设计
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正常lay上你想走的线,单端50的,差分85的、95的、100的等等,加工……就是加工周期有点长,比普通板要多个十天八天的。一定要评估好项目周期,柔性版最好先投。话不多说,上图。
测试板测试
1.阻抗 单端50和差分85。差分部分柔性阻抗偏高了5欧,刚性部分又偏低了3欧。这种刚柔板结合对板厂阻抗控制能力要求较高。
顺便提一下网格铜设计,由于参考平面不完整,阻抗会偏高更多,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阻抗控制。再就是跟板厂确认计算模型,很有可能板厂计算时是不会考虑网格铜的。
2.损耗 采用afr去嵌,最终得到刚柔板中间2inch长度纯柔性部分的损耗。
换算成db/inch自行除以2即可,有没有发现,跟m6板材损耗差不多吧。
fpc仿真
大家都知道仿真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设置叠层,那么dk、df值怎么填?
这还不简单吗,比如找板厂要m6材料的参数,@10ghz dk 3.61,df 0.004,填上不就行了吗?
还真不是!导体损耗、介质损耗、铜箔粗糙度、趋肤效应,看似很多东西要考虑。填原始数据,那么忽略的东西太多,结果必然不准,比实际情况要理想很多。很有可能你仿真有很大余量,实际加工出来就gg了。那么,又有人问了,仿真时候铜箔粗糙度怎么设?不知道你仿真对象是有多高速,也不知道是不是搞学术研究,这里不做研究。只想说25gbps以下的速率,就别折腾了。
单说做项目,不就是一个目的吗?
仿真跟实测能对得起来不就行了么。嗨……
怎么让仿真跟实测对得起来,这就是仿测拟合,拟合出等效介质常数和介质损耗值。这样不管你仿真哪条trace,必然都跟测试结果是一致的。结果都一致了,谁还有空去纠结铜箔粗糙度这玩意儿。
用同一套参数分别拟合了单端和差分,跟测试结果对比,无论损耗还是相位都一致。
单端
差分
得到的df值是0.009,而手册给的值是0.004,两倍还多。如果按照原始数据仿真,那结果是不是太理想了,很有可能仿真结果就是一个错误的导向,失去了仿真的价值。
仿真验证
这就完了吗?no,按照工程师的严谨态度,只有正向逆向都经得起考验,才算bug被彻底消除,要不然那些调试阶段看似问题已经解了,一量产就呼呼出问题的案例就不会层出不穷了。所以要得出一条结论,必须是要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我们把拟合数据再代回设计数据中。
thru线仿真与测试对比
dut线仿真与测试对比
将仿真得到的两个s参数再进行去嵌,与测试板测试去嵌的结果进行二次对比,
各个频段均能吻合。
至此,从测试→去嵌→拟合→仿真→去嵌→拟合,整个链路闭环。拟合的参数准确有效,往后只要是此种材料的项目,仿真的结果就是测试的结果,这才是仿真的意义!
fpc应用
从以上仿真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fpc用对了材料,本身损耗是没有问题的,跟m6差不多等级。别说10gbps信号,25gbps的信号也不在话下。前提是选好连接器,设计好刚柔结合处的阻抗,以及管控好板厂加工阻抗。举一个栗子,一款pcie3.0的转接板。柔性区域线长约6-7inch。
主板原始信号波形
接上pcie转接卡后波形
符合预期,使用正常。
游戏GPU短缺有望持续至2022年
管道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架构师为何要为嵌入式应用程序实施HMP系统
首届半导体产业峰会暨芯智库成立大会开幕
怎样用PVC管制作超酷高速跑车
FPC高速信号的应用实例解析
铅酸蓄电池达不到设计使用寿命的原因
我国明确TD-LTE频率规划 频谱是TD-SCDMA数倍
揭秘新式平面光源 效率可超越OLED
三大运营商公布运营数据,上半年通信市场格局出现新变化
维谛技术建设高品质的数据中心实现驾驭平衡之道
红米Pro2或将有多版本,双摄像头再显真“刀锐”
行业方案|化妆品行业数字化采购管理解决方案
Encounter数字实现系统的先进节点技术
多功能采样和保持电路应用于工业和T&M电路图
汽车安全技术之安全气囊
采用多芯片组装技术改善多路数控增益放大器的设计
回顾联芸科技的NAND DSP研究成果
工业互联网是5G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还在傻傻的分不清Linux的文件权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