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上了汽车,汽车的舒适性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车内空气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乘坐的舒适性,汽车空调作为提升乘员舒适性的系统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汽车空调系统(air condition,简称ac)是指能对车内空气进行调节的系统。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有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系统。
一、制冷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如下图所示,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包括空调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现在汽车基本都是和冷凝器一体),蒸发器,空调管路,膨胀阀等。随着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现在蒸发器,膨胀阀基本上都集成在空调hvac上了,hvac除了这两个,还集成了鼓风机,暖风装置及空调系统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等。
图1 空调制冷系统组成图 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是制冷剂不断气化和液化的过程,以压缩机和膨胀阀中心为界,可以把整个制冷循环分为高、低压两个部分,详细可以通过上图进行了解。制冷剂在系统的循环过程可以分为4个工作过程,如下:
1.压缩。蒸发器处理后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经过压缩机吸入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输入到冷凝器。
2.冷凝放热。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由于压力及温度的降低,制冷剂气体冷凝成液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到外界大气中。
3.节流。温度和压力较高的制冷剂液体通过膨胀装置后体积变大,压力和温度急剧下降,以雾状(细小液滴)排出膨胀阀。这是制冷剂高、低压的分界线,膨胀阀有节流的作用。
4.蒸发。雾状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因此时制冷剂沸点远低于蒸发器内温度,故制冷剂液体蒸发成气体。在蒸发过程中大量吸收周围的热量,而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又进入压缩机。
图2 制冷剂流向与状态变化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的进行下去,便可达到降低蒸发器周围空气温度的目的。与此同时,鼓风机将冷空气抽进车内,并将车内热空气排出,从而使车内温度降低,取得制冷效果。
二、空调取暖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
现在汽车主要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冷却后的冷却液的余热进行制暖,这种方式通常也称为水冷。当制暖效果要求更高时,一般会辅助相关的ptc加热器进行加热,最终达到良好的制暖的效果。空调取暖系统主要部件为热交换器,主要用于取暖,对车室内空气或由外部进入车室内的新鲜空气进行加热,达到取暖、除湿的目的。
图3 空调取暖系统 如上图所示,发动机上的冷却水控制阀将分流出来的一路冷却水送入暖风机的加热器芯进行热交换,放热后的冷却水再经加热器出水管回流至发动机;同时,冷空气被鼓风机吸入到加热器芯子进行加热,经由不同的风口吹入车厢内部,进行风窗除霜和取暖。通过控制冷却水控制阀的开闭和流水量大小,可调节暖风机的供热量。 空调控制器连接着车内多个传感器,能够通过这些传感器准确获取车内环境。同时,控制器通过can与空调控制面板通讯,可以实时的获取驾驶员对环境的要求。利用内部算法,通过can来控制空调压缩机与空调ptc,鼓风机并且通过控制风门电机,阀门等执行器件,来达到对车内环境的精确控制。
详细的空调控制器框图如下:
空调控制器框图 
在控制能系统中,需要对电流进行检测,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流传感器。我们可以把电流检测分为几个范围。
1,检测5a到70a的直流或交流电流。
检测5a到50a的直流或交流电一般选用芯片式的霍尔电流传感器,比如
ch701电流传感器ic,是工业、汽车、商业和通信系统中交流或直流电流传感的经济而精确的解决方案。小封装是空间受限应用的理想选择,同时由于减少了电路板面积而节省了成本。典型应用包括电机控制、负载检测和管理、开关电源和过电流故障保护。 参考文章:霍尔传感器芯片该如何选型
ch701可以检测到50a峰值的电流。
如果需要检测更大电流,需要更高的隔离电压,可以选择更大电流范围的产品,比如16脚的ch701w系列,电流范围可以到70a,绝缘耐压可以到4800vrms:
2,检测50a到200a的直流或交流电流。
可以选用直插型的电流传感器
ch704 是专为大电流检测应用开发的隔离集成式电流传感芯片。ch704 内置 0.1 mω 的初级导体电阻,有效降低芯片发热支持大电流检测:±50a, ±100a, ±150a, ±200a。其内部集成独特的温度补偿电路以实现芯片在 -40 到150度全温范围内良好的一致性。出厂前芯片已做好灵敏度和静态(零电流)输出电压的校准,在全温度范围内提供 ±2% 的典型准确性。
参考文章:意瑞半导体推出250a霍尔电流传感器产品,可以替换allegro的acs758/acs770/acs772
3,检测200a到1000a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流。
可以选用线性霍尔加磁环的方式,使用可编程的霍尔传感器,能够实现高达1500a的电流检测。
例如:chi612 可编程线性霍尔芯片,支持 5v 单电源供电。120 khz带宽,< 3us 响应时间,0.8 – 24 mv/g 可编程,全温-40到150度范围内可实现 2% 精度。芯片出厂前完成静态(零电流)输出电压的校准。
参考文章:国产汽车级可编程线性霍尔传感器cha611,可以替代allegro的a1363系列产品,解决汽车级芯片缺货难题


芯片设计都不可避免的考虑要素—闩锁效应latch up
HARMAN数字化转型方案通过CMMI评估 耐世特汽车推出EDRIVE产品线
台积电5纳米制程流片、量产时间确定
小米6什么时候上市?小米6配置和三星S8配置跑分曝光,你怎么看?
ARM、DSP、FPGA的区别与特点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仿真设计分析
新一轮显示革命正在到来,OLED正在取代LCD
USB Type-C手机领夹式无线麦克风快充方案
什么是过电压和欠电压?
iPhone怎样长截图
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正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面迈进
Marvell凭借业界首款5纳米数据处理器拓展OCTEON的领导地位
使用Weibull分布对可靠性数据建模
如何进行分立式设计
小米手机的“高端梦”要如何实现?
介绍4款现阶段质价比极高的手机,价格均在2500元以下
诺基亚8110评测:自带信仰的大香蕉
一些企业的针对视觉质检解决方案
谁会将国内这家大族激光企业这个龙头拉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