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以167亿美元收购企业级芯片巨头altera;amd以350亿美元收购企业级芯片巨头赛灵思;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高端网络芯片厂商mellanox,并准备以惊人的400亿美元高价“拿下”全球最知名的架构设计厂商arm……这一则则“惊天动地”的半导体并购案在近期屡见不鲜。最近,又一半导体并购案吸引了业界眼球:高通以14亿美元收购了nuvia。尽管这起并购案在业内掀起的波澜并不大,但对高通来讲也是如“巨人穿上了增高鞋”,有助于增强高通的核心竞争力。
01剑指cpu市场
与近期那一则则“惊天动地”的半导体并购案相比,高通以14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小公司,就显得不那么起眼了。然而,这起看似非常普通的并购案带来的意义却很深远。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高通近年来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我们要设计一款新型处理器,实现cpu性能和能效的大幅提升,以适应新一代计算需求。”nuvia的官网上标注着这样一句话。尽管nuvia是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初创企业,但是却毫不掩饰自己在cpu市场的野心。据悉,nuvia拥有实力强大的cpu研发团队,三位创始人都有丰富的cpu研发经验。他们分别为:曾担任10年苹果首席cpu架构师的gerard williams iii、曾担任谷歌和苹果首席soc架构师的manu gulati、为ati开发出移动显卡的john bruno。
nuvia在cpu方面的野心也不仅限于设计出更高性能的cpu,nuvia还想颠覆现有的cpu设计思路。据悉,nuvia第一个自研的cpu架构“phoenix”的出现,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根据nuvia在2020年8月发布的初步模拟数据,其产品在性能与功耗上的表现十分出色。据了解,该产品专注于最大程度上提高内存带宽和cpu利用率,并大幅提升性能的持续输出能力。该产品比其他所有竞品的峰值性能都高了50%-100%,但功耗还不到5w。因此可以说,从功耗表现方面来看,nuvia的cpu架构设计能够适用于多种终端。从小巧的智能手机到个人电脑,再到巨大的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phoenix”都能提供前所未有的高性能与高能效比。
高通此次对nuvia的收购,体现了其剑指cpu市场的雄心。通过此次收购,高通能够将nuvia的人才及技术纷纷揽入囊中,并对cpu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全新定义。
02并购实现自我升级
近年来,各大手机和电脑厂商纷纷推出了自研cpu,cpu的性能也越来越强大。例如,苹果推出了首款自研电脑芯片——mac m1,这款芯片也成功入围美国科技媒体engadget评选的2020年十大科技“好物”榜单。厂商纷纷推出高性能自研cpu的大潮,让包括高通在内的芯片厂商深感危机,于是高通便通过并购等方式来稳住自身在该领域的地位。
“终端厂商自研芯片更能贴近产品需求,也更能体现个性化。终端厂商进入芯片设计环节,特别是苹果、华为等主流品牌的参与,对上游芯片设计领域造成了不少的心理影响。这种影响也加速了上游芯片厂商的自我升级,对外并购就是实现自我升级的途径之一,可以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创道投资咨询总经理步日欣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说道。
芯谋研究研究总监许可表示,高通的危机感不仅来自于其与终端厂商自研cpu的竞争。对高通来说,在与三星、oppo、vivo等手机品牌的业务往来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也是非常关键的。记者了解到,高通公司一直在向三星、微软等公司提供pc芯片,因此nuvia的加入将为高通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对此,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所高级咨询师钟新龙也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高通收购nuvia,可以体现出芯片产业正在从成熟期发展到后成熟期。从苹果a系列、华为麒麟、联发科天玑、高通骁龙“芯片四强”的发展脉络来看,移动通信芯片已经形成了规律化的技术迭代模式。芯片设计企业不再满足于追求已有能力的提升。相比之下,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可以有效强化自身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快速和行业新兴势力拉开差距。
在刚刚结束的ces2021上,英特尔和amd这对“老冤家”都推出了cpu新品。amd推出了7nm工艺制造、zen3架构的ryzen 5000处理器,英特尔则推出了14nm工艺制造、willow cove架构的第11代酷睿rocket lake,两家巨头公司在cpu领域的动作体现出如今cpu市场竞争的激烈。高通若想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确实不易。
“高通并购nuvia,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努力维持自己的江湖地位。”步日欣说道。
03摆脱对arm的依赖
针对此次并购,高通公司首席技术官jim thompson表示:“打造高性能、低功耗的处理器和高度集成的复杂soc是高通dna的一部分。通过引入nuvia对高性能产品设计的深刻理解,集成nuvia cpu与骁龙平台,再加上高通业界领先的图形处理和ai技术,我们将把计算性能提升至全新水平,并为适用于众多行业的产品组合带来全新功能。”
如何才能真正实现这样的全新功能?业内人士认为,摆脱对arm的依赖是高通的必然选择。
arm联合创始人hermann hauser曾公开表示,英伟达收购arm,对于arm而言将是一场灾难,因为英伟达的竞争对手会开始寻找arm的替代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通与nuvia的合作印证了hermann hauser的这番言论。
在早期的cortex-a8、a9、a15时代,高通便推出过基于arm指令集自研的cpu架构scropion,随后在经典的骁龙600与骁龙800上又采用了自主设计的krait架构,并取得了成功。自骁龙835开始,高通逐渐从完全自研架构转向了“半定制”cpu设计,选择了基于arm的现成架构。
尽管“半定制”cpu的设计有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降低软件适配难度等优势,但其缺点也无法忽视。一方面,半定制研发意味着处理器的基准性能很难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太大差距;另一方面,采取“半定制”方式也使高通的移动平台在产品节奏和性能表现上,受制于arm的研发能力。如果arm的产品出现问题,那么所有基于arm现成架构,或是基于arm进行半定制研发的移动平台,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今,英伟达宣布将以400 亿美元收购 arm,这对于其竞争对手高通而言将是一场不小的灾难,因此高通若想继续在cpu市场站稳脚跟,还需要费一些筹谋。
钟新龙表示,从芯片设计层面来说,使用arm通用版架构的芯片厂商,在定制化设计上会有所欠缺。相比之下,nuvia具有对arm通用版架构定制化重构的能力,高通可以借此补强自身的cpu能力,开发出能够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产品。
有消息称,arm准备在2021年推出cpu新架构——“matterhorn(马特洪峰)”,该架构很可能使用的是2019年发布的arm v8.6指令集,并不算是完全的更新换代。因此,若高通能够很快整合nuvia的现有技术,在2021年底就推出基于自主设计的全新一代cpu,高通将比其他仍在使用arm公版架构的竞争对手整整领先一个时代。
高通想要推出全新自研架构,开启全新cpu“革命”并不是简单的事。高通能否通过收购nuvia,在cpu市场占据上风,还需静候佳音。
痛失香港首富宝座的宁德时代背景吓人?竟是日本传感器龙头TDK!
RAID原理_不同级别RAID的优缺点
使用Synopsys VIP签署PCIe 5.0验证
基于串口透明传输的无线射频收发系统设计
面向智能家居的物联网该如何解决
高通收购NUVIA,剑指CPU市场
探秘浪潮智能化存储管理平台InView的极致管理能力
期货现货交易所内盘外盘系统开发公司
新型的电动机综合保护器,它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7年前乔布斯发布了iPad,今天它正走向衰亡!新iPad Pro该走向何方?
设计pcb板的步骤 PCB设计流程
什么是DMX线缆?DMX和XLR连接器相同吗?我可以将XLR用于DMX吗?
讯飞网页翻译 AI赋能让你轻松读懂未知世界
你知道什么是“启辉”吗?为什么会辉光放电吗?
专家观点:中国大陆电子产业近乎一片空白
若干蒸馏方法之间的细节以及差异
联发科技创意实验室推出开源开发平台LinkIt™ Smart 7688
家庭用农药残留检测仪的原理、特点及参数
有方Cat.1运行于目前全球分布最广的4G网络
FPC柔性电路板性能测试是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