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一定比Sub-6强吗?

首先毫米波是不是真的就比sub-6强,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能简单的就断言毫米波就一定比sub-6更适合作为5g频率标准。
毫米波也就是波长在毫米级别的电磁波,它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容量大。以高通骁龙865外挂的x55基带为例,它的下行速度可以达到7.5gbps。而华为的麒麟990 5g由于不支持毫米波,下行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3gbps,两者差距很大。这也是毫米波支持者“鄙视”sub-6的主要原因。
但基带的下行速率快并不意味着实用。以4g时代为例,高通和华为的基带都可以达到1gbps的4g下行速率,然而我们的手机从未达到这样的网速。反而在运营商的限速之下,现在的4g网速普遍只有30mbps,和理论上的速度相差30倍。也就是说即使进入到5g时代,网速的上限并不在基带,而是在运营商。如果运营商只给你开1gbps的带宽,那么无论你用sub-6还是毫米波,都只能跑1gbps的网速。这样一来毫米波相对于sub-6最大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另外在现有的技术下,毫米波的覆盖能力和功耗都是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穿透力也就越差。比如我们家用的wifi就分成2.4ghz和5ghz,前者频率低网速慢,但穿透力强,覆盖好,后者则正好相反。毫米波也具备类似的现象,由于它的频率比较高,虽然可以提供更高的网速,但穿透力很差。甚至一片树叶都有可能影响到毫米波的信号质量。
如上图所示,使用毫米波的美国运营商t-mobile 5g网速只有107.82mbps,虽然要比4g快不少,但和5g标准相比还差很远。
因此如果要让毫米波形成完善的网络覆盖,就必须建立更多的基站。而毫米波由于频率高的缘故,本身就比较费电。毫米波基站越多,耗电量也就越大。昂贵的电费对于运营商来说将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这些成本肯定会转换到用户的头上。
以高通为首的美国企业之所以采用毫米波,是因为sub-6频段被美国军方占了一大半,民用企业只能用毫米波来实现5g通信。而我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则不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使用sub-6作为5g的频段就足够了。只有等以后sub-6也不够用了,才会考虑建设毫米波,而这至少也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了。

linux c程序获取shell脚本输出
5GNR毫米波数据通讯适用于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和偏僻的乡村地带
数控车床前景怎么样
扎根物流机器人领域难点重重 阿里“小蛮驴”能走多远
酷派诉小米专利侵权 欲重回手机行业?
毫米波一定比Sub-6强吗?
助力智慧化管理-PX30核心板赋能高频读卡器领域
中科院教授白硕:区块链助力人工智能、数据权益保护
如何构建整车级的安全能力机制
导热胶泥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介绍
安防与云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魅族的全新专利_小圆圈+屏下指纹
什么是磁电编码器?它的优缺点是什么?适用什么场合?
PCBA贴片加工中所必须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点
Modbus转Profinet网关链接TP613三相智能电力仪表与PLC的配置案例
未来移动终端消费市场如何? 高通看好
USB Type-C接口具有六大优势,MOLEX TYPE C产品
视频解码CVBS转BT656,超低功耗视频decoder芯片CJC5150
Vishay发布11颗采用Gen II超级结技术的新款500V高压MOSFET
中国科学家研发新型纳米线球形仿生眼,获得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