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云计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构建了从芯片到终端用户的全产业链链条。
相比于传统it架构,云计算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对行业中游部署和交付方式的改变。
云服务按照服务模式不同分为iaas、paas和saas。
iaas厂商在底层解决计算、网络、存储等相对标准的基础设施,paas厂商则提供开发、测试、交付和管理软件应用程序所需的环境。
saas厂商直接面向用户提供软件应用复合和用户交互接口等服务,通常以订阅为基础按需提供。
云服务按部署模式不同分为公有云、私有云、社区云和混合云。
云计算产业链:渐趋完善
传统it产业链主要为企业服务,而企业最终为他们的客户服务。主产业链由芯片、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企业和用户等六个环节组成。
大部分企业客户缺少议价权。而支撑环节的核心硬件与核心软件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市场集中度极高,垄断厂商已经掌握议价权,intel、oracle、微软、vmware等。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云计算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构建了从芯片到终端用户的全产业链链条。
相比于传统it产业链,云计算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基本没有变化,但是中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上游主要为基础设施供应商,提供各类服务器、网络、存储等硬件设备,下游主要为政府、企业、个人等消费终端。
中游参与者企业众多,按照所提供的服务不同分为三层(iaas、paas、saas)。
相比于传统it采购模式,云计算可以降低企业客户成本,优化中下游议价能力。
政策与产业内在力量驱动行业高增长
国内去ioe的大时代背景正推动it架构的国产化和云化。企业互联网化升级催生云计算需求增加。相关政策利好频出,云计算正逐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工信部提出十三五期间云计算产业规模30%年均增长率的规划。
行业还将保持快速增长
全球云计算市场总体平稳增长。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5年以iaas、paas和saas为代表的典型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22.4亿美元,增速20.6%,预计2020年将达到143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4%。
全球市场以saas为主,2015年saas市场规模是316.49亿美元,占60.6%,其次是iaas和paas,分别占30.9%和8.5%。
作为云计算的“先行者”,美国在全球市场居于绝对领导地位。
2015年美国云计算市场占据全球56.5%的市场份额,增速达到19.4%;欧洲作为云计算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英国、德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占据了21%的市场份额;日本云计算市场全球占比4.2%;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云计算新兴国家高速增长,中国市场由2012年的3.7%上升至2015年的5%。
我国云计算市场总体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报告,2016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596.8亿元,同比增长33%。
其中私有云市场规模427亿元,同比增长24%,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6亿元,复合增长率22%。
公有云服务逐步从互联网向行业市场延伸,2016年公有云规模达到170.1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公有云以iaas为主,2016年规模为87.4亿元(+108.1%);paas市场规模相对较小,2016年市场规模为7.67亿元(+46.2%);saas市场稳定增长,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75.1亿元(+35.8%)。
预计到2020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603.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7%。
目前公有云主要客户集中在互联网新兴企业等长尾中小企业,而私有云用户主要集中在政务、金融、电信等行业。
考虑到公有云的成本优势和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且公有云服务逐渐向行业市场延伸,我们预计未来我国公有云市场增速将快于私有云市场增速。
公有云:iaas层已趋“二八”,saas长尾明显
公有云的出现是从亚马逊开始,源于亚马逊自身的电商业务庞大,普通it系统难以支撑且价格昂贵,后续自行开发系统在满足自用的同时,向外出租云服务。自此以后,公有云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时代。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报告,2016年我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70.1亿元,同比增长66%,预计到2020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603.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7%。
从客户数量、营收规模来看:iaas层阿里云一家独大,加上其他几家主流云服务商,占据80%以上份额。
paas层中,对象存储、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细分领域内,存在各自头部公司,但从paas覆盖的全部领域来看,更大的市场则被大量的小企业瓜分。
paas层的发展模式一般是iaas+paas,或者saas+paas。
saas层中,互联网公司产品如阿里钉钉拥有最多的客户数量,转型软件企业如金蝶拥有最多的云业务营收,但这些远不能覆盖saas层的全部业务,小企业长尾明显,且仍有大量初创企业涌现。
私有云:企业硬件设备提供商领跑,软件和服务是看点
根据信通院的报告,2016年我国私有云市场规模427亿元,未来还将稳健增长。私有云市场以硬件为主,占比达71.7%,因此市场份额上也是以企业硬件设备提供商领跑,相比公有云的iaas层,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未来软件和服务的需求将增加。
政务云是私有云占比最大也是成长最快的部分,政务云基础架构的建设市场即将进入尾声,将迎来“服务化重构”。整体来看,私有云竞争格局分散,未来软件和服务厂商机会较多。
云计算快速发展带动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
服务器、存储硬件厂商,数据库、安全等软件产品厂商以及网络设备厂商在云计算快速发展过程中将大为收益。考虑到我国企业在底层基础软硬件、操作系统和虚拟化领域的优势不明显,而数据中心又以互联网巨头自建或共建和电信运营商的建设为主。
我国上市公司在云计算基础设施最大的受益方是第二层服务器。超融合引领数据中心3.0时代——云化数据中心,市场总规模快速增长,企业客户更青睐本土厂商。
行业内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出现积极信号
无论全球还是国内云计算类上市公司在财务数据上都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国内领先的企业相比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公司有5年的发展差距,全球领先企业的发展状况对国内企业有很强的指引意义。
首先,全球领先云计算企业在过去的几年云业务收入都出现了50%左右的复合年化增速,转型越早的企业股价表现更加出色。其次国内领先的云计算企业在过去几年的云业务收入都出现了70%以上的复合年化增速,多次超市场预期。
全球云服务厂商云业务业绩连续多年超预期。
中国公有云发展整体落后美国5年,尚处于快速发展初期。
根据idc的报告,在公有云市场,中国与美国相比至少有5年的差距,当中国云服务刚落地的时候,美国已经实现了从企业到公众的成熟应用阶段,公有云应用的市场规模相比美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尚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
美国云计算厂商业绩具有很大的指引性。作为云计算的“先行者”,美国在全球公有云市场居于绝对领导地位,2015年美国云计算市场占据全球56.5%的市场份额。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美国众多传统软件厂商和云计算创业公司纷纷开始了商业化争夺,现在已有部分企业成长为美国乃至全球云计算各细分领域龙头,如crm龙头salesforce、iaas龙头amazon等等。
考虑到中国云计算发展整体落后美国5年,而我国尚处于云计算快速发展的初期,美国云计算厂商(现已成为全球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业绩变化对中国云计算初创公司和运转型厂商有很大的指引意义。
使用拉力试验机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币圈及时通讯系统,币圈直播聊天系统开发,数字资产抵押平台开发
合肥发布“微显示产业生态链建设方案”,打造新型微显示产业生态集群
什么是热保护器?热保护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IPM门极驱动隔离电路
中国公有云发展,尚处于快速发展初期
L3级自动驾驶技术是否还具有量产的意义和价值
富士和三星联合研发新的ISOCELL Plus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在机器人避障中的作用
固态硬盘断电保护功能介绍
LCR数字电桥的原理是什么?LCR数字电桥是用来干什么的?
微电网系统可帮助建筑达成WELL照明规范的智能照明控制
显示器提供背光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和SEPIC电源模块-Dis
荣耀Magic2的游戏性能怎么样
在线式UPS的原理分析
ITECH产品在医疗起搏器测试中的应用分析
怎样为步进电机制造一个轻巧的变速箱
唯样商城与KEMET达成合作,成为KEMET亚太区唯一指定电商平台代理商!
ADI公司推出断电保护开关可防止数据和通信系统受损
拍出你的最美容颜 六款时尚自拍神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