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rn回原点指令
dzrn k20000 k3000 x12 y0
这是一个回原点指令,k20000表示刚开始回原点的脉冲频率,当检测到x12的上升沿后,脉冲输出频率降为3000。当再检测到x12的下降沿后,脉冲输出停止。脉冲输出端为y0。
ddrvi相对定位指令
x2-------ddrvi k10000 k1000 y0 y2
意思为:当x2接通时,以当前的位置为起点,向y0以1khz的频率发送10000个脉冲,电机方向为正方向,并反应在y2上。
一般伺服电机使用的最多的就是位置控制模式,其说明书上的接线 ,不要被吓到了,cn1是控制端口,cn2是编码器反馈端口,不用管,有专用线的。
实际上,只用控制cn1的32、33、34、35,4根线就好了,这四根线分两组,32和33作为脉冲输入,34和35作为方向输入。
举个例子:我们把32(plus+)接上+24v,把33(plus-)接上0v,把34(dir+)接上+24v,把35(dir-)接上0v,就接成了最简单的伺服系统,发现没有,其实外部三根线就可以了,我们把32和34接在一起, 共用电源正极。
不过,伺服是靠脉冲控制的,我们的线路只给伺服发了一个脉冲,而本套伺服是10000脉冲/转,那么它只转动了360/10000,呵呵,几乎没动一样,要使它连续运动,就要给它持续的脉冲,脉冲快,它转得快,脉冲多,它转得多。那么就用到plc了。
我这里用的是三菱的plc: fx1s和fx1n的都提供了24v的直流电源,引出端是24+和com,在输出端,y0对应com0,y1对应com1,y2y3到y5对应com2(我以fx1s14mr 8入6出 为例)。 当y0有输出时,com0就和y0接通(内部的,据说是场效应管),同理y2有输出时,com2就和y2接通,那么我们控制y0和y2的通断就可以产生脉 冲信号(0101010101)和方向信号(0000001111111)了。产生脉冲还不容易,用个timer进行alt就行了(alt是三菱plc的一个指令,alt y0, 每执行一次,y0就翻转)。
更简单和强大的drva和drvi。
ddrva:绝对位置驱动 ddrva s1 s2 d1 d2
s1:位置(简单理解为相对于原点的脉冲数,正负999999之间)
s2:频率(发脉冲的速度,越高速度越快,不要超过最高速,一般10k,当然也不能低于某个值,和加减速、最高速都有关系,具体参考编程手册)
d1:输出脉冲的out口,我们用的y0
d2:输出方向的out口,我们用y2
ddrvi:相对位置驱动,用法一样,唯一不同的是s1:简单理解为相对于当前位置的脉冲数。
也许有人要说了,好像很麻烦,不如用alt呢。alt是简单,可是我没看到几个人用alt驱动伺服。
ddrva的好处是:不用处理脉冲方向,也就是不用我们去管y2是正还是负,我们只要告诉s1是正是负就好了,是正的话y2自动输出,是负的话y2不输出,伺服就自觉的反转了。
还有就是,我们用ddrva和ddrvi的时候,plc可以帮我们把发出的脉冲通过使用它的特殊寄存器记录下来,就像这样:ddrva k1000 k500 y0 y2 (驱动伺服电机以每秒500脉冲的速度移动1000个脉冲的距离,表达不准确,自己理解一下),那么d8140就是1000了,d8141还是0,因为它是 高16位,当低16位的d8140满了以后(16位,要满的话估计要到665535去了),d8141才开始使用。
注意:fx1s的高速输出只有y0和y1,所以为了有效利用资源(有时候要控制两台伺服),不是高速的方向信号就交给y2和y3了,一般是y0和y2 配成一对,y1和y3配成一对。
iOS11最新消息:iOS11 beta3怎么样?iOS11 beta3升级教程,iOS11 Beta3真机实测iOS11 Beta3有哪些BUG?
Waymo推出首个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Waymo One
自动驾驶企业百度Apollo如何定义量产车
数字示波器的主要功能和应用介绍
PCB铝基板的种类有哪些
PLC控制伺服常用指令和程序段总结
金属膜电阻和金属氧化膜电阻区别在哪里
UPnP论坛举办亲身实践物联网研讨会:一条协同发展之路
安兔兔公布了2021年三月份新款安卓手机的好评榜单
继美团之后,摩拜也迎来了疯狂裁员网友:亲生的都动手了,收养的还会远吗
矽力杰参加2022慕尼黑华南电子展
使用ANSI C代码实现RISC-V CPU内核
爱立信和意法完成ST-Ericsson拆分交易
2025年东南亚的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403.2亿美元
!吉时利2303/吉时利2303/吉时利2303电源 小兵/
Emrod 实现了 Nikola Tesla 的梦想
水环境监测系统集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
雷柏VT300电竞游戏鼠标评测 性价比非常高的专业游戏鼠标
聚合物锂电池在穿戴设备中的基本原理和性能设计
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