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来了,小米汽车官宣!

11月15日,小米汽车第一款车型——小米su7终于公之于众!在最新一期的工信部申报目录上,《电车报告》获取到小米汽车首款车型的申报图,此次申报车型为纯电动轿车,产品型号分别为bj7000mbevr2、bj7000mbeva1,企业名称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成为小米汽车的代工方,前者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申报图显示,小米汽车首款车型是纯电轿车,型号为su7、su7 max。外观方面,小米su7整体设计语言十分简练且颇具动感,车身轮廓与保时捷taycan相似,采用溜背式造型设计,其直接采用小米车标。车尾部分,小米su7采用贯穿式尾灯组造型,尾部标识为“xiaomi”拼音样式,左下角为“北京小米”标识,右下角为“su7”标识。值得注意的是,后保险杠加入与车身同色的装饰件,展现出较动感的风格。
尺寸方面,小米su7的长宽高分别为4997/1963 /1440mm,轴距3000mm。动力方面,小米su7配备三元锂离子电池(宁德时代)和磷酸铁锂电池(襄阳弗迪电池),前后电机功率为220kw/275kw。
2021年3月30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官宣小米集团造车。在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汽车是我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2021年9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00亿,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担任法人代表。同年11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约,正式宣告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按照规划,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目前,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已经登陆工信部,说明其已经具备生产销售的资格,据悉小米汽车将于2024年2月正式上市。
其实,相比于产品力和造车时间问题,市场更担心的是小米汽车是否会“腹死胎中”。一直以来,小米汽车通过何种方式实现量产,是外界极为关注的问题,而随着政策收紧,生产资质的申请变得格外困难,所以对于小米汽车的量产,更多的是倾向于代工生产,小米此前曾因产能爬坡问题寻求其他主机厂的合作,其中就包括北汽、华晨、奇瑞、海马、众泰等汽车制造商洽谈潜在生产合作事宜,但官方都予以否认。如今,工信部的信息已经确认,小米汽车的生产企业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证明小米汽车通过北汽越野实现代工生产,但生产地址显示“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景路21号院”,仍为小米的自建工厂所在地。
一般而言获取生产资质有两种方式,其一为收购其它汽车品牌或走代工路线,其二是通过自建工厂获得资质。”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目前曝光的信息看,显然小米汽车还没完全搞定生产资质问题,虽由自建工厂生产,但申报企业名称却是北汽越野车。“小米汽车前期可能需要暂时使用北汽的生产资质,而后继续申请独立的资质。”
小米汽车是年轻人的第一台车?鉴于小米手机高性价比的市场打发,很多消费者希望小米汽车也能给出一个惊喜的价格,但小米su7是一款中大型轿车,车长4997mm,轴距3000mm,再加上市场猜测100kwh电池+800v的动力组合,综合整车品质和配置来看主销车型大概在25-30万,顶配车型可能达40万。当然,我们不排除小米汽车推出低售价车型,毕竟“7”这个数字应该算是中高端产品。
小米汽车有什么优势?目前,关于小米汽车的信息还十分有限,可以推测的是,作为科技公司造车,小米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应该会有深入的布局,特别是自动辅助驾驶方面。此前,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自动驾驶将采用全栈自研,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目标是2024年进入汽车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此外,小米su7应该支持100kwh电池+800v,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应该可以得到保证,但目前不清楚小米是否会自建超充桩。 
其实,小米汽车与目前的华为还是有很大的相似处,不同的是小米造车在明处,而华为在背后。小米、雷军都是小米汽车的标签,能够像华为一样带来可观的流量,而且目前小米手机门店遍布全国,也不排除小米汽车将产品引导至“小米之家”,从而省去选址、建设等费心费钱的事情,也让用户快速记住小米汽车。 
小米汽车能不能火,其实还是靠价格取胜,如果小米su7卖15万元左右,那么火是必然的,毕竟没有不合适的产品,只有不合适的价格。从市场来看,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但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定,比亚迪、特斯拉、小鹏等厂商都是小米汽车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但开弓无回头箭。
只不过,雷军对于小米造车还是有很大信心的。雷军曾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小米汽车首车首年销量将达到10万辆,此后三年还要保持每年推一款新车的节奏,总销量要达到百万。雷军对小米汽车的期望很大,至于小米汽车是否能够达成期望的目标,市场自然会有答案。
此前,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做汽车业务并不是为“出风头”,现时电动车已从机械产业转变为信息产业,加上有同行都已经在做,小米不做就会被淘汰。小米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及智能办公,属全智能生态,若跟电动汽车好好整合的话,将有极强的扩张性。在官宣进入汽车行业市场,雷军也曾立下flag: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 愿意押上全部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对于造车路上可能遇到的措施,雷军更是直言“我们亏得起”。

为什么SIMPLIS在电源电路方面比SPICE更好
揭秘NI汽车测试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BUCK开关电源的环路分析(一)
eyeSight荣获科技创新大奖,带来新一代车载传感技术
企业如何进行能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
做出来了,小米汽车官宣!
微软借助iOS和Android而非自家硬件推动可穿戴战略
这样的华为P10你还满意吗?满满的都是科幻感!
对德国工业4.0的几点新认识
可穿戴技术的5个关键发现
物联网芯片竞争加剧,英特尔与三星赛跑,谁才能笑到最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对 2021 年春晚开展 4K、8K 和 VR 直播
什么是旁路电容?原理是什么?
dsp音频处理器和dsp功放有什么区别 dsp可以代替功放吗
在发展电动汽车充电方面 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充电基础设施不够
JVE非我极光系列即将“芯潮”上市,售价仅99元!
湖北省出台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将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索尼WF-SP900真无线运动耳机体验 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黑科技的变革
芯联集成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
特斯拉改造加州工厂 为生产新款跨界车Model Y和改进版Model S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