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杨光:打造行业应用示范,全面推动5G融入千行百业

6500米的高度,5g站上了世界之巅。而这距离5g商用牌照的发放仅过去了三百多天。这一年来,5g等新一代新型信息技术方兴未艾,5g建设也进入了规模化部署与应用创新落地阶段,并在防疫抗疫中大显身手,发展远超预期。
2020年,“新基建”的推进将助力5g发展再攀新高。正值5g发牌一周年之际,6月5日,工信出版传媒集团·通信世界全媒体举办“2020新基建5g发展论坛”,信通院、运营商、设备厂商等齐聚一堂,为5g产业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中国移动研究院产业与业务合作部总经理杨光出席以“新基建、新速度、新高度、新价值”为主题的主论坛,并在会上表示,5g不仅为登山运动、科学考察等人文活动提供了高性能的信息通信手段,也将助力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升级,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工具。
打造行业应用示范
全面推动5g融入千行百业
“5g将变革人类的生产方式,并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甚至城市治理体系。”杨光表示,首先,5g上珠峰不仅代表着一个“登山过程”,更多的是代表着5g给工业、能源、交通等各个领域的生产场景带来的变革,如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无人化生产降低成本等。其次,在2b2h侧,5g将会产生大量创新型应用,尤其是家庭场景。
“正是看到了这些,中国移动率先发起成立了5g联合创新中心,目前已经建设23个开放实验室,引入上千合作伙伴,打造了106个集团级600+省级示范项目。”杨光表示,中国移动从去年开始更多注重与行业深度结合,以打造行业应用示范,全面推动5g融入千行百业。
2019-2020年,国家多部委推进覆盖12个城市的垂直行业应用示范,中国移动积极探索垂直行业领域,面向100+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了100+典型场景开拓应用,积极探索多样化精品行业专网服务。杨光表示,在疫情期间,智慧医疗、智慧媒体、智慧校园、智慧城市、高清行业视频等成为了5g重点发展行业,这也证明许多增值或添加类应用正朝着内生且必不可少的趋势发展。
“现在5g行业应用示范阶段已进入深水区,很快将开始商业化落地。”杨光认为,“这些5g行业应用示范项目一定要具备可复制性、可推广性,并逐渐实现普及和规模化,例如东方电器是中国移动目前重点合作的企业之一,我们尝试了很多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业务,其设备将可用于能源、制造行业。而这对于运营商或sat企业以5g切入行业,寻求业务突破点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业务的发展仍需建立在网络建设良好之上。2020年,中国移动将实现5g新高度,构建覆盖全国的精品网络。在覆盖方面,截至5月中国移动已建成近14万个5g基站,2020年年底预计将建成5g基站30万座,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
在技术方面,中国移动是国内唯一支持2.6ghz、4.9ghz双频网运营商,可提供260m带宽资源,加之与广电共建共享,也拥有700mhz的“黄金频段”,而4.9ghz因上行优势,是发挥5g能力的重要手段;5g基站的站型丰富,即宏微皮全系列站,支持64tr、32tr、8tr、4tr、2tr,满足不同场景覆盖要求;以sa为目标网络,更好的支持边缘计算、切片,提供更好服务。目前,中国移动的实测5g网络下行单用户峰值突破 1.7gbit/s 100mhz,道路平均下载速率超过 800mbit/s 100mhz。
5g深度融入社会
将呈系统性、复杂性、社会性
即便5g在过去这一年中蓄能腾飞,但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推动5g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社会性工程。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两会提案中提到,由于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本较高,影响5g建设部署进度,拉高社会使用成本。同时,围绕5g的科技创新协同不足,制约了5g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应用普及,以及面向5g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尚未建立,制约5g对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
“在与工业、汽车等行业进行合作的初步探索当中,我们发现停留在通信学科内部,是难以充分满足面向工业生产的高精尖领域确定性性能保障的需求的。”杨光举例道,传统2c侧保证可靠性的方式,就是通过调制编码以确定时延,但在高性能行业中,即便将传统方式做到最精细,也仍然无法满足需求。这就需要运营商打开思路,在通信理论系统架构上进行重新设计。
在技术方面,目前部分5g技术储备薄弱,网络安全和产业链产业安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并且5g与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仍处于单兵作战模式,缺乏融合创新,“组合拳”效应发挥不足。
在产业融合方面,有部分信息化较低的行业在标准制定、技术演进、设备升级中未充分考虑5g技术的结合,导致5g应用的先决条件缺失,而各行业需求千差万别,5g与行业的融合过程难度大、周期长,5g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尚未建立,5g商业模式尚不清晰,中小企业应用的积极性不高。
迎难不避,实干为先
实现5g新高度,还需全面提升5g内生能力、5g融合能力、5g应用通用能力。杨光认为,提高5g内生能力,即解决连接的问题,加强基础性技术攻关,满足垂直行业高精尖领域需求。5g技术与标准需在基础理论进一步突破,匹配差异化、深层次、高精尖的垂直行业需求(可靠性、确定性等)。“r15属于基本标准,真正实现5g大规模商用应基于r16,精细优化5g性能,增强垂直行业支持能力,进军网络智能化。到了r17,应在基础理论之上寻求进一步突破,避免惯性思维,以深度满足垂直行业高性能保障要求并全方位提升安全水平。”杨光表示。
提高5g融合能力,即提炼和沉淀dict共性需求,打好5g+组合拳。先是在交通、能源、工业、医疗、文娱、教育等领域探索需求,将孵化的应用打造成龙头示范项目,从而提出云、边、ai等5g+共性需求,围绕“云网,云智,云边”融合创新,进而实现能力沉淀。
提高5g应用通用能力,即贯通5g端到端能力,形成平台效应强的5g应用通用能力。杨光表示,例如云xr,将管云边端拉通后,xr的端到端协同能力提升,可降低成本,提升终端性能、体验,为c端和b端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云xr服务,满足各类差异化需求。打造通用应用能力平台。“我们在疫情期间花了大量时间在研究云xr通用平台能力,包括切片、gbr保障、cdn增强、渲染、编解码、感知等。但由于其涉及智能硬件、内容生产制作、分发制作平台等多种厂商,认知不同、理解不同,导致协作具有一定难度。”杨光表示,如果xr产业链上下游可以真正协作起来,对产业发展而言极具价值。
迎难不避,实干为先。到2030年,5g直接经济产出达9000亿美元,间接经济产出1.5万亿美元,创造就业机会的达1150万个;到2035年,5g的直接经济产出将达3.5万亿美元,间接经济产出12.3万亿美元,创造就业机会的达2200万个。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携手产业,与dict企业共同努力,持续打造并不断升级5g+硬核能力体系。

苹果今年第三季度智能手表出货量达680万 市场份额占比达到48%
高压功率放大器原理和应用场合介绍
如何用板牙套丝呢?
Python爬虫之requests模块教程
【BI系统】选型常见问题解答二
中国移动杨光:打造行业应用示范,全面推动5G融入千行百业
俄罗斯推液体黄金手机?苹果iPhone X只需要3万?
Mouser引入Panasonic PAN1760模块 为您揭秘蓝牙技术
基于芯片实现高精度数字温度计测量系统的设计
魅族PRO 6s直降200,现售2499元!魅族PRO 6s大降价:5.2寸压感屏,4G+64G+24W快充!
2021 多层陶瓷电容器在POL应用中的作用
林诗万博士在工业互联网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的演讲内容
遥想CES 2025:会有哪些产品亮相呢?
AMD与英特尔的差距在缩小?未来PC市场会怎么变?
A/D与D/A转换器仿真实验
苹果做GPU的5大猜想:iPhone 8、AR…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主要区别详解
专注的小狗吸尘器:打造极致用户体验,践行社会环保公益
富士X100F相机,对焦范围为100mm-无穷远,拥有2430万的有效像素
美图V7全面评测 一款没有任何妥协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