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发布了ios 12.1,支持 esim卡。到2025年,全球联网设备数量或将达到300亿个,这些设备都将依赖esim技术实现联网。
esim卡由何而来?
从1991年开发第一张sim卡开始,由standard sim到mini sim、micro sim,再到nano sim卡,sim卡的“瘦身效果”着实显著。
虽然体积越来越小,但sim卡还是需要住在卡槽里,而卡槽的缝隙,严重影响设备的防水,进而限制了设备的使用场景。同时,sim卡是通过金属触片连接,并不是焊接,就会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尤其在众多物联网设备中,难免发生磕碰,容易导致松动或脱落,影响使用。而且sim卡代表用户和单一运营商签订了合同。如果想要换号换卡比较麻烦。
因此,esim卡也就应运而生。
2011年,苹果公司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申请了一项虚拟sim卡专利。
2014年,苹果发布了自己的sim卡——apple sim,嵌入美国和英国发售的ipad air 2和ipad mini 3平板电脑中,允许用户设备动态选择运营商网络。
2015年7月,苹果公司和三星计划联手推出esim卡。2016年6月,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发布了智能手机esim规范。
esim为何物?
简单来说,esim卡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如此不仅解决了连接可靠性的问题,还节约了90%的空间。
esim卡预装在手机或其它物联网设备中,可通过远程编程的方式来支持不同的运营商,或者切换不同运营商服务,用户不需将 sim卡拿出和更换。
同时,它支持ota(空中写卡)技术,运营商信息可以随时写入到卡里面。
esim将会代替sim吗?
早在2014年,esim商用进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启。那么,esim卡相较于sim卡,有哪些优势?
1
性能提升 更加便利
智能设备更加轻便,而且不再需要手动安装sim卡。
用户可以摆脱sim卡限制,根据网络信号好坏、资费高低差异等环境因素,随时切换不同的运营商。
对于拥有多个手机号码的用户而言,多号码管理将会变得更为简单。
sim卡插槽容易进入灰尘,剧烈震动导致接触不良,物联网部署尤其困难,而esim则没有这个担忧。
可以更便捷地组建横跨多个运营商的物联网络。例如,一台设备可以不用担心联网问题,跨越不同网络制式的国家使用。
2
减少成本
传统sim卡限制了设备的空间和设计,并增加了设备的工艺难度与制造成本,esim可以不再担心这些问题。
由于用户可以轻松切换不同运营商,传统的套餐计价方法将会失效。
用户出国旅行时,可以简单地一键激活当地运营商服务,而不再是以昂贵的国际漫游方式进行通讯。
3
安全性更高
esim技术安全性能的提升也极其重要。例如,设备数据的远程管理、找回与删除等安全防护更加容易。
从目前智能手机发展的趋势来看,sim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动终端的进化,各大手机厂商已开始大力推广esim技术。但是,一项新技术的革新也并非一朝一夕,需运营商等相关环节齐心推进,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现阶段而言,要用esim卡彻底替换sim卡,依然阻力不小。
esim设备商风起云涌
预计在2025年,全球将有300亿个设备接入网络,esim卡的未来市场不可估量,将面向整个物联网,包括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庭、智能家居、远程智能抄表等等。
对于设备商而言,esim简化了设计又节约了空间,而且可以避开运营商,直接与用户牵线。何乐而不为。
samsung 三星
2015年8月,三星gear s2成为首款支持esim的智能手表。2016年9月三星推出的新一代智能手表gear s3,gear s3搭载的exynos 7270处理器集成lte基带,让手表具备esim卡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将sim卡绑定在了设备的处理器芯片上,让用户无需插入sim卡就可拨打电话或发送信息,同时也让用户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
apple 苹果
2014年在其ipad air2产品上使用了自己推出了soft sim解决方案,被运营商抵制。2017年9月,苹果发布的apple watch 3也采用了esim方案。新款iphone xs系列以及iphone xr也支持esim卡。
google 谷歌
2017年,谷歌推出新智能手机pixel 2和pixel 2 xl,其中pixel 2用到了esim技术,成为首款兼容esim的智能手机。虽然运营商在标准方面“点了头”,不过并非所有运营商都已经部署。因为支持的移动网络很有限,pilxe 2仍然配有nano-sim卡托。
huawei 华为
2018年,华为除了带来了国行版华为p20 系列,还更新了旗下的智能手表产品线,推出了内置esim 技术的 huawei watch 2,可作为独立终端打电话及上网。其业务试点范围包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和武汉7个城市。
运营商是喜是忧?
esim卡的出现,用户不再需要绑定一家运营商,运营商与用户的关系渐行渐远。小小的esim卡似乎动了运营商的奶酪,其实不然。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esim技术为智能家居、车联网、智慧城市等设备连接引入了新的接入方式,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也是一块大蛋糕。
中国联通
2015年,联通制定了基于esim发展消费物联网业务的战略。
2017年,联通自主开发的esim平台开通;esim独立号码业务上线。
2017年9月,苹果发布apple watch 3,而中国联通是apple watch 3在中国地区唯一的首发合作运营商。
2018年,联通宣布,在上海、广州、深圳等6座城市率先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
目前,联通加大技术及资金投入,积极推进esim各项业务的发展。
中国移动
2018年5月25日,中移物联正式推出智能物联china mobile inside计划,同时发布国内首款esim芯片。
紧接着,移动便推出2mm×2mm最小尺寸的esim,并进行试商用。
虽然,目前只有华为 watch 2 pro等三款esim版智能手表支持中国移动终端业务。
但是,移动与联通面向的市场有所不同。中国移动推出的esim芯片主要不是面向移动用户市场,而是面向物联网市场,重点在企业级市场。
中国电信
2016年,中国电信表态现阶段反对手机采用esim方案。但是,电信支持物联网esim,2016年发布了物联网esim规范,目前在物联网领域的esim平台建设也已经完成。
目前,用户可在中国电信手机营业厅申请esim通讯服务,需用户自己的设备具备esim能力。
在物联网技术井喷式发展的带动下,esim的普及必将提速。随之,支持esim方案的设备将越来越多。而用户最期盼esim应用于手机上的愿望仍然没有实现。
基于用户资源考虑,运营商迟迟不愿全力推广esim。中国电信就曾表示反对手机采用esim方案。在国内,三大运营商把握了行业的主导地位,而手机号码已经成为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唯一纽带。如果esim卡取代sim卡,将降低了用户对运营商的依赖。而这庞大的用户资源可能被终端厂商瓜分。
同时,此前运营商关于sim卡的增值业务和收费模式将发生改变。而且,采用esim后,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使用网络,将引起运营商之间激烈的价格战。
esim看向物联网
尽管手机对esim的需求呼声更大,但esim更大的受益者,其实是物联网。伴随着物联网和nb-iot技术与产业的崛起,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庭、智能家居,以及公共设施的互联都将高度依赖网络,相比手机用户想要体验esim还遥遥无期,在物联网设备中,esim似乎找到了新的机遇。
2017年,高通助力红茶移动推出了基于iuicc的esim示范产品。今年4月,高通又与华为、联想、阿里等加入了中国联通推出的“esim联盟计划”。
10月,阿里云iot联合中天微、果通科技和中兴微电子共同推出了“link tee+esim”的安全技术方案。阿里云iot解决方案架构师赵泳清表示,“对于传统sim卡来说,卡槽占用很大空间,对iot设备的设计限制很大,对高低温、振动的耐受性不好,容易损坏,且降低设备的电池寿命和续航能力。esim方案将为物联网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提供低成本、软硬结合、快速部署的一站式安全解决方案。”
显然,随着esim技术的普及,运营商、设备商以及互联网巨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基于DWC2的USB驱动开发-USB连接详解
美浦森推出PD快速充电器方案
使用IAR IDE仿真RL78内置硬件乘法器和除法器注意事项
MWCS 2021看点前瞻
教你认识超低音音箱
eSIM卡会代替SIM卡吗 三大运营商如何吃下这块大蛋糕
单路电压和电流输出的16位数模转器AD5758主要特性_功能框图以及评估板
电动自行车调速控制电路
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计费方式改变,计费电量会显著增加
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产品特性与技术能力监测报告
大数据分析的概念及常用方法介绍
纳秒瞬态吸收光谱仪-EOS
交流充电枪的设计特点是什么
德索LVDS连接器技术发展趋势详谈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系统
电源供电系列双触摸VK3602高抗干扰2键触摸芯片超高稳定性
农业智能小型气象站技术参数
中兴向外界展出第二代屏下摄像头技术方案
STM32单片机使用RTOS的好处
LG电子已完成折叠式手机样机,有望明年上半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