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事正在圣克拉拉——英特尔的总部所在地发生。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英特尔前不久被传出准备以10-2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ai创业公司habana labs的消息,这是其既3.5亿美元拿下nervanasystem之后,在推理芯片上的又一次收购。
而出于某种奇怪的原因,英特尔又从历史的故纸堆里翻出了早已过时的22nm的哈斯韦尔架构,重新推出了奔腾g3420。这听起来,简直就和在5g时代重新推出大哥大一样,堪称大型后现代行为艺术。
复现哈斯韦尔haswell的辉煌,或是映衬intel晦涩的当下
坦率来说,不可否认22nm的哈斯韦尔架构,曾经一度是十分强大的。
但在大家都期待它推出一系列10nm规格cpu的节点,“开倒车”的奔腾处理器,显然有点辜负市场的期待。
尤其是早已停产了奔腾g3420,如今又将其从坟墓中拉出来,并在产品通知中表明“根据新的路线图,决定取消停产,再次实现本产品的长期性”。不由地让吃瓜群众十分感慨,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种开历史倒车的发展路线图呢。
原因或许能从英特尔的公开声明中找到答案。大约两周前,英特尔公开向客户道歉,称其“尚未解决14nm处理器的产能难题”。高性能芯片没法满足需求,英特尔转头一看,低端芯片照样有市场啊。
这种高端市场拼不过转头薅低端羊毛的行为,显然与其在ai领域大手笔的“买买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萌。
斥巨资买ai然后卖奔腾,到底是大厂的泯灭,还是ai的沦丧?
moor insights and strategy的分析师karl freund认为,又一次收购ai芯片,尤其habana和此前收购的nervana还存在竞争关系——两者都是针对数据中心提供ai训练和推理芯片——表明英特尔很可能至今还没找到打造自家标杆ai芯片的正确方式。
当然,这种锲而不舍购入ai创业公司的努力,也间接表明了ai在未来计算领域到底有多重要。
那么,英特尔在高性能芯片上的市场份额,到底被谁抢走了呢?答案是amd。
2019年q3季度,amd拿出了zen2架构的锐龙3000以及navi架构的rx 5700系列显卡,这两款7nm工艺的处理器,不仅远远甩脱老对手英特尔,甚至比藐视摩尔定律的英伟达nvidia还要领先。
外媒techradar网站在报道时,认为英特尔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落后,原因是intel ceo思睿博日前在参加财富全球会议时确认7nm应用在cpu处理器上要到2022年。也就是说,在高性能芯片上,英特尔要在2年后才能追上amd。
此时,硅谷曾经流传过的一个笑话——amd的同行偶遇英特尔的员工,问他们新的处理器什么时候才能做出来:“等你们做出来了,我们才会有新的事做”——时过境迁,谁曾想这反而成了一个映衬英特尔不思进取的笑话。
英特尔到底是如何陷入转型困境的,这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命题,一篇文章显然无法穷尽其中缘由。我们不妨从竞争这个角度来尝试一窥究竟。
不再奔腾:英特尔的复杂“芯事”
用一句话来形容摩尔时代的英特尔,那就是内有实力,外有强援。
这使其在当时的处理器市场,几乎没有一个重量级的对手。没错,amd当时根本不配跟英特尔相提并论。甚至有专家认为,如果不是反垄断法的约束,英特尔很可能已经把amd击垮或者收购了。
而时间转回2019年,画风陡然一变。调研机构prudential分析师mark lipacis日前发表言论,认为从长远角度讲,英特尔将失去在全球处理器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最终英特尔和amd的市场份额甚至达到各占50%的平衡点。
更玄幻的是,这一幕已经在发生了,在韩国区域市场,amd竟然真的达到了53.58%,开始摆脱“千年老二”的身份。
amd的逆袭与英特尔的滑落一样,令人唏嘘。而细究英特尔的无奈,有两个关键节点是值得注意的。
其一,是“失而难复得”的x86 cpu市场。
尽管英特尔重启了奔腾g3420,但x86 cpu市场逐渐被amd攻占,已成不争的事实。德国最大的pc零售商之一mindfactory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amd的处理器占据高达78%的份额,并且从7月份以来一直稳定在这一水平。
而就在几年前,英特尔还占据了x86 cpu市场90%以上的份额。
有意思的是,这是英特尔“主动”让出的江山。
自从去年十月英特尔发布了全新第九代酷睿处理器之后, 14nm工艺产能就一直不足。此时,amd的锐龙处理器就开始快速攻城略地。
去年三季度,amd的处理器就销量暴增,市场份额从前年同期的7.5%增长到了去年的的10.6%。采用7nm工艺的第三代锐龙问世后,销量上几乎是一骑绝尘。
按理说在这样的攻势下,英特尔要么加班加点提性能,要么主动降价保市场。但这两者英特尔都没有选。
它依然在14nm这一维度持续跟供应链战斗,以“挤牙膏”的方式打磨性价比。入门级i5-9400f相比于前代的i5-8400性能提升,仅有10%左右。没有新产品,意味着asp只能一路下挫。
同时还不能随意降价,因为非促销降价会直接影响渠道消费者桌面市场,以及t1及商用台式机的价格。
英特尔的应对之道,是选择了“战略性放弃”。
其首席执行官鲍勃·斯旺公开声称,要主动“摧毁”这个公司在cpu方面拥有90%市场份额的优势,因为这会使英特尔变得自满。
换句话说,我们没兴趣捍卫在x86 cpu的冠军头衔了,amd你行你上呗。
话术还是十分有名士风范的,但苦果还是要自己默默吞下。要知道,英特尔约有75%的营收来自pc、服务器cpu,这部分份额的丢失,直接导致英特尔的2019年q2季度财报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滑17%。
那英特尔后续还能找回cpu的场子吗?正如前面其7nm规划所示,2022年再说吧。
其二,则是久攻不下的ai新品堡垒。
主动放弃了cpu的江山,英特尔要干嘛去?答案是冲击“全硅”领域30%的市场份额。
简单来说,就是朝着gpu市场、ai市场,以及fpga市场猛攻。
这也是为什么,英特尔过去几年开启了“购物狂”模式。
2016年,收购了边缘和视觉ai创业公司movidius。同年,以3.5亿美元拿下nervana,进军深度学习训练芯片市场。
2017年,以153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自动驾驶企业mobileye更是令业界咋舌。
如果habana labs收购案完成,英特尔在ai产品上的组合可以说是遍及了边缘计算、数据中心,从cpu到asic等各种业务支撑。
这能帮助英特尔拿下新市场吗?不得不说,入局晚的英特尔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也只能说是个“弟弟”。
过去几年,英伟达凭借其最早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凭借gpu业绩成为了资本市场的绝对宠儿,也成了该领域的领跑者,占据绝对优势。在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榜单中,英伟达稳坐头把交椅。
不过,花了大钱的英特尔实力也并不弱。
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专用于深度学习训练和深度学习推理的nervana ai芯片,2019ces上,还推出了nervana神经网络处理器(nnp-i)。
其在相关技术上的积累也很全面,包括用于ai边缘计算开发的工具套件openvino,可以用于推理芯片,以及16nm myriad x vpu这样的视觉处理器,stratix 10 fpga云端芯片等等。
目前看来,英特尔已经在多条硅赛道,以及5g、云、边缘计算等领域布局,但快速变化迭代之中,却无法一局定胜负。
最为直接的原因是,曾经“独孤求败”的英特尔,如今却面临谷歌、脸书、微软、亚马逊以及华为、寒武纪等中国厂商的挑战,他们都在不断将新技术和产品推向市场,并且各有千秋。
根据纽约时报的统计,还有超过40家创业公司进入ai芯片领域。
强大竞争者的你争我夺,nervana是否前功尽弃,这些都让英特尔在ai硬件格局中的未来更加不明确。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英特尔在高性能计算上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如鱼得水。因为竞争者并没有要将市场拱手相让的高风亮节。
前不久,英伟达就跟英特尔的老东家微软达成了一项协议,在azure上部署一个云上最大的gpu加速超级计算机。amd epyc处理器也有了亚马逊、微软azure等新客户。
英特尔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可能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有竞争力。
此前数年,我们见识了英伟达凭借人工智能对由摩尔定理主宰的传统it行业进行了“降维打击”,也看到了英特尔和amd等计算玩家向ai迁徙的不同姿态。
一个吊诡的细节是,1993年奔腾处理器的诞生,让英特尔甩掉了只会做低性能处理器的标签。如今,22nm的奔腾g3420在业内,却是绝对的低端代名词,而它的重启,或许又让英特尔戴回了那顶好不容易甩脱的帽子。
基于HSI模型的全彩LED驱动电路设计
英特尔汽车电子战略 与高通相争谁执牛耳
AMD2018第二季度业绩及业绩亮点
sram储存器信息详解
基于VHDL的SDRAM接口设计
英特尔凭借人工智能 对传统IT行业进行了“降维打击”
有一种管理CPU快速存取内存的新流程,耗能减少高达72%
Nuro获准在加州部署自动驾驶送货汽车
LinkMD, 网线故障的远程侦测和定位
苹果启动了针对AirPods Pro机型的服务计划
电力变压器运行与保养
iOS11最新消息:iOS11 beta3怎么样?iOS11 beta3升级教程,iOS11 Beta3真机实测iOS11 Beta3有哪些BUG?
Waymo推出首个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Waymo One
自动驾驶企业百度Apollo如何定义量产车
数字示波器的主要功能和应用介绍
PCB铝基板的种类有哪些
PLC控制伺服常用指令和程序段总结
金属膜电阻和金属氧化膜电阻区别在哪里
UPnP论坛举办亲身实践物联网研讨会:一条协同发展之路
安兔兔公布了2021年三月份新款安卓手机的好评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