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先后两则消息的曝出,使一向低调的万向集团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11月6日,万向集团官网披露,拟投资超713亿元建设年产80gwh动力电池项目和年产5万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
而后,旗下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又被国家工信部“点名”,登上《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的公告。
为此,万向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被特别公示的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资质,是万向集团在2013年为构建整车研发平台、验证和提升关键总成技术而申请获得;随着2016年以万向集团公司名义申请获得新能源客车、乘用车生产资质,整车业务已全部由万向集团运营;完成了历史使命的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于2年前开始做清算。
并特别提到,万向从未停止新能源造车步伐。
万向集团的动态也引起了相关管理部门的注意。11月23日,萧山经济开发区官网特别发布《关于万向创新聚能城项目情况的说明》。这无疑让外界感受到万向的“造车梦”已经进入到了紧锣密鼓的实施阶段。
电池让“造车梦”又近一步?
万向集团是一家成立于1969年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创业、发展,如今已成长为一家利润过百亿的跨国集团。其“造车梦”始于1999年,设定的“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造车计划延续至今。
布局动力电池,是万向集团长期的业务重心。据了解,万向集团在1999年就启动了新能源汽车项目,成立电动汽车开发中心筹备组,开始研发动力电池。2011年7月,万向集团与美国ener1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在杭州建立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为万向集团打下动力电池生产基础;随后,为了提升动力电池技术,向电动汽车领域延伸,2013年万向集团收购美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a123,成立的企业即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万向一二三”)。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数据显示,2017年,万向一二三装机量约为321.6mwh;2018年1-10月,其装机量约为451.1mwh,已经远远超过2017年全年装机量。
在此基础上,万向集团拟投资80gwh动力电池项目,是否可以理解为,万向集团再次加码动力电池,正是为其后续实现“造车梦”夯实基础?
尽管上述项目还处于环评阶段,具体何时开工、何时建成还未可知,但80gwh的规模确实不小。按正常锂电项目建设周期为2-3年推算,到2020年左右,万向集团80gwh产能才会部分或大部分释放。
然而到了2020年,变数可能更大。比亚迪、宁德时代曾表示到2020年规划产能将分别达到60gwh和54gwh。根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00万辆,以每辆车40kwh计算,2020年的需求总量将达到80gwh。另外也曾有业内人士表示,2020年国内的电池需求总量可达到100gwh。换句话说,不论是80gwh,还是100gwh,只要比亚迪、宁德时代、万向集团这三家的规划产能预期能够得以实现,那么到2020年,三家总产能将达到194gwh,远远超过需求总量。尽管万向集团也投资了5万辆增程式纯电动车,但最多也只能消化2gwh,产能结构性过剩风险依然存在。因此,万向要想顺利建设并应用好80gwh的产能,就要警惕此类风险,还要在提高产品性能上多下功夫。
打造新城 新能源业务已成竹在胸?
作为万向集团新掌门人的鲁伟鼎,选择通过打造万向创新聚能城的方式,实现其父“造车梦”的遗志。换句话说,建设万向创新聚能城,就好比“打好地基”,而发展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则为“搭建上层建筑”。
早在2016年9月,万向集团就曾宣布,拟在5-7年内投资2000亿元,推进10平方公里的万向创新聚能城建设。资料显示,万向创新聚能城将分三期建设,一期围绕动力电池业务展开。其中的电池研发和国际创新中心,将通过吸引国际领先研发团队加入旗下万向一二三的动力电池研发行列,以提升技术水平。
据了解,此次万向集团公布的动力电池项目和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均将设在万向创新聚能城内。
另一方面,万向集团似乎也在开始酝酿新能源汽车的国产化。2014年,万向集团在收购美国电动汽车公司fisker后,成立超豪华电动汽车公司karma;2017年,万向集团旗下karma revero在美国加州制造基地首发下线,开始全球销售;2018年5月,karma官方表示,karma团队现有1000多人,将很快进入中国。
据万向集团官方公布的环评报告显示,万向集团乘用车项目主要产品包括karma和atlantic两个平台系列。产品型号分别为:karma(增程式)、karma(纯电动)、atlantic(增程式)、atlantic(纯电动)。
“在地基上搭骨架、建房子”是形容万向集团布局新能源业务最贴切的表述,但“房子”最终将呈现出什么样子,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建房子”的企业并不止万向集团一家。
就国内来看,北汽集团、上汽集团等汽车企业及80%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均已选择合资或者自主建电池厂。同时,在汽车生产规划方面,以2020年为基准,北汽新能源计划销售50万辆新能源汽车,上汽荣威和广汽传祺分别将目标定在60万辆(包括自主品牌20万辆)和20万辆,国内其他整车企业也都有类似的规划。
而国外企业更是打响“本土化”战略。大众投资170亿元建设了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计划2020年建成投产,规划年产能30万辆。宝马集团继沈阳动力电池中心投产后,又开启了二期项目建设,预计2025年前推出25款新车,其中包括12款纯电动汽车。
不论横向还是纵向比较,万向集团在未来的新能源造车布局上都将面临巨大挑战,或许只有产品差异化和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产品价值,未来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小编认为,从万向集团押注713亿元在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项目上,就可以看出传承人鲁伟鼎为实现其父鲁冠球造车遗志的坚定决心。但在愈发激烈的新能源造车竞赛中,万向集团能否名列前茅,还需综合动力电池产品性能、后续新能源车型能不能博得市场青睐,能不能满足各细分领域的消费需求来看。
交流电机的Y-Δ转换怎么算?参数如何转换?
区块链技术将传统债券通证化还面临众多问题
半导体厂商是如何在非典时期避免断链危机的
写作机器人乃当之无愧的AI营销神器
力压华为,新华三收获中移动高端路由器交换机最高份额
在愈发激烈的新能源造车竞赛中 万向想要圆梦还需努力
FemtoFET MOSFETs简介:沙粒般渺小,一切尽在间距
2018年或成电池企业分水岭 孚能科技获50亿元投资
AR巡检AR远程协助AR电力大家都懂 那么AR工业数字孪生呢
科创板嘉元科技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刘少华介绍、履历信息
ST突然发布涨价通知
无线振弦采集仪在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中优化成本支出
详细分析机电1-Wire接触封装解决方案及其安装方法
石墨烯上市公司有哪些?中国石墨烯上市公司汇总分析
六大LED屏企业季报看上半年led屏行业发展现状
西门子全新IE4高能效电机!
一文了解GTP Transceiver的介绍与使用(Spartan6)
钴酸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对比 钴酸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哪个好?
简单直流降压电路图大全(五款降压变换器电路原理图详解)
什么是DDR2 SD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