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L芯片前端超低反射膜

eam是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ors的缩写,即电吸收调制器。在无外电场时,调制光波长处于eam吸收曲线外 ,光信号几乎无损失地通过eam;在施加一定电场后,eam的吸收曲线向长波长移动,调制光波长产生强烈吸收。
利用eam的这一特性,当一定功率的光信号通过eam时,在eam上施加不同强度的电信号,可以产生相应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实现了对光信号的强度调制。
早期的eam吸收区由体材料制备而成,它是基于franz-keldysh效应:在外电场作用下,价带电子隧穿跃迁到导带的几率大大增加,这等效于吸收区的有效能隙eg减小,根据爱因斯坦关系式eg=hv=hc/λ, eg减小,λ增加,所以吸收区的吸收边发生红移。该类型的eam制作简单、啁啾比直接调制激光器(dml)小,在早期的2.5gb/s长距离传输网中取得了成功的商用。但体材料制备的eam啁啾系数始终是正值,难以取得负的啁啾(因为其陡峭的吸收曲线边缘随着外电场增加迅速变得平缓),无法适应更高速率/更长距离的传输场景;
为了获得更好的传输性能,现在的eam吸收区由多层量子阱制备而成,它的电致吸收边红移是基于量子限制strak效应:当外电场垂直于量子阱时,吸收区红移。这个听起来和franz-keldysh效应类似,但吸收区红移的机制是不一样的。在量子阱中,由于电子-空穴运动受势垒限制,激子变得非常稳定,它可以参与到光的吸收过程中来。(激子简言之,是电子吸收光子后跃迁,但未完全跃迁到导带,它仍与空穴“结合在一起”,还不是自由电子;在体材料的franz-keldysh效应中,不存在量子势垒限制,激子无法稳定存在)。量子阱中光子吸收过程有激子的参与,其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当电场增加时,ee1减小,ehh1减小,eb也减小(激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能量差,即激子的结合能),但ee1和ehh1减小幅度大得多,所以hv整体上减小,即吸收波长红移,这就是量子限制strak效应。
基于量子限制strak效应的eam,在电场作用下,其吸收曲线红移的同时,吸收峰强度也在下降,但是其吸收峰边缘还是十分陡峭的,它可以较容易实现很低的甚至是负的啁啾,这对于高速远距离传输至关重要。
------第二:eam中的量子阱------
单层量子阱的厚度:
量子阱的厚度对eam性能影响很大,单层量子阱有较大厚度时,其对光的吸收能力变强,调制效率会增加;但是太厚了,量子限制效应会减弱。基于性能的平衡,单层量子阱厚度一般为9nm左右。
应变量子阱:
无应变量子阱的eam,由于价带能级的不连续性,很容易产生空穴堆积,在光功率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吸收饱和。其结果就是,当eam的反偏电压增加时,eam的带宽会先达到最大值,然后急剧减小。这给eam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在量子阱中加入压应变,可以消除载流子堆积,eam的带宽基本不随反偏电压变化。此外应变量子阱更容易实现低的甚至负的啁啾。
-------第三:eml集成芯片---------
eam芯片单独用起来相当不方便,通产将它与dfb集成在一起形成eml集成芯片。dfb与eam的集成有3大关键问题:
dfb与eam之间的高效耦合
dfb的光能够有效传递到eam是进行高效光调制的前提。dfb和eam之间的耦合效率可以通过重叠积分计算。根据重叠积分,实现高效率耦合的条件是 模场匹配 和相位匹配。dfb的波导和eam的波导都是量子阱结构,虽然其量子阱材料、量子阱厚度、量子阱层数不一样,但其模场差别很小,只要dfb波导和eam波导模场相位匹配,就可以达到较高的耦合效率。对于直接对接耦合的波导,要求两波导完全对准,中间无任何对接缺陷。目前的工艺水平,dfb波导与eam波导横向对准偏在50nm以内,纵向波导对接缺陷不超过0.5um,耦合效率在80%左右。
2. dfb与eam之间的电隔离
dfb由正向电流驱动输出恒定的光功率,而eam由反偏电压和调制电压驱动对dfb的光信号进行调制。二者之间通常需要20kω以上的电隔离。如果隔离器电阻不够,eam上的调制电压可能泄露到dfb上,在降低eam的调制效率的同时,还使得dfb驱动电流变化产生额外的啁啾;或者反过来,dfb的电流泄露到eam上,对eam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dfb和eam的对接区的外包层形成浅隔离沟槽,形成约~50um的电隔离区,隔离电阻通常可达50kω以上。
3. eml芯片前端超低反射膜
如果eml芯片前端面反射率过高,反射光会随着eam的on/off调制,对dfb形成调制效应,形成所谓“绝热啁啾”。因此必须严格控制eml芯片前端面的反射。理论计算表明,当eml芯片前端反射率在0.01%以内时候,绝热啁啾可以忽略。对比一下一般的光学表面的增透膜0.2%的反射率水平,eml增透膜的反射率要求在0.01%以内,这是非常有挑战的!除了镀膜以外,有些公司还将eam的波导做成斜的,可进一步降低端面反射率。
------第四:eml芯片的封装特点------
eml芯片封装时是必须带tec温控的,这是因为dfb的温度漂移系数在~0.1nm/℃,而eam的温度漂移系数在~0.5nm/℃,它们之间有~0.4nm/℃的差距。在低温下,dfb波长处于eam吸收区之外,eml还能有较大的光功率输出;随着温度的升高,eam的吸收区将迅速向dfb的波长移动,dfb的光将被大量吸收,再叠加上温度升高引起的dfb本身的功率降低,eml的输出光功率急剧降低(做过数通400g fr4的朋友肯定有经验,所谓uncool eml高温光功率掉7~8db是很常见的)。
tec的存在使得eml芯片能发挥最佳性能,但是其巨大的功耗也令人十分讨厌。去除tec实现eml的uncool封装是目前eml的发展方向。随着温度的变化,实时调整eam的偏置电压,使得eam的吸收区和dfb的工作波长之间的距离维持在稳定水平是一个解决方案。其缺点是温度升高,eam反偏电压变小,eml芯片将有更大的啁啾,(eml芯片的啁啾随反偏电压增加而减小)这对于短距离应用可能没没什么,对于长距离传输影响较大。另一个方案就是合理设计eam的吸收区和dfb的工作波长之间的距离,使得在eml工作温度范围内,eml的输出光功率和消光比都维持在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并且使用 ingaalas材料来提高eml的高温工作特性,但目前无制冷的eml还不是很成熟。


国网朔州供电公司联合中国移动和华为将共同打造5G+智能电网
高通收购恩智浦交易案失败后,将对高通及半导体产业造成什么影响?
微软欲重建GPU市场新秩序,资助AMD开发AI芯片
“沙利文2018中国新经济奖”得主曝光 你知道是谁吗?
AMD发布年度企业责任报告 助力解决全球最重要的挑战
EML芯片前端超低反射膜
央视点名儿童平衡车有害物质超标,影响儿童成长
探索OPPO光域屏幕指纹技术黑科技
实时时钟的单片机项目需要学习什么知识
智能投影及激光电视技术企业极米科技发布2022第一季度报告
关于迷你型MINI光纤收发器,它的优势是什么
电动观光车驱动系统失效模式与机理分析
合理运用ADAMS/MATLA仿真于数控伺服系统中
电源滤波器对音质有没有提升
关于Voltage Droop的性能分析和介绍
LM3909闪光电路应用
兆欧表的使用方法及要求
让露营更自由,让电力不中断
夏季LED显示屏的维护保养方法
轻量化高精度北斗人员定位识别卡,性能远超普通北斗人员识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