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suv竞争激烈这点街知巷闻,而最为凶残的莫过于10-18万这个区级内的小型、紧凑型suv,这个级别不仅有合资,还有着哈弗宝骏等销量极为恐怖的对手。这次要体验的正是属于紧凑型suv的荣威rx3,如何才能够在高手林立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这是对rx3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幸运的是,rx3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位置。
外观延续家族设计
rx3延续了荣威的家族式设计,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rx5。外观整体设计有着年轻化气息,但并没有采用激进的设计,也没有十分中庸,在同级别中辨识度以及原创度都十分高。
当互联网概念遇上内饰
内饰上不难看出荣威也费了一番心思,通过大面积的皮质及软包覆盖,加上简洁的设计语言,提升了内饰整体的质感同时也显得厚道。配置方面,内饰很重要的一个亮点就是智能互联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进行多种人机交互,在同级中也是比较少有的,此外rx3的前排座椅加热、全景天窗、自动大灯等等都提升了不少性价比。
空间不拖后腿
虽然轴距在在同级别中不是最长,但是荣威通过合理的设计,后排空间还是比较实用的,后排地板中部稍有凸起,但对日常使用影响不会太大,不过后排座椅坐垫稍短,长途乘坐舒适性会有打折。rx3的尾箱可利用的空间较大,日常使用完全足够。
灵敏的油门舒适的底盘
我想最多人关注的是rx3上面的这具1.3t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具发动机使用了歧管双喷射以及缸盖集成排气歧管设计,另外还有一系列主流的技术搭载。这些技术的背后只为了尽可能压榨出1.3l发动机的性能、同时最大程度提升燃油经济性。而来自爱信的6at手自一体变速器我们也不陌生,不仅仅是荣威,其他车企也有在大量使用,其质量上比较让人放心。
这样的调教估计也是厂家想要营造一种1.3t动力强的效果,打消消费者对于1.3t小排量发动机的动力顾虑,而目前看来荣威确实达到预期效果了。
很多人都担心这具1.3t的抖动问题,rx3上面其实由发动机带来的抖动感并不明显,相比于同时期在编辑部的gl6,也是1.3t搭配6at,但其加速以及怠速时的抖动就会比较明显。从这一点来看,荣威在rx3身上做了不少工作。
而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底盘搭配,在这个级别一点都不陌生,虽然不会有超乎意料的体验感,但rx3能够做到不松散吸收处理震动较快就已经很不错了。在小的减速带坑洼悬架吸收的不错,振动不会太多传递到车内。这样的调教其实都是相似的,以舒适为主才能让主力消费人群获得好感,调教的支撑性好偏硬的话,只能讨好少数朋友。在悬架软硬不可调的前提下,这是个鱼与熊掌的抉择。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rx3官方建议冷胎胎压为2.1psi,如果调到了2.3的话,悬架体验起来又是另一番滋味,你会觉得这个悬架振动吸收不够,跳动偏大。所以各位如果提车了请记得参考官方冷车胎压调整。
方向盘转向手感虽然有轻盈、标准、沉重三种模式可选,算是比较有意思的配置。而在这个级别的普通家用车,谈什么指向性操控感都不现实,让你开的自然舒服就足矣,rx3方向盘虚位不大,日常男生女生都能轻松hold住。
测试:表现满足日常需求
0-100km/h百公里加速测试:
起步初段最高可以接近0.75g,起步时前轮也打滑,这具1.3t发动机初段的爆发力还真不弱,前半段加速度要比后半段强,但整体比较平稳,最终的成绩定格在9.35秒,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
100km/h-0百公里制动测试:
全力制动过程中,制动力保持的比较好,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异常浮动,车内也没有感觉出现制动跑偏等问题,而最终成绩为40.16米,这个成绩还是比较合理的。
总结
我想rx3被誉为suv界的“斜杠青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斜杠青年意思是不满足于单职业的人群,在多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而rx3不仅仅在外观上拥有较高的颜值,同时其两套高效的动力总成(1.6l+cvt/1.3t+6at)也提升了车辆的动力以及油耗表现,加上rx3有意思的智联网汽车系统,使得rx3不仅有颜值更有实力。可以说,rx3是上汽荣威“rx”系列又一款极具实力的紧凑型suv。
缆绳挂锁的特点是什么,它的用途都有哪些
同色环电阻和电容、电感放在一起该如何区分?
人工智能是否能颠覆公司运营模式
LT6711GX是具PD控制器的转换器
盐雾试验箱不能加热的原因
上汽荣威RX3 1.3T上手体验评测
福建兆元光电LED产业基地二期项目已正式量产 预计年底可满产
全球半导体厂资本支出排行榜:前三大撑半边天
小米推出第二代悦米机械键盘,内置32位ARM主控芯片
基于FPGA的移动目标实时定位跟踪系统
串联电抗器安装时的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厉害了 虚幻4引擎制作的VR版《红色警戒2》
用光创造价值,探讨欧普照明的发展战略
水环真空泵主轴磨损的解决方法
基于NCP1651控制器的90W反激式单级PFC变换器原理与
三星860QVO怎么样 简直性价比爆棚
华为新旗舰情报曝光,处理器不是麒麟985?
魅族pro7最新消息,魅族pro7什么时候上市?这次是否能用上骁龙835,或者只是南柯一梦?
芯华章高性能FPGA原型验证系统引领芯片创新
图腾柱PFC和LLC电源如何应对高密度设计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