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机械硬盘多年来在电脑硬件领域的统治地位。相比于机械硬盘,固态硬盘更高的传输性能,让普通用户和发烧玩家的使用体验均得到了成倍的提升。
在这场存储的革命中,为了实现更快的速度、更广的使用环境和更好的体验,硬盘接口技术也在不断进化革新,从早期的ide、scsi接口到主流的sata、sas接口,再到m.2、pcie接口。
一、ide接口ide接口,又叫ata接口、pata接口、并口。最早是在1986年由康柏、西部数据等几家公司共同开发。在九十年代初开始应用于台式机系统,最初的设计只能支持两个硬盘。ata接口从诞生至今,共推出了7个不同的版本,分别是:ata-1(ide)、ata-7(ata 133)。这种接口比较老款,其最大的表现在于数据线是一条像布条的东西,传输数据慢,ata-7理论带宽也才1gbit/s。从图中可以看到ata接口由三部分组成:电源接口、跳线接口(用于区别主盘和从盘)、数据接口。由于数据传输速度慢、线缆长度过短、不支持热插拔等原因,这种接口已经被淘汰。
二、scsi接口ata接口是应用于pc的接口技术,与他同一时期用于服务器的接口是scsi接口。
scsi全称为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最早于1986年提出的scsi ⅰ最大传输速率为5mb/s,支持7个设备。后来的scsi ⅱ规定了两种提高速率的选择:
提高数据发送的频率,即fast scsi(1994年,最大支持7个设备),由于频率提高一倍,达10mb/s(10mhz);
提高速度的选择是传输频率提高一倍的同时也增大数据通路的宽度,由8位增至16位。即wide scsi,其最大同步传输速度为20mb/s (时钟频率为10mhz,1996年,最大支持15个设备)。
大概在1995年左右出现了第三代scsi,scsi有太多的型号,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下去查阅以下。scsi-3的典型特点是将总线频率大大地提高,并降低信号的干扰。由于设计的局限性,以上两种硬盘接口已经被sata和sas取代。
三、sata接口sata接口(串口硬盘),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可以在较少的位宽下使用较高的工作频率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带宽。这个硬盘接口大概是在2003年出现的,可以算是最为主流的硬盘接口形态。由于存在时间很长,sata接口兼容性极强,几乎所有种类的主板都有sata接口。市面上固态硬盘sata接口在性能标准上,一般采用sata ⅲ标准,理论最高速度为6gbps。大部分基于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的读取性能正常会在500mb/s以上。
sata数据接口(7针)电源接口(15针)
在sata接口的基础上,后面又衍生出了两款产品。
四、msata接口msata接口是早期为了适应于超极本这类超薄设备而基于sata开发的。可以看作sata接口的mini版。
物理形态上有两种尺寸:全高(30mm50mm)和半高(30mm25mm)。
msata接口,ssd小型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不过msata并没有摆脱sata接口的一些缺陷,比如依然是sata通道,速度也还是6gbps。
五、sata-e接口另一个和msata一样由sata接口发展而来的是sata-e接口,sata + pci-express的混合体,理论带宽达10gbps,比sata3.0高了4gbps,它能兼容sata标准的老硬盘,也能使用sata-express接口的高速ssd。由于sata接口在传输速率上的局限性,msata和sata-e在推出后不久也就销声匿迹。
六、sas接口sata接口常见于pc,与之对应的服务器端接口是2005年由scsi进化而来的sas接口。
sas是新一代的 scsi 技术,全称为串行连接scsi(serial attached scsi) 。sas结合了sata和scsi的优点。
sas 的接口可以向下兼容 之前介绍的sata。具体来说,二者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物理层和 协议层的兼容。
在物理层,sas 接口和 sata 接口完全兼容,sata 硬盘可以直接使用在 sas 的 环境中,从接口标准上而言,sata 是 sas 的一个子标准,因此 sas 控制器可以直接操 控 sata 硬盘,但是 sas 却不能直接使用在 sata 的环境中,因为 sata 控制器并不能 对 sas 硬盘进行控制;
在协议层,sas 由 3 种类型协议组成,根据连接的不同设备使用相应的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串行 scsi 协议(ssp)用于传输 scsi 命令;scsi 管理协议(smp)用于对连接设备的维护和管理;sata 通道协议(stp)用于 sas 和 sata 之间数据的传输。因此在 这 3 种协议的配合下,sas 可以和 sata 以及部分 scsi 设备无缝结合。
七、m.2接口在sata和sas接口之后,目前正火的是2013年诞生的m.2接口。m.2接口又叫ngff(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接口。
m.2常见规格:2242、2260、2280,其中22表示硬盘的宽度为22mm,42、60、80分别表示不同长度。pcb板越长可容纳的内存颗粒越多,容量也就越大。目前比较主流的是2280。
m.2接口按照插槽来划分可以分为bkey和mkey
从图中金手指上的缺口可以看到这他们在物理形态上的的区别。
其中b key支持sata通道pci-e x 2通道,mkey支持pci-e x 4通道,在pci-e*4通道上可以支持nvme协议,理论带宽32gbps。
当前台式机上的ngff插槽主要是m模式的,笔记本上b模式比较常见。
key怎么定的
同是m.2接口,为什么会有pci-e和sata之分?
购买m.2接口的ssd的时候,除了区分不同插槽外,还要注意分辨他的上层协议。
据上层协议的不同,m.2接口内部又可以简单划分为走传统的sata ahci协议的接口和走pcie 通道nvme协议的接口。
假如你买了一个m.2接口的ssd,它走的是sata通道,那么他的上层协议依然是传统的achi,最大读写性能和走sata3.0接口的ssd没有任何区别!
八、pcie接口图中是金士顿hyperx predator的固态硬盘,pcie接口下数据直接通过总线与cpu直连,省去了内存调用硬盘的过程,传输效率与速度都成倍提升。可以这么理解pcie通道的汽车就像是在高速上行驶,而sata通道的汽车就像是在崎岖山路上行驶。很显然,pcie ssd的传输速度会远大于sata ssd。
IBM大波存储阵列新增对NVMe-oF的支持
华为P40系列通过3C认证 最高支持40W充电器
接地电阻柜的特点是什么
惊喜折扣!原厂二手与翻新产品年中促销大放价!
今日大咖专访---高华,带你走进“蜂群式”虚拟现实中心
常见硬盘接口技术分析
华为P10性能狂飙8GB内存 小米魅族压力大
新能源主流车型3年保值率仅20%,两年新车仅能卖1万元
物联网时代下的认知错误有哪一些
2011年我国LED照明市场需求分析
充电基础设施需要V2G技术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华为Nova青春版发布:配5.2英寸屏 颜值不输华为P10
全平台系统开源免费抓包软件ProxyPin概述
常用发射三级管资料大全
OPPO 新专利:伸缩型智能手机
声强测试系统中DSP和ADC的接口电路
剪刀手”拍照指纹会被盗?
如何理解精准交互无人机?
5G在智慧家庭中能不能产生裂变的效果
三星S7拍照实测 是否能秒iPhone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