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在太赫兹超灵敏生物传感器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在庄松林院士的指导之下,提出了一种太赫兹波段内的新型qbic金属超表面设计及其传感应用。该研究成果以题为“terahertz ultrasensitive biosensor based on wide-area and intense light-matter interaction supported by qbic”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6.744)。第一作者为刘炳伟博士,通讯作者为彭滟教授,魏东山教授,朱亦鸣教授。
连续域中的准束缚态(qbic)由于其超高的辐射品质(q)因子,在光开关、非线性、通信和传感方面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qbic的“环链型”超表面,其通过在金属超表面结构中引入非对称性来操纵电四极子与磁偶极子的干涉耦合,从而诱导了q因子高达503的超高品质谐振的激发。在该模式下,超表面约束的光场能量和有效传感区域分别实现了400%和1300%的巨大增幅,从而拓展了光-物质相互作用的强度与广度。模拟和实验表明,该qbic超表面具有高达420 ghz/riu的折射率灵敏度,对痕量同型半胱氨酸(hcy)分子的直接检测限(lod)为12.5 pmol/μl。该新型太赫兹超表面传感器与已报道的文献相比综合性能最优,起将有助于实现痕量生化分子的高精度传感,并促进超高q因子光学非线性平台的开发和应用。
该项工作为实现痕量分子的快速、精确和无损传感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并在生物化学反应监测、光催化和光生物调制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2347


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将开启下一代智能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技术预测有可能成为现实吗
小米12T Pro将首发2亿像素主摄
GPU Microarch学习笔记
IoT模块对家电智能化有很大的影响
上海理工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在太赫兹超灵敏生物传感器方面取得新进展
广立微发布业界领先的可测性设计自动化和良率诊断解决方案
俄罗斯:启动官方自动驾驶测试
骨感耳机品牌排行,2021最值得入手的骨传导耳机
Vision China 2023(深圳)圆满落幕 | 51camera 2023年度展会完美收官
Linus Torvalds发布Linux 6.3首个预览版
岩土工程监测振弦采集仪与振弦传感器的兼容性问题
触发器及其应用_钟控双稳态触发器详解
动环监控系统的介绍,它的特点有哪些
你未知的物联网专用通信技术,三种授权频段下的低功耗广域网
环境监测复杂多元,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从容应对
小型气象站的功能特点是怎样的
应用于健身房之中的镜面显示器可为你定制健身计划
骁龙820+4GB的诺基亚Z2 Plus:谁还敢说我是老人机!
什么是动力域?动力域核心总成部件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