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可穿戴设备,其实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也许很多人会说,可穿戴设备应该早在2012年之前就有了的吧?
可穿戴设备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出现在我们大家的视野中,也许有朋友在一些科技展览上也领略过初期可穿戴设备(如美国的xybernaut公司制造的“poma”设备等)的风采。只不过,在当时那个年代,由于网络化普及不够、设备处理器性能、材料性能及制造工艺等技术水平或硬件成本限制,使得这些设备成本非常的高,也使得这些设备一直处于与普通民众隔离的状态。
起源
195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教授爱德华·索普在其第2版赌博辅导书《beat the dealer》中,提出了一个用于提高轮盘赌制胜率的可穿戴电脑的点子,并与同伴合作开发了该可穿戴电脑设备,使得轮盘赌的制胜率提高了44%。这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最早出现在一个绝对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那就是赌场。这也是可穿戴设备最初的形态。
发展
在爱德华·索普这款用于赌博的可穿戴电脑设备的影响下,1972年keith taft发明了一款用脚指头操作的可穿戴计算机george,该设备同样用于在二十一点这一赌博项目中,不过并没有取得想要的效果。
蜕变
可穿戴设备在20世纪80~90年代获得了不错的探索与发展。
随着1975年世界上首款手腕计算器pulsar正式限量发布,可穿戴设备开启了蜕变之路,开始摆脱赌博这一领域,走向了贴近人们生活的领域,具体情况大概如下:
1977年,cc collins为盲人开发了一款可穿戴设备,使用头戴式摄像头将图像转换成背心上的触觉网格。
1979年,索尼推出walkman卡带随身听。
1981年,史蒂夫·曼恩设计背包式电脑,该电脑具备了文本、图像和多媒体功能以及头盔式显示器。
1984年,卡西欧开发casio databank cd-40,这是全球最早的能够存储信息的数字手表。
1989年,reflection technology开发private eye头戴式显示屏。
同年,megellan公司推出了消费级手持gps设备。
1990年,olivetti开发一款胸章,可以将用户的id发送到办公楼上的红外接收器,从而追踪用户所在位置。
1993年,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包含了一台private eye头戴式显示屏的karma增强现实系统。
1994年,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腕式电脑,该电脑可以将键盘和显示屏固定在前臂上。
1998年,trekker根据史蒂夫·曼恩开发出专门记录生活的可穿戴无线摄像头,成果推出了商用产品。
1999年,rim推出首款产品——rim 850双向寻呼机,该设备也就是现今的“黑莓”。
爆发
进入21世纪后,可穿戴设备便进入了飞速的发展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不断延伸。
2000年,全球首款蓝牙耳机发货。
2006年,耐克的苹果团队开发了一款需要与ipod nano配合使用能够记录行走距离和速度的设备。
2008年,fitbit推出首款夹在衣服上的健身设备,该设备可以追踪用户的步数、行走距离、热量消耗、运动强度和睡眠状态等。
同年,looxie推出可以固定在耳朵上的可穿戴摄像头,不过该设备每天最多能记录10小时视频。
2010年,brother推出airscounter头戴式显示器,该显示器可以将大小相当于14英寸屏幕的内容投影到用户前方1米左右的地方。
同年,eurotech group开发了一款固定在手腕上的小型触屏电脑zypad。
2011年,jawbone推出up健身腕带,该设备可与智能手机应用关联,进而对睡眠、运动、饮食状况进行追踪。
2012年,索尼推出smartwatch,该设备可通过蓝牙与android手机相连,提供健身和健康追踪、上网、语音导航等功能。
2013年,谷歌公司面向开发者发布“拓展现实”的眼镜,并开始受到媒体的大量关注。同时,该设备也使得可穿戴设备开始走入民用领域。
同年,百度就推出了国内首款穿戴设备—咕咚手环。咕咚手环不仅能支持运动提醒,还可通过记录睡眠,在最理想的时刻将佩戴者唤醒,只不过此款产品没有通讯功能。
2014年年初,谷歌公司推出了专门用来搭载可穿戴设备的android wear系统。随即,lg和摩托罗拉公司声于2014年8月推出了首款搭载这个系统的智能手表-g watch和moto 360。
在2014年的ces展会上,华为发布了一款全新的智能手环产品,这款产品不仅拥有运动、睡眠等常规监测性质功能,华为还为它加入了蓝牙耳机功能,这也是当时其他手环都不具备的,巧妙的组合让这款智能手环备受瞩目。
在2016春夏纽约时装周上,英特尔联手建筑学运动服装设计师chromat推出的两款“响应式服装”,这两款智能服装的特别之处在于搭载了英特尔那颗只有纽扣大小的硬件平台curie,其利用传感器收集心跳、体温等人体生理信号,还可通过在衣服中集成的形状记忆合金使衣服变形,使得其备受关注。
2016年11月,三星研发一款配合手机应用程序来使用的穿戴式智能腰带,该腰带可以追踪用户的腰围、步数和饮食三大健康指标,吃多了的它会提醒你停止进食。同时,三星智能腰带内还搭载了计步器,也可以记录用户每天坐着的时间,如果坐的时间久了的话,它就会提醒你,起来啦,起来活动活动走一走。这绝对是胖子的福音。
在2018年6月,全新设计、更为轻巧、功能也更加强大的rokid glass ar眼镜在rokid jungle发布会上正式亮相。
据悉,该眼镜拥有独创的单镜片ar光学技术,支持惯性传感器,支持骨传导技术+麦克风阵列的音频技术,支持人脸识别功能和物体识别功能。
2018年6月,国外设计团队推出了一款名为xenxo s-ring的智能戒指,该款智能戒指有着纤薄时尚的外形,通过蓝牙与电脑或iphone进行连接操作功能更是简单,伸出手指头就能买单和通话,拥有防丢提醒、闹钟、运动记录等功能,其可解决目前智能穿戴设备尚未解决的多种缺陷,被称为“最智能的智能戒指”。
据外媒报道,来自美国的时尚创业公司peripherii设计出来一款智能耳环。据悉,这款耳环可在极小空间内集成了多颗传感器,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连接,能检测到佩戴者的运动数据、热量消耗和心率,其比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环和手表更为精确可靠。
2018年8月13日,indemind举行了“重构双重视界,缔造真正混合现实”主题发布会暨indemind mello新品见面会。indemind首款采用自研inside-out定位的真正混合现实头显mello,可提供slam、障碍物检测、路径规划、自主导航、智能分拣、生产协作等功能。
2018年10月3日,微软举行了surface pro 6、surface laptop 2和surface studio 2产品的发布会。除了pc产品的更新,微软此次还推出了首款无线降噪耳机surface headphones。该耳机采用罩耳式设计,支持13个等级的可调节降噪功能,支持“hey cortana”语音唤醒,且无需手动按下按钮。
经过短短五十年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已从赌博工具逐步蜕变成为变革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可穿戴设备的起源、发展、蜕变及爆发四个阶段的解析可以看出,可穿戴式设备必将朝着平民化、设计美观、方式灵活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也将更加贴近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磁转矩是怎么产生的
新基建有望为自动驾驶产业在中国发展、落地创造新风口
0-10v转0-24v信号变送器/0-5v信号变送器控制驱动模块
PCB差分信号设计中3个常见的误区
强势复苏 重庆一季度集成电路出现逆势增长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历史
电机设备电气安全测试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科技主任韦乐平:5G商业模式需要变革和创新
两轮电动车行业发展历程
超声波焊接机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
听音评价术语
牛逼!Pasternack推出覆盖8GHz~46GHz频率范围的有源倍频器
康佳推出全面屏人工智能电视K2/K3系列
中国市场Q3五大畅销品牌
IGBT的一种驱动和过流保护电路的设计
串行通信的三种数字编码方式
通过电力线组建室内互联网,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耐高压电容器的代用品
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
高智能土壤养分检测仪的详细参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