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成本效益 崭新中高功率LED封装势起

固态照明的制造厂商都在探索封装的基板、类型与成分,以在价格/效能上达到完美平衡。若要求一般大众画一张发光二极体(led)图,看到的很可能依旧是有两支脚,用来做仪器显示的led。但照亮小型显示器与电脑的led,其封装技术已大幅演进,与过去的始祖排在一起,民众恐怕都认不出来。今日,led面临第三波成长周期,其获益的增加将仰赖通用照明需求,因此封装技术需要更高的成本效益。在已封装led的总成本中,光是封装步骤就占45% (图1),此步骤成为业者的焦点也就不让人意外。
yole developpement认为,业界欲进一步提升每单位成本的照度,要达到这点有两种做法--增加每个封装产品的效能,以在系统层级减少产品数目,或是降低每单位成本。yole指出,led制造商从未如此努力压低成本,因提升每单位成本照度的需求已改变高功率产品的设计哲学。直到去年为止,yole观察到在大多数情况下,led制造商努力增加产品效能及产品复杂度,但现在,部分厂商在封装产品时专注于降低成本的设计方法。
关于这种转变,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就是总部位于北卡罗莱纳(north carolina)州durham市的cree,其将led晶片放入封装中。过去许多高功率led厂商的设计趋势是使用垂直式led,其中的磊晶或碳化硅 (sic)基板已被去除,而led结构已接在另个载体晶圆上,而一两年前大多数cree的高功率led都採用此设计结构。
cree最新的xlamp高亮度led的xb-d产品线在2012年1月推出,重新回归先前产品的简单方法--覆晶(flip-chip)封装。该产品只用了可以保持原先基板的覆晶技术,cree将sic外延基板打薄后,对其背面进行表面处理(texturing),以增加取光效率。对基板进行表面处理并非新技术,许多业者都使用图案化蓝宝石基板(pss),但cree用更简单、便宜的设计。该公司在基板上使用类似机械锯齿的工具建立沟槽,这些沟槽的角度可最大化取光效率。而这个做法不但便宜,在产生与发射光源上似乎也极有效率,这在提升每单位成本的照度上是个聪明的设计。
除cree外,其余厂商如欧司朗(osram)与飞利浦(philips),都想要增进成本效益,但其方法各有不同。欧司朗仍使用垂直led架构、飞利浦依旧偏爱薄膜覆晶,然而他们也去除了蓝宝石晶体、cree使用不同的覆晶接线技术。虽然飞利浦使用晶球凸点技术,cree则使用低温溶晶,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更能增进接触热阻。至今,yole依旧未观察到标準化的制造方式。
图1 led照明成本分析
电视led产能释放 中功率led成本下降
在一般照明之前,液晶电视背光照明曾是推动led销售的主要驱动力,无奈市场拓展状况不如预期,造成电视背板中功率led供过于求,且一般照明成本大幅增加。中功率led採用极简塑胶无引线晶片载体(plcc)封装,除替换固有、须更分散多角度多光源的日光灯管外,yole认为,这些中功率led已逐渐打入仅使用高功率led的市场中,如灯泡或投射灯。
无心插柳造成的好处,显示厂商将特定类型的元件做成不同相关产品的策略,对其十分有益。首先在led电视领域,套装产品的规格已标準化,这在led业界十分少见,此举可让经济规模更大。因液晶电视市场不如预期强劲,已有大量的产能投入供过于求的中功率led,让成本更进一步下降,对一些应用来说,每照度的价格便变得十分吸引人。
成本效益的考量同时也影响led厂商满足使用者不同光色需求的方法。偏暖光的需求让业者寻找业界广泛使用的钇铝石榴石(yttrium aluminium garnet, yag)外的技术。厂商尝试将一些由氮化镓(gan)发射器产生冷白光转黄,以取代yag(图2)。yole认为,yag及其硅基板仍是首要的封装形式,然而,随着业者的服务多元,调整各种不同色光的高度需求已经出现。
图2 萤光粉发展时间表
为达到此一目标,厂商们已在光色中用两种方式加入红色元素。第一,在系统层级,制造商可在标準蓝色晶片中加入含yag萤光粉的红色led晶片。cree使用此种方式,把该做法叫「真白」(truewhite)技术,欧司朗也是用此一做法。另一种做法可以加入发红光,多半是含氮化物的萤光粉。这种做法可视应用调整,但对高亮度led来说,若要发出红光,这种萤光粉的生产就十分重要。问题在于氮化物萤光粉仍极昂贵且难以制造,氮化物萤光粉在某些情况下,比 yag萤光粉还贵上十到二十倍。若使用者有日亚化工(nichia)的授权,即可以使用yag产生黄色萤光粉。若无,则可以使用硅化合物的萤光物。但以红光来说,市场只由叁菱化工与其氮化物萤光粉来主导。
cob封装提高成本效益
晶片直接封装(chip-on-board, cob)阵列是另一种led厂商用来提高成本效益的方法。cob制程的做法是把led用裸晶的方式加上连接器,直接放到多半是fr4、陶瓷或金属的印刷电路板(pcb)上,此举可从供应链的裸晶层级进入模组层级,跳过封装led阶段。接下来的封装组合等步骤,如加上镜片、萤光粉或esd防护,都在pcb层级进行。
虽然跳过一些步骤可以降低成本,但也有一些代价。厂商虽有较低的材料成本与较高的封装密度,但现今cob制造规模仍不够大,是故组装成本较高。然而,cob同时也提供可以转变成财务利益的技术优势,这类封装技术的优势主要在于热能处理。厂商在封装层上有较少的材质介面,在晶片与散热片之类的隔离也较薄。cob另一个间接的优势是它使用较小的晶颗粒,亦带来会有两个优点。首先,制造良率会提升。紧接着,因产品由许多小颗粒构成,厂商可使用多种产品,减少混色需求造成的困扰,因此,若能适当设计封装方式,就可间接降低前段制造成本。
许多厂商也正在开发高功率led封装,使用技术优势降低成本。传统高亮度led,典型的单一颗粒1瓦(w)~3瓦封装,渐渐从叁氧化二铝(ai2o3)变为氮化铝(ain)的基板,但该封装还未完整系统化,因为在成本与效能间须有所妥协。在产品的材料成本上,氮化铝产品比叁氧化二铝贵上七到十倍。但因其会带来较高的热效率,基板可以小得多,所以若其每单位成本高四倍,整体的材料成本可能只会高两倍。
氮化铝的使用选择是厂商在成本与效能之间权衡的另一例证。高亮度产品中的主要厂商,如飞利浦、cree与欧司朗都已在高功率led上使用许多氮化铝,以中国大陆公司来说,就算是高亮度领域,大多数仍使用叁氧化二铝而非氮化铝。yole表示,对中国大陆的led公司来说,会如此考量成本与效能的平衡,主要是因为他们主要聚焦于国内市场。在晶片结构上的智财权是这些公司的挑战,他们可能使用覆晶或垂直led技术来制造高效能的装置,但目前为止要从中国大陆出口这些装置可能会是问题,因为他们没有智财权。
总而言之,就算每照度的成本成为led业界的主要考量,厂商处理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除led封装的做法不同外,也可以在系统设计观察到厂商相异之处。以替换灯泡的led商品为例,从中功率led到高功率led,皆使用不同的封装形式。

变压器差动保护的不平衡电流产生原因和防范
接触网的分类
黑莓KEY2红色国行版发布
2018年别着急换手机,几款旗舰新机真的划算
消息称三星和LG正在为华为P50准备OLED屏幕
提高成本效益 崭新中高功率LED封装势起
影碟机常见名词术语
双菱天线制作教程
璞璘科技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聚焦纳米压印技术
果蔬农药检测仪如何维护保养
单双向瞬态TVS二极管5V,怎么选型号?
乐视手机2s Pro曝光,或首发搭载骁龙821
3D IC整装待发,大规模量产还需时间
电磁流量计的供电方式有哪些
高压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
PXR系列声发射传感器
红外遥控解码芯片BC7210应用电路(RC5模式)
背靠4000亿巨头,美智光电再度冲刺创业板IPO!募资5.06亿元
拆解电解电容揭秘 如何拆解电容如何看
iPhone8最新消息:爆iPhone8前后摄像头将新增这一功能,将带来革命性颠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