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式锂电充电电路,li-ion battery charger
关键字:两段式锂电充电电路
因为元件比较多,所以上面画了很多框框,用来帮助分析这个电路。
电路的基本功能很简单:
1,大电流恒流充电
2,小电流恒流充电
3,恒压充电
4,电池电压不足和反接保护
5,断电状态,防止电池放电
以下是电路的简单分析:
右边的tl431和周边的器件总共提供了如下几个功能:
1,4.2v基准电压,由tl431直接提供
2,3v基准电压,由r7和r8分压获得
3,约2ma的恒流源,由q11和r9,借助3v基准电压获得
4,充电电流基准电压,由恒流源借助q12和r3获得。电压值为大约(0.25v + vbe),其中vbe是q12的be电压,这个电压起到补偿作用。
当充电器中有电池的时候,首先由q13把电池电压和3v基准比较,由于q13自身有0.7v左右压降,所以检测到的电池电压为2.3v左右。
当电池电压低于2.3v,q13导通,引发回路总开关q10导通,切断了整个充电回路,这一方面可以确保输出被短路等异常状态下电路不工作,另外可以保证反接状态的电池或者低于2.3v的电池不被充电。
如果电池电压高于2.3v,q13截止,由q5和q6构成的电压比较器,把电池电压和4.2v基准做比较,
如果电池电压低于4.2v,则q6导通,q6的c极输出高电压,引起q7截止,引发回路总开关q10截止,打开了整个充电回路。
同时,q8也导通,q8导通则通过q9开启了主充电回路。
主充电回路很简单,通过q2,把采样电阻r1上的电压和 充电电流基准电压 比较,如果电压低于0.25v,则引发q3导通从而开启q1,电源经过r1和q1,以2.5a向电池充电。
次充电回路在回路总开关q10导通的时候,总是开启的,通过q4同时完成充电以及和 充电电流基准电压 比较的作用,提供精度差一些的恒流充电。
电路总的充电电流是两个回路的总和,不过次回路电流只有不到10ma,而主回路则高达2.5a
当电池电压接近4.2v的时候,q6会输出低电压,这个电压降低,首先会导致q8截止,q8截止的后果是主回路被切断(由于q6工作在放大状态,这个切断是渐进的)。这时候电路处在恒压充电状态。
随着q8的逐渐截止,主回路的充电电流逐渐减少,最终完全关闭。
这时候电路通过次回路以不到10ma的电流继续涓流充电,当q6输出的电压进一步降低,q7导通切断总回路开关,完全停止充电。
设计这个电路的初衷很简单,满足锂电低压/反接保护,恒流恒压分段充电的需求。
之所以在恒流上面设计两段,主要目的是为了能有效得知充电结束时间。
现有的充电电路,由于调整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缺乏一个有效的手段得知其是否完全关闭了,而使用安培级别的大电流进行充电的时候,对充电电流小于终止电流的检测很复杂,所以目前的充电器,要么使用小电流(500ma以下)充电,要么压根不检测终止电流,恒压到底,比较负责的电路则采用进入恒压状态后,累积充电时间来决定何时终止充电(似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的电路都是这样的,不过我没研究过,不确定)。
这些方式要么不利于快速充电节省时间,要么会导致电池长期处于小电流充电状态,而用户难以觉察。终止充电的实际时间,往往是依靠单纯的计算充电时间来确定的,这种方式很容易导致充电不足和过充。
两段式恒流的设计则完全避免了这个问题。
首先主回路使用0.1欧姆的小电阻进行电流反馈,极大减少了因电阻导致的能耗和发热,有效利用了电能。
其次通过q7和q8的交错式切换,充电状态的切换很容易得知。只需要把小电流恒流的电流值,设定为终止充电电流,则这个切换发生的时机,就是完成充电的实际时间。如果有必要可以在电路上在这个时机做一个切断。
另外说明一下,电路看起来很复杂,布线有点乱,主要是因为本人缺乏经验*^_^*,另外有些怪异的接法是为了满足防止断电状态电池放电而设计。
这里是这个电路的schdoc,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进行仿真,我使用大电容代替电池,得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电路.rar
用单片机和EDA协同设计温度采集系统
走进这个人工智能活动室,体验新泾六村居民的未来生活
未来汽车发展蓝图:会飞的3D打印汽车
利用人工智能来预测过敏症状何时可能出现
3D视觉检测在生产流水线中的应用
两段式锂电充电电路,Li-Ion battery charger
土库曼斯坦到阿富汗的输电线路已完工
逐梦新征程|度亘核芯光电公司为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
基于2N3055的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电路
智能家居成为风口绝非偶然,互联网巨头相继涌入!
光纤连接器产生损耗的原因及连接方法的比较
腾讯搭建的医疗布局大致可以分为哪些方面?
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十五个不能不看的机器人
超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拓扑架构及应用趋势
什么是光继电器 继电器如何进行分类
霍尔电流传感器芯片该如何选型?
有消息称,苹果极有可能在iPhone 13上直接取消有线充电接口
两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开尔文连接的应用
SK海力士M8项目实施取得阶段性进展 已顺利按原计划成功流片
RLC串联振荡电路的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