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汽车启停技术(引擎空闲时自动关闭)应用的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汽车系统必须工作在低输入电压。热启动(此时电池电压可下降达6v)和冷启动(此时电池电压可下降达3v)期间,会发生此类低输入电压。本文介绍可承受汽车全输入电压范围(包括冷启动和抛负载条件)的中间电压8v开关电源。电源保证为常见子系统提供稳定的8v电源,例如cd驱动器、lcd,以及现代信息娱乐系统中的无线电模块。为避免am和fm波段干扰,开关电源工作在2mhz固定频率,成为无线电系统的理想方案。
低输入电压功能的重要性及emi要求
图1所示为要求不同架构方案的常见汽车系统。
主电源为3.3v的系统中,具有低压差的前端降压转换器就可以满足要求(情形1)。此外,升压转换器可工作在3.3v,能够调节到5v(例如用于can总线收发器)或其它更高电压(情形2)。工作在5v或更高电压轨的系统要求前端“预升压”,以确保降压转换器的输入电压不会下降至规定电压以下(情形3)。
图1 汽车电源解决方案
低电磁辐射(emi)也是对汽车电源的一项关键要求,尤其在敏感的am波段。这里所介绍设计的开关转换器工作在am波段以上,即保证频率高于1.71mhz(中波的上段),满足这一要求,使开关转换器工作在高频还可减小外部无源元件的尺寸和成本。
汽车开关电源的关键设计参数
图2所示为开关电源原理图。该电源包括4.5v至40v升压控制器(ic1)和36v降压控制器(ic2),以及实现正常工作的附加电路。两片ic与外部2mhz方波逻辑信号同步,该信号由微控制器或专用ic提供。这种方法使得在为电源选择最优开关频率时具有很大灵活性。电池在正常工作期间,禁止ic1、ic2调节器将outb节点电压稳定在8v。电池电压在冷启动期间下降时,使能ic1,将outa节点的电压升高。这允许ic2将outb节点的电压稳定在8v。由于两片ic的高可靠性,整个设计可承受高达40v的汽车抛负载。系统经过配置并测试,其主输出(outb)可提供20w功率(8v@2.5a),修改外部元件后甚至可提供更高输出功率。(参见下文中关于ic1和ic2的最优外部元件的讨论。)
图2 开关电源原理图中包括升压控制器(ic1,max15005)和降压控制器(ic2,max16952)
外部元件优化ic2性能
输出电压和开关频率
为了在outb节点调节8v电压,必须选择正确的反馈电阻分压器(由电阻r22和r21组成)。注意,ic2的数据资料建议低边电阻小于100kΩ。为r22选择51kΩ低边电阻分压器,必须根据式1选择高边电阻分压器:
(式1)
式中,vfb = 1v (典型值)。
为r21选择标准电阻值360kΩ,产生的典型输出电压值为:
(式2)
假设电阻容限为1%,整个开关电源的最小和最大电压值(outb)为:
(式3)
(式4)
式中,vfb(min)为0.985v,vfb(max)为1.015v。
根据数据资料建议,外部频率必须高于ic内部所选频率的110%。由于我们将ic2的开关频率与外部2mhz信号同步,所以我们所选内部振荡器电阻r16必须将内部开关频率设定在低于1.8mhz。出于这一原因,我们为r16选择30kΩ电阻。为使ic2以2mhz固定频率开关,必须避免压差条件。该ic可避免压差,直到关断时间(toff)长于100ns(典型值)。这意味着系统的最大占空比不得超过:
(式5)
考虑到降压调节器ic2的效率(eff)为90%,能够确保2mhz固定频率开关的最小输入电压(outa)为:
(式6)
这意味着outa电压不得低于11.11v门限。为保证outa电压总是高于11.11v,电池电压(in节点)低于11.5v时,必须使能ic1。这样就为电感l1和肖特基二极管d2上的压降留出了大约390mv的裕量。
40v抛负载尖峰期间,outa电压达到其高压值,ic2必须将其输出稳定在8v。所以,抛负载尖峰期间,ic2的占空比应为:
(式7)
器件的最小导通时间(ton)为80ns(典型值),使其能够达到的最小占空比为:
(式8)
开关频率为2mhz。
最小0.16占空比确保在40v抛负载期间实现8v稳压。
电感和电流检测
如果您通过使用大电感值减小电感尖峰电流,则可提高ic2的效率。然而,实现这点需要更大的印制电路板(pcb)面积,并使负载调整率变差。作为一种可接受的折衷,可选择电感值使lir(电感峰-峰电流与直流平均电流之比)等于或小于0.3。参考图3考虑下式:
图3 ic2 (max16952)的电感电流
(式9)
(式10)
(式11)
将这些公式合并,得到的公式可计算出l值:
(式12)
所以,常规条件下(outa = 12v)实现lir因子等于或小于0.3的最小电感值为:
(式13)
l2采用标准电感2.2µh,得到的lir因子为0.24,电感峰值电流为:
(式14)
当r20检测电阻上的电压达到68mv(最小值)时,触发限流。为电感容限保留一定裕量,使检测电阻的压降在电感电流达到峰值(ipeak)时为限流门限的60%,从而确定检测电阻大小:
(式15)
因此,为r20选择标准电阻值15mΩ。
优化ic1的外部元件
uvlo门限
为升压转换器ic1选择外部元件的第一步是确定外部欠压锁定(uvlo)门限,通过选择连接在主输入in引脚、on/off引脚和地之间的电阻分压器实现。对于该设计,我们在输入电压低于5v时关断器件;假设冷启动阶段具有较高电压。为r5选择100kΩ电阻后,利用式16选择r4电阻值:
(式16)
所以为r4选择标准电阻值300kΩ。
过压输入(ovi)
如上文针对ic2的讨论,我们必须保证outa节点的电压不低于11.11v,以使降压控制器不超出稳压范围。考虑到这一电压门限,并为电感l1和二极管d2增加合理的压降,ic1必须在in电压下降至11.5v以下时导通。然而,为优化效率,电池电压为正常值(in = 12v)时,ic1不得工作。
为实现这一目的,利用连接在in引脚、ovi引脚及地之间的电阻分压器根据主电源值使能或禁用ic1。所以,当ovi引脚上的电压超过1.228v电压门限时,禁用ic1;当ovi引脚电压下降至1.228v时,ic1导通,典型滞回为125mv。选择低边r2电阻分压器等于20kΩ,考虑到ic1在输入电压上升至11.6v以上时应关断,必须根据式17选择高边r1电阻分压器:
(式17)
采用标准170kΩ r1电阻,当电源电压上升至11.67v以上时,禁用ic1。这为额定12v in电池电压保留了330mv裕量。考虑到ovi比较器上的滞回,我们可估算使能ic1的主电源电压降值:
(式18)
该结果证明滞回太大。我们必将将其降低,使主电源上的电压降门限至少为11.5v,可通过在ovi引脚和ss引脚之间增加串联电阻和肖特基二极管(r3和d1)实现。禁用ic1时,ss引脚内部连接至地,将r3与r2并联,有效减小滞回。r3使用180kΩ电阻,忽略二极管压降,主电源上的新电压降门限变为:
(式19)
采用这一配置,有可能在输入电压上升和下降沿达到目标门限。注意,如果可行,另一种替代方法为使用外部比较器,以监测主电源并直接驱动ovi输入引脚。
输出电压
为维持2mhz固定开关频率,如ic1数据资料所述,所有应用条件下都有必要考虑170ns的最小ton。最小ton造成最小占空比为34%(采用2mhz开关频率),这限制了ic可调节的最小输出电压。请参见图4。为估算该电压门限,必须考虑升压调节器的占空比公式:
(式20)
输入电压(vin)为最大值(本设计中为11.67v)且ic1工作时达到最小占空比。通过改写式20,可估算出在此限制条件下的ic1的最小稳压输出:
(式21)
图4 ic1 (max15005)的电感电流
以上计算条件为最小占空比和最大输入电压,考虑肖特基二极管d2上的压降为0.3v,并忽略nmos n1上的压降。所以,ic1必须将输出电压调节至17.38v以上,以确保所有工作条件下的开关频率均为2mhz。
通过为低边反馈电阻分压器r13选择10kΩ电阻,可以计算出高边反馈电阻分压器r14:
(式22)
式中,vfb(min) = 1.215v。
最后,r14使用1%容限的137kΩ电阻,ic1调节的最小输出电压为:
(式23)
这确保ic1的开关频率总是固定为2mhz。
假设该设计的输出功率等于20w (8v@2.5a),ic2的效率为90%,则ic1的输出功率必须至少为22.3w。所以,考虑到17.53v调节输出电压,ic1的平均输出电流为1.27a。利用ic1调节较高输出电压时,降低输出电流,从而要求低成本d2肖特基二极管。然而,输出电容c7必须能够承受ic1本身调节的输出电压。
同步和最大占空比
为保证ic1开关频率的外部同步,频率必须至少比设置的内部振荡器频率高102%。为r6选择7kΩ电阻,为c4选择100pf电容,ic1的内部振荡器频率大约为1mhz,允许外部同步频率为2mhz。
sync输入检测到同步信号上升沿时,电容c4通过内部1.33ma(典型值)电流源放电。当该电容上的电压(rtct引脚)达到500mv时,电容c4通过连接至vreg5引脚的r6充电,直到检测到下一同步信号上升沿。放电时间(tdischarge)决定调节器的最小toff。如果该时间小于160ns(如本例中),最小toff箝位至160ns。实际上,假设充电时间(tcharge)为340ns (tp = 500ns),rtct上的电压增加:
(式24)
考虑到放电阶段的净放电电流为615μa1,rtct引脚上所增加电压的放电时间等于:
(式25)
160ns最小toff意味着最大占空比为68%。再次将升压调节器占空比公式应用到本例(式20),要求最大占空比(较低输入电压,本例中为5v),ic1将outa引脚上的最大电压调节至:
(式26)
该电压值保证ic2不工作在压差条件。
电感选择
升压调节器的最小输出电流约束电感值的选择。为确保调节器ic1总是工作在连续模式,最小电感值为:
(式27)
该设计中,最差条件为vin处于其最大值(11.67v)时,对应占空比为37%。
当8v节点的最小电流为1a,降压转换器ic2的效率为90%时,降压调节器的最小输出功率变为9.44w。该功率对应于538ma最小输出电流iouta(min),由升压调节器源出。综合考虑这些情况,解式27,最小电感值为1.32μh。对于本设计,为l1选择2.2μh电感。
电流检测
当检测电阻上的电压达到典型值305mv时,触发ic1的限流。所以,为正确选择该电阻,必须计算升压电感中的峰值电流:
(式28)
输入电压为其最小值时,达到峰值。本例中为5v,最大占空比为68%。如在式26中的计算,升压输出电压(outa引脚)为15.32v,要求1.46a的iouta电流,以为ic2提供必要功率。最差情况下,电感峰值电流为4.95a。为保留合适裕量,将检测电阻设计为在电感电流达到峰值时的压降为200mv。
(式29)
所以,为r10选择40mΩ电阻。
实验室测试
冷启动测试
在实验室进行了冷启动测试。强制主电源电压(in)在10ms内从12v降至7v。如图1所示,当in电压下降时,ic1开始将outa电压升高至17.5v。这允许ic2将outb电压调节至8v。另一方面,当输入电压返回至其工作值时,ic1停止工作,outa电压下降至in电压,二极管d2和电感l1上有小量压降。每次测试时,outb引脚上的输出负载为2.5a。
图1
图2
图3
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放大的冷启动电压下降和上升阶段。
分析频域
借助于示波器的嵌入式fft工具,将冷启动期间ic2的开关节点lx_buck引脚电压的频谱显示于图4 (in电压下降)和图5 (in电压上升)。注意,频谱包括2mhz频率、相应谐波,当然还有直流分量。没有低于2mhz的交流分量,从而防止am波段的噪声干扰。
对ic1的开关节点lx_boost执行相同的过程。图6和图7中的测试结果显示有2mhz频率、谐波、直流分量,消除了am波段噪声。
图4
图5
图6
图7
可选的设计改进
为优化效率,正常应用条件下,如果升压调节器ic1不工作,设计者可旁路肖特基二极管d2。主电源为正常值时,将一个n沟道mosfet与d2并联,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为降低电磁干扰(emi),减缓mosfet栅极上的电压沿并增加外部电阻(r8、r17、r18和r19)。这样将增加功耗。为滤除ic1电流检测波形中的尖峰脉冲,增加一个小rc滤波器(c6和r9)将非常有用。通过向r7电阻增加失调,也可降低ic1的限流门限。这将降低检测电阻r10上的功耗。
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二季度的营收环比可能下滑5%
Vishay推出全新全集成接近传感器
2022哪款充电宝质量好?2022充电宝排行
瑞萨电子宣布,扩大其IP授权范围,使设计人员能够满足客户定制需求
英威腾中标广电UPS塔式高频机项目 国民技术获“卓越贡献奖”
一种适用于汽车无线电系统AM和FM波段的低噪声开关电源详解
蘑菇车联打造“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级方案
测土配方和化肥施肥仪器哪家功能好
MRAM HS4MANSQ1A-DS1适用于导航定位系统
联动式SMPM:新型高密度、推入式射频解决方案
从这几个协议入手了解工业自动化
一种简易电池低压检测器/指示器电路的设计
简要分析搭建环境监测技术方案可能性及应用
自己手打出来的代码为什么会输给一个软件框架呢?
通过3G视频监控进行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
电脑固态硬盘到底要不要分区
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抓住物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
一屁股坐弯的不止有iPhone6,还有这款VIVOX6!
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结构及标准浅谈
高考落幕:首款四摄手机来袭 金立S10今日正式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