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的追尾事故并不少见,而在这些事故中轿车追尾大卡车的事故死亡率往往是比较高,为什么?除了轿车本身的安全性能外,卡车的后防护装置能否起作用是关键。前不久,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进行了一项轿车追尾大卡车的碰撞测试,测试的就是大卡车后面的防护装置能否阻止致命的追尾碰撞,其结果不尽如意,下面我们来了解其中的一些细节。
● 30%偏置碰撞中只有一辆卡车通过了测试
在此次追尾碰撞测试中,追尾的轿车选用了2010款的雪佛兰迈锐宝,这款车获得了iihs的top safety pick(最高等级安全评定),具有很不错的安全性能,而被追尾的大卡车则是抽取在美国销量位于前八的八辆卡车。
这次的测试方法主要是通过迈锐宝以56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去碰撞静止的大卡车尾部。为了更好的模拟现实事故中发生的情况,此次测试采用了三种碰撞方式,分别是100%正面碰撞、50%偏置碰撞和30%偏置碰撞。
在100%正面碰撞中,所有的卡车后下部防护装置都能很好地防止车辆钻进车底;在50%偏置碰撞中除了vanguard一款卡车外,其余的卡车都能防止轿车钻进车底。然而,在30%偏置碰撞中,除了一款加拿大的manac卡车外,其他所有车型的后下部防护装置都未能防止轿车钻进车底。测试结果如下:
8款销量最好的卡车追尾碰撞测试结果
车型100%正面碰撞50%偏置碰撞30%偏置碰撞
great dane通过通过失败
hyundai通过通过失败
manac通过通过通过
stoughton通过通过失败
strick通过通过失败
utility通过通过失败
vanguard通过失败--
wabash通过通过失败
● 卡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强度是关键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追尾碰撞过程中,如果卡车的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强度足够牢固,那么追尾轿车的车身吸能机构以及车内安全设备(气囊、安全带)就能发挥作用,可以减少碰撞对驾乘人员的伤害,降低追尾事故中的死亡率。
然而,如果卡车的后下部防护装置失效,追尾轿车就直接钻进车底,结果是惨不忍睹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如果轿车冲破卡车的后下部防护装置,撞击的能量几乎绕过了轿车本身的吸能机构,直接由驾驶舱上部来承受。
由挡风玻璃以及a、b柱组成的这部分结构是整个结构中强度最为薄弱的一环,根本不能抵挡强大的冲击力,那么卡车后车厢底部直接冲击驾驶员身体的上部,这时的安全带以及气囊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死亡率极高。
在追尾碰撞过程中,卡车的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强度以及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能满足实际情况中的不同位置碰撞。这次测试中,在100%正面碰撞以及50%偏置碰撞中,基本上车后下部防护装置都能起到作用,防止车辆钻进车底。然而在30%的偏置碰撞中,被选的8辆卡车中却只有1辆是通过了此次测试。
可以看到,通过测试的manac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其他卡车是有所区别的。manac防护装置的纵梁是比较靠外侧的,那么在30%偏置碰撞中仍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阻止了车辆钻进车底。否则,对于驾驶员来说都是致命的。
而在现实的追尾事故中,类似30%偏置碰撞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在碰撞中如果卡车后防护装置失效的话,对于驾驶员而言都是致命的。
其实此次iihs抽取的这部分卡车的后防护装置都符合了相关的标准要求的,而加拿大的标准里对防撞装置需承受的力要比美国标准要高出两倍之多。虽然在100%正面碰撞以及50%偏置碰撞中,卡车后防护装置基本上都能阻止追尾轿车钻入车底,但是在30%偏置碰撞中,只有加拿大的manac卡车的后防护装置能阻止追尾轿车钻入车底,其他的都失败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些标准仍需进一步改进。
● 卡车后防护装置监督与管理很重要
每年的高速公路上都无可避免地发生许多交通事故,其中追尾事故就占了相当的一部分,而小车追尾大车的事故死亡率是极高的。
在北美、欧洲大部分的卡车尾部都是要求安装防护装置的,也有相关法规对此作出要求,如美国的fmvss223、欧洲的ece r58-02等等,这样可以防止车辆在发生追尾碰撞时车辆直接钻到车底,从而减少事故伤亡人员。
而在我们生活中类似上图中的这种卡车并不少见,俨然是公路上行走的一个定时炸弹,万一发生追尾后果将不堪设想,这种卡车是不应行走在道路上的。
其实在我国早在2004年就有法规对卡车防护装置做了规定,要求卡车的防护装置必须对追尾碰撞的机动车具有足够的阻挡能力,以防止发生钻入碰撞。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第十二条“安全防护装置”中规定:
除半挂牵引车或长货挂车以外的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货车和挂车后下部必须装备符合gb 11567.2 规定的后下部防护装置,该装置对追尾碰撞的机动车必须具有足够的阻挡能力,以防止发生钻入碰撞。
从iihs的碰撞测试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如果小车与没有防护装置或达不到强度要求的卡车发生追尾碰撞,结果是非常惨烈的。所以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道路上行驶的卡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管理与规范,减少事故安全隐患。同时应根据目前追尾事故车速较高等实际交通情况,对卡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强度下限值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
总结:iihs这次追尾卡车的测试,里面的一些细节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高速公路上的追尾事故并不少见,而追尾大卡车的事故死亡率是非常高的,这与卡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卡车的车后防护装置的监督与管理,减少安全隐患。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要提高行车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然再安全的车也是白搭。
IGBT结温估算—(三)热阻网络设计
盘点!卡塔尔世界杯的“芯”科技
你是否畅想过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限流和降级(上) | 如何打造平台稳定性能力(一)
车载显示屏的触摸控制
IIHS轿车追尾大卡车碰撞测试解读
盘点飞创高精度直线电机模组八大主流应用行业
pt100检测电路,Pt100铂电阻测温电路经验
双屏显示器怎么设置_双屏显示器怎么连接_双屏显示器有什么用(电脑)
电改速度加快 跨区输电价格核定完成
美联航计划从2024年开始接收空客A321XLR飞机
薄膜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的原理及特点
多种被称为“铜氧化物”的材料中存在着一种普遍量子现象
紧凑低成本非制冷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设计
三星10nm处理器曝光 比联发科强比高通便宜
Cadence全新Voltus集成电路解决方案助力IDT实现高达10倍的电源签收速度提升
移动电源与车载充电器结合可秒速充电
如何在不改变原有组态软件监控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组态系统远程APP监控和组态短信报警
图像传感技术是ADAS成功关键
全球首个“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示范运营在洋山港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