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前苹果开始在手机上用上三星的柔性oled,全行业对lcd的末日颤颤惊惊的时候,李星曾写过一篇《模组厂别怕,三五年内oled在中国市场上没啥威胁》的文章,当时很多人认为李星十分短视,认为oled面板产能很快会爆发。
然而三年过去了,当时李星所预料到的oled行业问题,到现在也并没有真正的解决,lcd显示屏在智能手机上仍然大行其道,即便是苹果在下一代新机出来之前,也没有完全放弃lcd显示屏。
oled显示技术在苹果没有动作之前,行业里对它的看法一直是毁誉参半。然而苹果开始下单对竞争对手三星采购oled显示屏后,业界的赞美声几乎是全面倒向了oled显示技术,而且原来大家热捧的lcd显示技术,也一夜间成了"老"、"旧"的落后技术。
当时李星曾以自己的从业经验推断,表示行业极大的低估了oled的技术难度:包括量产设备的生产难度和量产技术的成熟难度。
当时曾对业界 最终会限制产能的蒸镀机装机进度做了比较悲观的推断,并表示即便2018年、2019年这些新建的产线,能够拿到canon tokki的oled真空蒸镀设备,极有可能也是每条线先给你一台去试车、磨合工艺。
这也差不多是在告诉业界,即便苹果手机用上oled显示屏后,出货量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在2020年以前,除三星和苹果外的手机品牌,最多也就只能分配到1亿片左右的oled手机显示屏。
而且,由于oled显示屏的技术仍在不断的更新之中,面板厂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在前期,与面板线一起同步建设自己的模组后段工厂,提供可测试的带显示驱动ic产品,以规避上下游产业链的品质纠纷,这跟苹果原来对ltps lcd面板供应商所提出的要求,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在2020年以前的这段时间内,除非是与面板厂有深度关联交易的模组企业,能拿到部分oled后段模组加工的订单外,其它中国大陆的后段模组加工企业,基本上无缘oled后段模组加工订单,能够分享到的oled产业红利,很可能仅仅只是部分的保护玻璃盖板全贴合订单。
回到oled产能与良率爬坡上来,当时李星曾警告业界不要小看了oled真空蒸镀工艺的复杂性,培养能够熟练操作oled真空蒸镀设备的技术人员,不太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事实上,这三年中国国内面板厂商的经历,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即便是一台真空蒸镀机的oled工艺在产能与良率爬坡上来,并不能迅速复制到另一台蒸镀机或另一条产线上,短时间内就把产能与良率弄上来。
据了解,即便是有了一条oled产能的完整工艺,要复制到另一条产线,并获得相同的良率与生产效率,oled面板与lcd面板相比,至少要延长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行,这还是团队有相当的净房管制经验的情况下。
这与oled面板特性是密切相关的。现在-silcd面板制程基本上可以简化到5mask工序,即使是搭载了触控的ltps lcd面板制程,也可以简化到10~12 mask工序。而oled面板制程,由于多了相素沉积环节,搭载了触控的oled面板制程,一般都在20 mask工序以上。
虽然在柔性oled面板环节,业界都得到了三星和苹果的面板技术与驱动技术授权,可以快速得到相关的参数模型,对产线和产品的设计与量产进行快速复制,基本上目前行业内所建的oled面板产线,只在不犯lgd那种设备上选型不对的错误,一般都能正常进入量产状态。
然而,影响产线产能与良率爬坡速度的另一个关键,还是要有充足的产能,而在这一点上,或许中国国内的oled产业链上下游,都十分纠结。
事实上除了苹果外,所有的品牌手机厂商,都把柔性oled显示屏往3d曲面屏和折叠显示屏上靠,以打造区别于iphone的旗舰机型。这其中除了智能手机走到了创新天花板,很难打开新的应用场景,所以设行硬件的创新就成为刺激消费为数不多的招数。
从近三年智能手机的创新上来看,几乎都集中在了显示屏与摄像头上,并且除了硬件上的堆叠外,就只有一个与生物安全认证功能集成算是一点创新,其它的核心应用场景创新,几乎没有任何的突破成份。
同时,oled产业链的上下游厂商,也可能认为国产oled产能爬坡期间的这点出货量,既然数量不多,不如全部用在出货量本来就不多的高端旗舰机型上。
这就导致了不但柔性oled面板产线的产能与良率爬坡期并不短,甚至为了迎合终端的所谓3d曲面屏、瀑布屏、可折叠屏等需求,把后段oled后段模组的产能与良率爬坡期也弄得很长。
最终的结果是到今年年中,中国国产柔性oled面板还没有进入状态,就形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有的厂商解释为柔性oled显示屏的投产进度符合行业量产规律。另外由于oled行业发展迅速,包含折叠、卷曲、屏下集成等技术不断推出,为规避技术不确定带来的损失,对投资节奏进行控制。
事实上在柔性oled显示屏领域,除了三星与lgd仍然在努力为苹果的面板调整产能外,为安卓阵营的柔性oled显示屏产能,基本上是中国国内的面板企业在争夺。但由于市场行情并不如意料中的快速增长,业内传出有些面板厂将于今年下半年减产柔性amoled显示屏现在产能的传闻,基本上中国国内的oled显示屏企业减慢了相关的推进进程,由前两年的急切量产转为了边产能良率爬坡,边观望市场发展动向的状况。
而三星也基本上采取了差不多的策略,即便是中国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屏下光学指纹oled显示屏配套需求,供应的也以硬式oled显示屏优先,这其中除了这些机型的屏下光学指纹认证只能在中国市场上使用,配备的是一些中端机型外,三星刻意把自己的硬式oled产能排满以得到更佳的量产经济效益也有关。
三星此前曾有一段时间的策略,也是把柔性oled显示如苹果当作减薄显示模组的策略来进行,以快速提高柔性oled面板的产能与良率爬坡速度,从而得到更充裕的行业调整时间。因此有一段时间,三星的千元机,也配备了2d玻璃盖板+柔性oled面板。
只是到了现在,行业在柔性oled面板上的采用率一直上不来,在产能过剩之下,能够让硬式oled的产能排得更多,减少些损失,对于三星来说可能是更有利的。
当然,三星也有供柔性oled配屏下光学指纹的产品,不过一般都是在顶 级的旗舰机上采用,出货量更低。
然而对于中国国内的oled产业链上下游来讲,如果新的应用场景打不开的话,何不学习苹果使用柔性oled的方式,除了继续开发3d玻璃+柔性oled的低良率高价格产品外,也以开发相对廉价的2.5d玻璃+柔性oled组合产品,以求更快的打开市场,提升产线产能利用率,反过来降低柔性oled显示屏的量产成本与整体产线的运营成本呢。而终端品牌也同样可以借助oled面板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中端机型的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当苹果手机开始降价,并且很大可能重启低端se产品线的情况下,中国国内的终端品牌厂商在同等价位的最好应对方式,或许就是以2.5d玻璃+柔性oled显示屏装置的se高仿机型来迎接冲击。
上海三星镇打造出了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智能微电网
ThinkPadL570散热怎么样
安森美半导体完整时钟解决方案满足时钟市场更高要求
充电宝移动电源检测标准
可自由设计的3D打印LED灯 都是你心仪的款式
OLED应用场景尚未打开 LCD显示屏地位依旧稳固
口腔健康保卫专家,水牙线好用吗?
LED财政补贴7月初出台 过半LED企业倒闭
同步降压型稳压器LTC3541的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
CMOS源电阻及其对源极跟随器增益的影响
iPhone8、三星S8、诺基亚8争奇斗艳,你选那台8?
这几款手机过年抢红包杠杠滴(iphone7、华为mate9、oppo r9s、三星s7)
IPSec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什么软件可以投屏?苹果手机投屏软件有哪些?
TCL25A106彩电存储器损坏故障的检修分析
真空压力传感器属性
原来这就是联网智能门锁!
智能电表及电能质量测量方法
人工智能推动机器人进入智能化时代
模拟电路的创新和性能将得到持续不断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