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进入集成电路封装这个行业马上15年了,工作地点换了三个:张江、青浦、江阴,企业也换了三个台资、外资和民营。从维修工程师、初级制程工程师到制程工程师,再到新产品导入经理,转入客服工程部门做经理;从自己给客户调试产品,到教工程师给客户做产品,再到跨部门协调大家给客户导入产品。所谓“久病成医”吧,我非常乐意分享一点自己对封装过程中风险评估的浅显理解,希望对有需要的公司、朋友提供一点帮助,希望祖国的的半导体产业早日强大。
大体而言集成电路产业可分为三个阶段: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电路设计大体是一群电路系统毕业的学霸搞出来的(因为学霸,所以高薪),他们把设计好电路给晶圆制造厂(台积电、联电、中芯国际……),最后圆片从晶圆厂发货到封装测试厂(日月光、安靠、长电科技……)。简而言之的流程就这样啦,如果想知道更加详细的可以去咨询下度娘。
图1
刚入行的时候,师傅就告诫说:千万别把圆片摔坏了,一片等于一辆宝马。现在知道圆片本身的价格只是百万分之一,最低端的芯片工艺从设计出来到成功流片至少百万人民币,而高端的5纳米工艺,那就是天文数字据说到了4~5亿美金。试想如果芯片流片成功,不能正常封装、量产、没法按计划推向市场,那将是多么悲剧的一件事情,轻则伤筋动骨掉几斤肉,重则公司关门大吉、人去楼空。市场的事情让市场去说,技术的事情让搞技术的人来谈。作为封装厂客服部门的工作人员,建议设计公司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要和封装厂进行系统的tra技术风险评估(tra:technical risk assessment)对接工作,防患于未然。
图2
一般来说,设计公司与封装工厂做tra对接的最佳节点有4个:封装选型、项目启动之初,封装定版、样品制作、pre-qual.阶段,formal qual.封装测试和可靠性阶段,预量产阶段。
1.封装选型、项目启动之初的tra
通常而言,初创设计公司都会去照抄竞争对手的样品封装,形成pin-to-pin的替换关系,便于打开终端市场,掘取第一桶金。而但凡有想法的设计公司,自己会去找到终端客户提供客制化芯片设计服务(比如功能、形状、特性)。这时设计公司就会面临封装选型的问题,比较什么类型封装、封装3d尺寸、管脚的数量/间距甚至封装材质。如果封装选型正确,可以不用开发新框架、新基板,不用买封装模具,可以省去大概2-3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选型错误,需要设计、购买新框架或基板,甚至需要购买封装模具,这会耗用大概3-5个月时间和约10-50万的资金投入。另外一个,芯片的bond pad尺寸设计、test pad设计、bond pad布局也会影响到封装,比如芯片的bond pad设计为40um,而芯片性能需要用25um的焊线,这就会超封装设计规范(因为焊球的尺寸一般为2-3倍焊线直径,不得超出bond pad);又如bond pad布局不合理导致焊线交叉,甚至在超薄封装中做交叉焊线,这就面临封装难度增加甚至喊停;测试pad只是给晶圆厂 chip probe用的,跟封装无关?no no no,因为如果测试pad放在切割道中间,会导致封装厂必须使用激光开槽技术为刀切开路,使得封装成本增加。所以在封装选型、项目启动之初,就要跟封装厂初步定好封装方案,和基本的项目进度表,双方在统一的平台上使用统一的语言顺畅沟通,我们可以暂且给这个阶段的技术风险评估取名为tra1。
2. 封装图初定、样品制作、pre-qual.阶段的tra
我们可以把封装图初定、样品制作和pre-qual.这个阶段比喻成设计公司的孩子在学习“站立”。孩子站稳当了,后面才能学走路和跑步。封装图初定的时候,小的封装工厂可能靠单个工程师的经验做风险评估,专业的封装工厂会找一群工程师做风险评估,也许未来的封装工厂会用系统做风险评估。根据封装工厂提供的风险评估结果,一般而言封装工厂会自我风险闭环,确保识别出来的风险能被监控到位,不带病进入正式qual.。如果某个站别的风险比较高,通常封装厂会建议客户投小量芯片进行doe验证(design of experiment),确定封装工艺参数区间。样品制作阶段就意味这流程、原材料都已经初定了,工厂按照qual的、量产的流程进行生产,这一步完成后大家可以拿到封装良率、样品性能数据、测试良率三个数据,数据由设计公司和封装厂双方核对、判读,确认是否需要做出工艺、原材料甚至打线图的调整,为正式qual.的工作做好准备工作。这项工作结束之后,可以请封装厂出具第二版技术风险评估报告,可简称为tra2。
3.formal qual.和可靠性阶段的tra
如果说前面的电性样品、pre-qual.是孩子在学习站立,那正式qual.和可靠性就是孩子在学习走路了。产品进入正式qual.阶段,也就意味风险都已经得到非常大的释放,这当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收集、封测qual.报告和可靠性报告,其中盖公章的可靠性报告是产品打开市场的通行证。普通的产品下1批formal qual.即可,封装完成后进行测试,并选取测试良品安排可靠性;重要的产品或供重要的终端,通常会安排3批formal qual.,并分别取测试良品安排可靠性。更有讲究的设计公司会要求更加严苛,比如封装过程中必须使用不同批次的原材料,必须安排在不同班别时间和人员生产,必须使用同一型号而不同机台号码的设备;安排测试良品进行dpa(destroy physical analysis),确认封装工艺中的重要监控项目是否达标。取得测试良品安排可靠性之后,一般就可以准备转量产审核了。可靠性项目和数量视设计公司或终端要求来定,一般来说250颗就够了,基本的项目含有msl,tct,htsl,pct等。在封装作业性正常、封装测试良率达标且可靠性通过的情况下,产品即可顺利转入量产。其实这个阶段完成之后,所有的技术风险已经得到了充足的释放,在tra2的基础上略微更新即可生成tra3。
4.初期量产阶段的tra
通常而言孩子学会走路不是目的,而学会奔跑才是重点,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快了。产品经过双方及双方内部认可产品转入初期量产,有的工厂卡控初期量产的批次数量,也有的工厂卡控下单的数量。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注意,双方都可能存在责任部门转换的问题,比如在封装工厂,初期量产前的工作都是由ce (customer engineer)部门主导,进入初期量产阶段主导工作会转移到pe(process engineer)和cqe(customer quality engineer);而在大型的设计公司,项目也会从npi(new product income)转入到pe(process engineer)阶段。在这个阶段,责任承接部门通常会要求收集一些封装和测试的数据,比如top defect分析、封装和测试良率。如果确认产品质量或封装测试良率有问题,项目有可能会退回到qual.阶段(虽然这种情形很少见到)。收集到完整的封装、测试数据,top defect分析后,在tra3的基础上可以生成tra4,通常而言这个项目可以说导入结束啦。表1是国内某工厂的tra模板,供大家参考使用。
表1
最后讲个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吧。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在做技术风险评估能力的所有等级中,当视“未有形而除之”为最高境界。希望通过这篇小文,电路设计从业人员、集成电路项目管理人员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尽早识别出项目的风险并解决,让项目更加顺利启动、进行和完成!
【智慧水利】水库防洪防灾信息化监测解决方案
Google正在研发一种“Super PON”架构,可以大幅降低FTTH部署成本
2020年华为终端产品全搭配鸿蒙系统,进行海内外同步推进
韩国名为 KSTAR 的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 1 亿度下运行 20 秒打破世界纪录
利用恒压热容计算热量的方法及在换热器中的应用
集成电路产业可分为三个阶段: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
打造沉浸式专业音视频体验
斑马智行VENUS系统首次引入天猫精灵车载版,可用语音控制家中电器
led电子灯箱简单制作教程汇总
芯品速递 | 希荻微推出汽车级低IQ同步升压控制芯片,引领未来电源管理新趋势
京东家电驱动热水器逆市求增长 2019热水器节同步启动
mysql触发器简单实例
免费提供环境监控云平台,扬尘监测仪实现数据可视化
德国内政部长:高成本不会阻止德国移除华为零部件
无线自由:探索AGV无线充电技术的自由度优势
Keil MDK3.20的stm32调试方法
由SiTime 推出解决5G基础设施的突破性 MEMS 时序解决方案
Oculus传闻中的Quest续集可能就在眼前
雷军首上《奇葩说》:为宣传小米手机玩疯
家用洗地机哪个品牌好 洗地机口碑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