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生活中用电设备的增加,对供电的可靠性、方便性、即时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此款三合一立式磁吸无线充电器,有三个充电区域,可选择任意一个位置充电,也可支持三个设备同时充电,打破空间限制,提高充电效率。
无线充的外观介绍
此款无线充电器是立式三充方式,分别有斜面磁吸面板、底部扁平面板和后方扁平面板。整体颜色为黑色,充电区域有闪电小图标提示。外壳做了两面高光处理,边缘圆润光滑,整体线条流畅,简洁大方
外观方面,是采用直立竖直结构,底座+磁吸+挂充布局分明。
待机时,拉取适配器输出9v电压待机,功耗约0.35w。
单充效果
顶部磁吸盘给iphone14充电,适配器输出9v的驱动电压,电流爬升至0.76a,功耗约7.0w。
底座给airpods三代充电时,适配器输出9v的驱动电压,电流降至0.14a,功耗约1.3w。
挂充部分给iwatch充电时,适配器仍输出9v的驱动电压,电流降至0.13a,功耗约1.2w。
三充效果
同时给手机、airpods、iwatch进行充电,适配器输出9v的驱动电压,电流升至1.2a,功耗约11.4w。这款立式无线充设置了多充保护装置,可防止断充、充电过热等现象,提高安全性、可靠性!
底座线圈是个“万金油”,可以提供1.5w~15w符合qi协议设备充电。
拆机
现在我们来拆解顶部磁吸部分。
强磁磁条构成的环形吸盘,中间摆放标准线圈,强磁吸的存在让手机获得可靠的充电效率。该磁吸盘可90°~ 135°倾斜调节。
现在进行拆机,先行拆开底座。映入眼前的是线圈及黑漆pcb。在此之下有块分量十足的配重铁片。这块配重贴片的存在,除了可防倾倒外,还有十足的重量感。
此区域是升降压电路,负责将电压转换成各线圈所需的电压。
此处是驱动mos。
涤纶330nf电容,与标准线圈组成低成本谐振送电方案。
358双运放,负责将解码信号解调和整形。
ph座,上排给底座供电,下排给挂充供电。
qc电路,可以从适配器获得最高12v供电电压。
led状态指示显示灯,可指示充电或者故障状态。
主控板上使用的是爱普特微电子推出的apt32f1023芯片。此芯片是基于全国产risc cpu内核开发的32位高性能32位单片机。
apt32f1023芯片特性如下:
48mhz内振
速度快,方便实施qi-epp协议
所有端口可做双边沿触发外中断
端口可任选作为解码端口
flash空间64k,ram空间4k
大空间,可以实现兼容多种私有协议
3组互补带死区16位pwm
可驱动线圈充电
互补可以实现半桥或者全桥方式调节能量
死区可以实现保护mos,同时调节能量
可实现多线圈3个设备同时充电
2组互补16位pwm
实现epp协议,实现供电线圈对受电线圈移频方式通信
实现呼吸灯功能
2个基础bt定时器
bt0用于电流和电压解码,并且滤掉杂波
bt1用于配合etcb实现移频通信
etcb联动模块
可以实现多路adc一起转换同时读出数据
实现移频通信或其他不占用中断资源的应用
17个触摸引脚
适合车载无线充触碰卡扣开或锁,或者其他功能
接下来我们看下挂充的内部结构,是一组线圈+电路。
拆解完毕,上个全家福
总结
通过拆解此款三合一立式无线充可看到,产品的主控芯片采用的是爱普特全国产高可靠性32位mcu—apt32f1023。这是爱普特基于国产risc核架构和其自研的微处理器ip库研发设计的,采用工业级标准设计,主频最高可达48mhz,拥有丰富外设接口,支持硬件crc、独立除法器,支持内部模块互联触发,搭载增强型pwm,12位高精度的adc,带有touch功能,并通过cs 10v a级测试。目前apt32f102x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触控家电,消费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同时,爱普特还配套了完整的开发套件,如数据手册、软件驱动库、易用的开发工具、图形化调试工具、sdk组件等工具,帮助提高研发效率,加速产品落地。
运营商5G套餐推进商用发展,vivo成为5G手机普及期的重要力量
人工智能领域存在第一性原理吗
通用视觉GPT时刻来临?智源推出通用分割模型SegGPT
Semtech的ESD保护器件采用超小型无铅封装
中国移动推动5G如期而至
内置爱普特MCU的三合一立式磁吸无线充电器拆机报告
基于MXene的全柔性自供电压力传感系统
中低阶智能型手机生物识别大战已开打,指纹识别或将被淘汰
判断两个字符串中的字母是否一致
如何正确选择TRINAMIC运动控制芯片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将如何实现逆势增长
英伟达新技术:将VR世界与真实世界结合,用VR远程驾驶真实汽车
索尼宣布推出新的现场制作系统摄像机HXC-FZ90
电子手表对时完毕不久又从1:00时刻走起故障修理
宝德X86新玩法:直面国产化浪潮 推出新渠道大战略
防止他人接入自己wifi的2种方法分享
揭秘!SAP ERP公有云——集成式业务管理解决方案
鳍源全球首创QY-MT智测系统:引领水下机器人迈向AI无损测量新时代
智能农机装备研发路在何方
UWB定位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