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6个月前,英伟达宣布计划斥资400亿美元收购软银集团旗下英国微芯片设计公司arm,但至今尚未取得太大进展。
美国、英国、欧盟、中国以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预计也将审查这笔交易,其成功可能性从原来的60%降至25%。
除了引发竞争担忧外,这笔交易还存在兑现增加arm英国员工数量承诺、确保国家安全等挑战。
如今很少有公司能像硅谷处理器制造商英伟达那样,同时从事这么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由于越来越多受限制的家庭转向视频游戏,该公司的显卡芯片需求旺盛。加密货币热潮恢复了对使用英伟达技术的大功率采矿设备的需求,飞速增长的互联网使用导致了对数据中心的巨额投资,其人工智能(ai)芯片正日益成为数据中心必不可少的设备。无人驾驶汽车和送货机器人等即将到来的技术也将依赖于英伟达的处理器。
尽管英伟达在视频游戏领域并非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它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市值超过3500亿美元。上周,该公司公布销售额同比增长61%,将其股价推高至创纪录高位。然而,英伟达在科技行业日益增长的成功和地位,可能恰恰出现在错误的时间。
面临多方监管审查
6个月前,英伟达宣布计划斥资400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剑桥的微芯片设计公司arm,后者目前为日本软银集团所有。这是英国科技领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但到今天为止,这笔交易仍然停留在纸面上。英伟达曾表示,预计这笔交易还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通过所有监管障碍。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已经对此展开调查,而欧盟、中国和韩国监管机构预计也将审查这笔交易。反竞争担忧是个明显的障碍,但这笔交易也可能面临国家安全方面的反对,以及对英国投资的质疑。
最近几周,有消息称,谷歌、微软和高通等科技巨头都表达了对这笔交易的担忧。今年2月,花旗集团(citigroup)分析师阿蒂夫·马利克(atif malik)认为,这笔交易成功的可能性只有25%,而此前约为60%。金融分析师杰伊·戈德伯格(jay goldberg)说:“收购看起来相当艰难,英伟达与很多arm授权厂商竞争,美国正采取更积极的反垄断执法行动。”
商业模式或改变?
arm在芯片行业有着特殊的地位,该公司通常被称为“芯片领域的瑞士”,它并不生产和销售处理器,而是将其设计和软件授权给苹果、高通和英伟达等数百家客户,这些客户将它们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据中心和游戏机。arm的设计特别适合节能计算,这使得其芯片不仅适用于移动设备,而且还适用于蓬勃发展的低功率物联网设备和联网汽车市场。
arm在伦敦证券交易所(lse)上市,直到2016年软银集团斥资320亿美元收购了arm,后者的独立性意味着任何公司都可以购买它的设计。至关重要的是,这也意味着arn的客户让公司对自己的业务有了敏感的洞察力。然而被英伟达收购后,许多人担心情况将会发生改变。一位业内消息人士称:“arm失去中立性会有什么影响?他们在游戏或汽车领域胜过竞争对手的能力将是什么?在这些领域,人们依赖arm,并与英伟达竞争。”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向arm的客户发出法律请求,询问他们对这笔交易的看法,而cma也要求第三方置评。这些监管机构可能会相互合作,包括与欧盟委员会联手。
英伟达方面表示,该公司有信心这笔交易将继续进行。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称,自去年9月宣布这笔交易以来,没有任何事情改变英伟达预期将完成收购的18个月窗口,并承诺维持arm的开放商业模式。他说:“我们预计这个过程需要大约18个月的时间,目前依然未变。我们与监管机构的讨论非常有建设性,符合我们的预期。”
英伟达可能会指出,arm通常会签署长期许可协议,如果英伟达收购该公司,这些协议将继续得到遵守。在很大程度上,英伟达并不直接与arm的许多客户竞争。例如,它不生产智能手机处理器。
反对这笔交易的行业参与者可能是在寻求保护自己的市场地位。例如,高通是智能手机处理器领域最大的参与者,而在智能手机大战中输给arm设计的英特尔可能担心其利润丰厚的数据中心业务受到威胁。
戈德伯格表示,如果监管机构关注联网汽车等未来市场,这笔交易可能看起来不再那样无害。毕竟,在这些市场,英伟达更有可能与arm的客户直接竞争。他说:“英伟达在这方面雄心勃勃,高通和英特尔以及所有其他大型芯片公司也是如此。我认为,如果我是arm许可授权方,如果我与他们的母公司竞争,我会非常担心自己未来获得arm知识产权的能力,这是非常合理的。”
对此,黄仁勋举出实例予以解释。英伟达斥资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芯片制造商mellanox的交易于去年顺利完成,尽管此前也遭到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对。在英伟达承诺让mellanox继续与其他公司合作后,多国监管机构批准了这笔交易。在arm的案例中,可能需要做出类似的承诺。
兑现招聘承诺受质疑
然而,除了竞争,这笔交易还有其他方面的担忧。英伟达已承诺将arm总部保留在英国,这意味着其技术在理论上将避开管辖权,但监管机构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此外,英国官员对arm的未来也有自己的担忧。该公司在英国有3000多名员工,其中大多数人的薪酬都很高,而且技术娴熟。尽管软银做出了增加arm员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但到目前为止,黄仁勋始终不愿承诺具体数字。他只说:“我会雇佣尽可能多的爱因斯坦。”
当软银集团在2016年斥资320亿美元收购arm时,它签订了一份“后报价承诺”,即在5年内将arm在英国的员工数量增加一倍。尽管arm表示将满足现有要求,但未来几个月将需要大举招聘,以兑现9月份招聘承诺的最后期限,人们始终担心大规模招聘可能会影响新员工的素质。
黄仁勋表示,虽然公司计划投资,但他对是否兑现承诺持谨慎态度。他说:“我们想要带到英国并负责在英国投资的人才,并不那么容易找到。”根据去年10月提交的一份文件,arm在英国拥有3004名员工,它必须在9月份之前将这个数字增加到3494人。英伟达表示,除了保留arm在英国的总部外,它还将为剑桥的人工智能研究提供资金。
英国政府表示,出于安全原因,他们愿意介入,称如果收购“可能对英国构成威胁”,可能会增加附加条件。剑桥工党议员丹尼尔·齐克纳(daniel zeichner)表示:“我在剑桥没有看到人们对这笔交易有多大热情,剑桥大学的工作岗位流失确实令人担忧。我们仍希望获得具有约束力的承诺,即某种形式的担保,然后才能欢迎这笔交易。”
这些担忧或许是可以理解的。arm在2016年签署的雄心勃勃的招聘承诺,始终是一个难以坚持的挑战,并损害了其利润。但伴随着外资收购而出现的失业问题,依然让官员们深感担忧。黄仁勋被认为是科技行业最伟大的乐观主义者之一。要赢得监管机构的支持,他需要的不仅仅是意志力。
一样的飞思卡尔 不一样的转型
极海推出工业级通用型APM32F030x8系列MCU 可快速实现进口替代
浅谈使用ULP系列时可节省的功率
插头插座UL498认证
小米手环NFC版现可免费开通京津冀互联互通卡
英伟达400亿美元收购Arm交易正面临多方监管审查
3D打印列车座椅扶手,已应用于英国火车之上
中国电信天翼物联和30多家生态企业共筑数字基建,探索数字化转型
扬声器工作原理
AR0237IR图像传感器将推动着3D成像的技术创新
整流、开关二极管的技术参数
嘉禾电子:稳居电容器产业高端
瑞典工人掀起罢工热潮,特斯拉陷入困境
Profinet转EtherCat网关连接西门子1200及ABB伺服的配置案例
赛灵思担任计算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工委秘书长单位
探讨存储器IC分类
人机协作机器人在工业的应用
利用趋势图为SPWM提供一种区别于传统滤波测试法的精确分析方法
日本政府要求本国民营企业禁止使用华为和中兴通信设备
英特尔的物联网战役: 聚焦高性能芯片计算机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