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DC-DC补偿网络的分步过程

本文旨在帮助设计人员了解dc-dc补偿的工作原理、补偿网络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使用正确的工具轻松获得有效的结果。该方法使用ltspice®中的一个简单电路,此电路基于电流模式降压转换器的一阶(线性)模型1。使用此电路,无需执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即可验证补偿网络值。
背景知识
设计dc-dc转换器时,应仔细选择fet、电感、电流检测电阻和输出电容等元件,以匹配所需的输出电压纹波和瞬态性能。在设计功率级之后,闭合环路也很重要。dc-dc电源包含一个使用误差放大器(ea)的负反馈环路。在负反馈系统中传播的信号可能会在其路径中遇到极点和零点。单个极点会使信号相位减小约90°,并使增益斜率减小-20 db/dec,而单个零点会使相位增加约90°,并使增益提高+20 db/dec。如果信号的相位减小-180°,则负反馈环路可能变成正反馈环路并发生振荡。保持环路稳定并避免振荡是电源的设计准则。
测试dc-dc稳定性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频率响应分析(fra),此方法将会创建波特图。第二种方法是时域分析,此方法将会使负载电流发生瞬变,并可观察到输出电压的欠冲和过冲响应。为了实现稳定的设计,应确保避免相位降低-180°的情况,并保持相位裕量(pm)大于45°。相位裕量为60°是较为理想的情况。当电源设计的带宽(bw)较宽时,器件对电流负载变化的响应会更快。电源的带宽是0 db增益与频率轴交点的频率。该频率也称为交越频率fc,可观察到其相位高于45°。dc-dc转换器的带宽是其开关频率fsw的导数,通常在fsw/10 < fc < fsw/5的范围内。越趋近于fsw/5则意味着带宽越宽,实现起来也会更难。带宽越宽,相位越低,因此需进行设计权衡。增益裕量(gm)是指fsw/2和–180°处的负增益,-8 db或更高的值将能很好地衰减可能的开关噪声,或减小相移-180°时的增益可能性。我们希望以-20 db/dec的斜率穿过0 db点。
图2.电源带宽越宽,器件对电流负载变化的响应越快
功率级lc滤波器
功率级lc滤波器是指给定拓扑(降压、升压等)的电感和等效输出电容。各种拓扑常用的架构有两种:电压模式(vm)和电流模式(cm)。vm架构和cm架构中的同一lc滤波器会产生不同行为。简单说来,用于vm架构的lc滤波器会增加两个极点。cm架构额外包含一个电流检测反馈路径,有助于消除lc滤波器的双极点。vm架构则难以做出补偿,因为lc双极点需要更多的零点来抵消双极点效应,因此需要更多元件。
降压vm架构和lc频率行为
由于等效输出电容ceq及其等效esr (esreq),lc滤波器将导致增加两个极点和一个零点:
lc滤波器双极点位置与lc寄生电阻无关。电感和等效电容值越大,双极点位置就会越靠近频率轴的原点0 hz。如果ceq及其esreq值较高,则lc滤波器零点频率位置将向左移动或更接近0 hz。vm中的lc滤波器行为如图3所示,其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红线和蓝线之间的差异是电容esr值造成的,分别为1 mω和100 mω。fr位置相同,因为lc值没有改变,但零点位置因esr值的改变而变化。
图3.vm降压lc滤波器行为的简化模型电路
对于vm架构,lc滤波器会增加两个极点和一个零点。频率响应形状始终相同:斜率变化为0 db/dec至-40 db/dec至-20 db/dec。极点和零点的位置取决于电感、总电容和等效电容esr值。
图4.简化vm降压lc滤波器行为的仿真结果
cm架构和lc频率行为
可以通过电压控制电流源来仿真cm中lc滤波器的频率行为,如图5所示。esr在两个数值间步进,以凸显零点位置的差异。由下式计算得出cm降压架构中lc滤波器的极点位置:
rload为负载电阻,即输出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例如,若输出电压为5 v,负载电流为2 a,则rload将等于5 v/2 a = 2.5 ω。零点位置由等效输出电容及其等效esr决定。同vm架构类似,1 mω和100 mω esr对应的两个零点值为:
图5.电压控制电流源用作cm降压的模型;esr为步进式
对于cm架构,lc滤波器会增加一个极点和一个零点。频率响应形状始终相同:斜率变化为0 db/dec至-20 db/dec至0 db/dec。极点/零点的频率位置取决于输出电容、等效esr和负载值。
补偿器
lc滤波器会导致相位损失。补偿网络用于补偿相位,通过向环路添加极点和零点,可抵消lc滤波器引起的相位滞后/超前和增益变化。
图6.cm降压lc滤波器频率响应形状的仿真
电流模式架构补偿器
cm架构补偿器称为2型补偿器。图7所示为2型补偿器。 ad8038 为ea,r2、r3为反馈电阻,r4为电阻,v1通过r4将频率注入环路以执行fra。补偿网络由r1、c1和c2组成。
图7.ltspice中的2型补偿器模型
零点/极点和增益的预期结果:
gain(bzp)为零点和极点之间的增益,由r1与r3的比值决定。gain(rz)为直流增益。在上述计算过程中,原点处的极点使用1 hz的频率;因此,补偿器的初始斜率为-20 db/dec。图8显示仿真结果与计算值密切相关。
图8.2型补偿器仿真结果、极点/零点位置和斜率变化
vm架构补偿器
在vm架构中,补偿器有一个额外的极点/零点组合,可抵消lc滤波器的额外相位损失。图9显示了用于vm架构的3型补偿器网络,图10显示了其频率响应。
图9.vm架构补偿器,也称为3型补偿器
c3和r5是与顶部反馈电阻r3并联的两个附加元件。3型补偿器的极点和零点位置为:
请注意,fz1(ea)和fz2被置于同一频率。有时会使用类似3型的补偿方案,即在顶部反馈电阻上设计单个电容,以剔除高频极点,补偿器斜率将继续保持在0 db。
图10.vm补偿器电路的ltspice交流仿真结果
调整时间常数一致
一种闭合环路的方法是让lc滤波器极点/零点的时间常数与补偿器零点/极点的时间常数一致,这样就可以实现相互抵消,并提供总计-20 db/dec的增益斜率。
图11.调整对齐vm和cm中lc滤波器与补偿器的极点和零点
图12.ltc3981 28 v至5 v/6 a设计原理图,其中补偿网络未对齐
图13.补偿网络未对齐,开关频率与设计频率不同,瞬态测试引起振荡
使用一阶平均模型对齐极点/零点
ltc3891 是一款cm控制器,用于将28 v降压至5 v/6 a。ith引脚上的补偿网络与等效输出电容及其总esr不一致,导致在瞬态负载测试中出现振荡。输出端测得的开关频率为23 khz,而不是预期的500 khz。
将功率级和补偿器这两个电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模拟cm架构闭环行为的线性电路。
图14.线性电路模拟cm稳压器,补偿网络未对齐
图15.线性模型的仿真结果,使用放大器作为误差放大器,常数不一致
g1是电压控制电流源。其值为6,意味着如果g1正输入端的电压为1 v,则其输出端将提供6 a电流。该电路的频率响在不同速率下显示不同的斜率变化,0 db交越频率处的相位为25°。因此,时域中存在振荡。
为使时间常数一致,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功率级的ceq、esreq和rload。
r1由设计人员选择;这里选择r1 = 11.5 kω,与r3相同。r1 × c1(z) = ceq × rload(p)。求解c1:
图16.极点/零点调整对齐后,使用放大器作为ea的线性模型
ceq × esreq (z) = r1 × c3 (p),补偿器极点的时间常数由r1 × c3决定。求解c3:
使用此平均模型时,正确仿真结果显示-20 db/dec的斜率和90°的相位。如果结果不同,则需要验证计算。
使用运算放大器作为ea的缺点之一在于无法正确预测带宽。尽管如此,此方法仍然非常实用,可帮助验证一致计算。可以通过增加r1电阻值来提高带宽。如果r1增加,则补偿器电容需要按相同比例减小,以保持时间常数一致。r1不可无限制地增加,因为增益越高,0 db时的相位裕量越低。当时间常数一致时,相位将始终保持为90°。需要利用ic开关模型验证计算值,然后还需进行瞬态响应基准测试。
图17.极点/零点调整对齐后得到的结果,斜率为-20 db/dec,90°高相位值
图18.ith引脚上的补偿网络与输出lc滤波器保持一致
图19.保持补偿网络和lc滤波器的相关数值一致后得到的仿真结果,显示了对负载瞬变的稳定响应
用另一个电压控制电流源替代运算放大器,可以简化该线性模型,并提升其准确率。ltc3891数据手册提供了跨导值,1.2 v下gm = 2 mmho。g1正输入为1 v,因此新的电流值将为7.2,因为7.2 a/1.2 v = 6 a/v。新电路(图20)的仿真如图21所示,预测带宽将为46 khz。
图20.更为简单的对齐电路,使用了g2作为误差放大器,其相应的gm值取自数据手册
ltpowercad预测带宽为57 khz,相位裕量为52°。增益图看起来非常相似。相位起初非常接近,但在10 khz之后无法正确预测。
右半平面零点(rhpz)
rhpz零点会增加20 db的增益,并使相位减小约90°,因此无法进行补偿。对于在连续导通模式下工作的升压、降压-升压和sepic等拓扑,这个零点会限制带宽。rhpz的频率位置计算如下:
图21.使用g2作为ea的更简单电路模型可提供更宽的带宽
图22.图18中ltc3891设计的ltpowercad结果
通常,在这些公式中,电感是需要由设计人员进行权衡取舍的唯一变量。rhpz位置限制了设计的带宽,因为环路需要在f(rhpz)/10的频率闭合。此处提供的线性模型电路未考虑rhpz。
电压模式降压-升压示例
ltc3533 是一款vm架构降压-升压型稳压器。在升压模式下,其rhpz将成为限制因素。当输入为2.4 v的vin(min)时,ltc3533演示板配置为3.3 v/1.5 a。在这种情况下,占空比d将为d = (vo – vin)/ vo = (3.3 – 2.4)/3.3 ≈ 0.27。rload = vout/iout = 3.3/1.5 = 2.2 ω。
rhpz位置可以通过以下任一公式求得:
闭合环路的安全位置将是在8.4 khz。rt设置开关频率fsw = 1 mhz。请注意,由于缺少rff,此补偿是类似3型的补偿,因此cff不会产生额外的高频极点。
极点和零点的位置为:
lc滤波器的双极点位置在15.65 khz。两个零点fz1和fzcff集中在一起,频率约为9 khz,以抵消lc滤波器的极点。此外,lc滤波器在967 khz处形成的零点的影响被896 khz处的极点抵消。
图23.ltc3533演示板原理图
图24.使用运算放大器作为ea的vm架构的一阶模型;ltc3533演示板值
图25.使用电压控制电压源的vm控制的更简单电路
图26.两个电路的仿真结果
使用运算放大器作为ea的vm架构的平均ltspice电路,可用来检查极点和零点的对齐情况。通过将电压控制电压源用作ea,可以进一步简化电路。其增益值源自数据手册中指定的误差放大器avol,即80 db。80 db = 20log10000。因此在仿真中取用了10000。两种电路的仿真提供了非常相似的解决方案。带宽没有像cm电路仿真中那样变化。增益非常相似,相位预测值为90°,但这仅说明了可以进行正确对齐。输出端有一个188 μf附加电容和一个0.2 ω电阻。如图4所示,电压模式lc滤波器可以产生高q,尤其是当esr和dcr的值较低时。为确保lc滤波器具有适当的阻尼,需在输出端额外添加一个rc,具体计算如下:
结论
ltspice电路仿真为验证补偿网络的计算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方法。虽然所讨论的线性模型不包括电流检测元件、信号增益或rhpz信息,但仿真速度快和兼容各种dc-dc拓扑的优势将能让相关设计人员大受裨益。此外,如果获得的结果正确,输出将显示-20 db/dec的增益斜率和大约90°的相位。


CES大会将近 福特将展示最新一代的自动驾驶汽车
STM32入门学习笔记之文件系统FatFs的移植2
成功安装Visual Studio2015后开启环境 提示FIX错误消息“包加载失败”
无畏探索、永不止步,第三届V-ART数字化正畸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Molex EdgeMate 线对侧边卡电源连接器让互连无需插座
计算DC-DC补偿网络的分步过程
自助脉搏波血压计检查结果不能​打印的问题分析
三重播放时代需要的基础设施DSP
USB Type-C的电力传输凭证
VR电竞时代的到来,内容网络画质的提升将更加出色
小米MIUI9即将发布:主打色彩无限,无广告的MIUI9终于等到你!新功能抢先看
满足耐压24V的USB3.0 USB3.1 Type-C防静电器件
航空数据链系统详解
互联网的“从无到有”与“从有到无”
IoT、AI等新兴技术正改变日本水产业
港科大(广州)顺利交付 | 易百珑无线智能开关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何实现随时随地可靠的无线通信?
安防作为AI落地的重要场景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入局
端子连接线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超低功耗射频芯片CSM2433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