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值的庐山真面目

补偿值的庐山真面目
射频电感电感量测量的原理图如上,对于测试夹具的残留因素和离散因素对测量系统的影响,行业的通用做法是用下面所示的f参数来描述:
首先测出关于测试夹具的两个基础数据:
zx与zom、zsm、zxm之间的关系如下:
而射频电感的电感量可以由下面算式得出:
其中:
lx:射频电感真实电感量
lxm:测量仪器测得的射频电感的电感量读数
lsc:测量仪器测得的短路块的电感量读数
由此看来,射频电感的真实电感量值,并不是测试仪器的测量读数,而是等于测试仪器的测量读数加上lsc,这个lsc就被定义为补偿值写进了射频电感的规格书。
引入射频电感补偿值的原因
为什么要在射频电感的电性能指标中引入补偿值这个概念?这样做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由于小感量的射频电感过于细微和敏感,以至于测量时放置待测射频电感的夹具都足以影响到测量结果,使得测试仪器读出的电感量偏离射频电感的真实电感量,然而现在还没有发明出不用测量夹具来测量电感量的方法,引入补偿值实际上就是为了准确描述测试读数与真实电感量之间的关系。
射频电感的补偿值是行业的俗称,实际上是测量系统中采用的短路块的剩余电感。
实际应用时该如何处理射频电感的补偿值
实际线路设计中对于射频电感补偿值该如何处理?需要增加补偿电路吗?
射频电感的补偿值只是在标定电感值时引入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只要在射频电感调试选型时兼顾到补偿值问题,没有增加补偿电路的必要。
一方面pcb面积不允许在射频电感这么密集排布的小器件周边再增加线路,另一方面,增加补偿电路的成本和消耗的调试时间远远不如更换临近电感值的射频电感进行调试来得划算。
既然不能消除射频电感补偿值,那么厂商能不能不能采用统一补偿值,如果实现的话,用户在替换时会方便得多。
困难很大,一方面是由于短路块本身就是标准件,无法用更精确的仪器再来校准短路块;另一方面是全球不同生产厂商的测试系统可能不一致。
而射频电感的补偿值只能通过在同测试系统下的测量值来判定。

裸视式3D显示技术详解
芯片上车之如何跑好质量管控“马拉松”
RA2L1上手优化BSP占用
中国联通计划2019年在40个城市提供5G网络覆盖
推荐这九个免费版权可商用图片网站,质量高素材丰富
补偿值的庐山真面目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面临五大问题亟待“求解”
中国彩色电视市场将因LED背光液晶电视而重新洗牌
行业巨头加码,能缓解汽车“芯”病吗?
氮化镓晶体管的优点
上海生物芯片开放式创新中心宣告正式启动
基于霍尔传感器对电参量测量的系统设计
IBM联合英伟达发布NVLink 将与PCIe抢市场
首发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云从科技为身份识别再筑防火墙
Post Process发布清洁和抛光3D打印产品
Digi-Key Daily的一周新品推荐
TCL集团47.6亿抛售家电消费电子产业
智能家居走进千家万户
手持式频谱仪测量干扰信号的理想选择
面向汽车的PowerVR神经网络加速器(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