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性能问题一直是程序员头上的“紧箍咒”

作为程序员,和 linux 打交道,在服务器上分析系统性能情况,是每一个后端工程师都无法避开的事情。
无论你是开发还是运维,可能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流量高峰期,服务器 cpu 使用率过高报警,你登录 linux 上去 top 完之后,却不知道怎么进一步定位,到底是系统 cpu 资源太少,还是程序并发部分写得有问题?
系统并没有跑什么吃内存的程序,但在敲完 free 命令之后,却发现已经没什么内存了,到底是哪里占用了内存?为什么?
一大早就收到 zabbix 告警,你发现某台存放监控数据的数据库主机 cpu 的 i/o wait 较高,该怎么办?
linux性能问题一直是程序员头上的“紧箍咒”,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看到“症状”,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排查和解决。就算看了很多资料和书籍,一旦涉及到具体问题,还是会一脸懵逼。
谈学习经验,有 3 点比较重要:
先掌握性能优化的思路和方法,尝试大量 linux 性能工具;
把性能问题跟系统原理关联起来,特别是把应用程序、库函数、系统调用、内核和硬件等不同的层级贯穿起来;
最终从学习到输出,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这其中,一开始就劝退你的,可能就是 linux 性能工具的使用,它除了要考虑性能指标的目的外,还要结合待分析的环境来综合选取。
虽说咱有布伦丹·格雷格(brendan gregg)大师整理的性能工具图谱,相信你也多少参考过,但其实它还不够具体,使用时还要去查找每个工具的手册,对比分析做出选择。
所以每次用的时候,大家都会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理解这些工具呢?相信当你看了倪朋飞《linux 性能优化实战》中总结的几个性能工具图,一定会解决你的问题的。
他根据「性能指标」的不同,将工具划分为cpu、内存、磁盘 i / o及网络,4 大类型,会让你一次性把性能工具搞明白了。
看这些图,就很清晰了,比如,当遇到 i/o 性能问题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能指标,使用 iostat、iotop、blktrace 等工具分析磁盘 i/o 的瓶颈。

可食用温度传感器,食物保鲜更方便
MPO连接器:为应用选择最佳的多模连接器,满足数据中心设计需求
高通凭借专利费争抢联发科低端芯片市场
16芯GJBFJV光缆的特点都有哪些
传统车企加入电动汽车战局 电池逐渐供应不足
Linux性能问题一直是程序员头上的“紧箍咒”
触摸屏碰到的常用故障及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音叉液位开关测量液位是如何实现的
三星又有狀況? Galaxy S8 超强配置, 將延至 4 月底推出!
阻抗匹配造成与芯片手册推荐电路偏差大的原因?
高效15A DC/DC电压稳压器IRDC3477的性能特性及应用电路
车规MCU的安全启动固件
燃料气质量流量计的选型、安装及调零方法
你知道什么是晶体管微缩吗?它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运算放大器为什么要采用差分放大?
电力监控器的制作教程
RT-Thread记录(十四、I/O 设备模型之ADC设备)
LiClO4-PVDF导锂型粘结剂和电极浆料工艺助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规模化制造
微软 Mojang 官宣《Minecraft Earth》将于 6 月 30 日关闭
需求技术双驱动 中国安防监控市场规模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