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5L双燃烧循环自然吸气发动机性能分析和应用

1丰田亮相全新动力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正在引进全新发动机,新动力总成的特征是在提高功率时,能满足新的排放法规和燃油消耗指标。丰田汽车公司(tmc)历时3年研发出的全新1.5 l发动机将替代目前的1.3 l发动机,具备优越的动力性能,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较低的co2排放值。
从2014年开始,丰田汽车公司就对yaris车型实施了开发计划,tmc开发整车的同时开发了该款1.5 l发动机。丰田欧洲公司和丰田汽车共同合作,主要的开发工作在日本完成,而全新yaris剩余的部分则在丰田欧洲完成,这款1.5 l发动机则大部分在tmc完成开发生产。
此款1.5 l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搭载的2017款yaris,在转速4 400 r/min爆发出最大扭矩,相比于1.3 l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从72 kw提高到81 kw,最大扭矩从125 n·m提升到136 n·m,同时相比现款1.3 l发动机,燃油消耗降低了12%。
2双燃烧循环 鉴于欧6c排放法规与实际驾驶测试循环(rde)的实施,对于这款1.5 l发动机,丰田必须满足新公布的排放法规要求。yaris作为b级轿车,由于其长时间在城市工况下行驶,因此丰田想要改善新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同时,也想保持自然吸气发动机在低速到中速工况下的响应性。此款1.5 l发动机借鉴了混动发动机的相关技术,如阿特金森循环和高压缩比,同时结合了水冷式废气再循环(egr)系统和进气歧管。
作为自然吸气家族成员的全新1.5 l发动机,依然采用了奥托循环,加上电子控制可变气门(vvt-ie)技术,发动机能够在不同需求下,在两种循环之间进行切换,以确保在低速时避免较多的泵气损失,且在高负荷阶段的性能也得以保障。电子控制能够延迟进气门关闭,从而减少压缩时段。
双燃烧循环的使用能促使丰田获得13.5的压缩比,结合以上技术,这款1.5 l发动机的效率可达38.5%。更改燃烧循环的另一个益处是,搭载全新1.5 l发动机后从0~100 km/h的加速时间比搭载量产1.3 l发动机快0.8 s,而超车时的速度优势超过1 s,当其运行在80 ~ 120 km/h时,相较于1.3 l发动机的18.8 s,1.5 l机型所需的时间为17.6 s。
3自吸发动机的优势 为了抗衡涡轮增压发动机对市场的冲击趋势,新款发动机为终端客户带来了其在瞬态实时驾驶工况下的诸多优势。在新的测试法规下,1.5 l发动机比1.3 l发动机节省了10%的燃油。对于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说,在目前的测试方法下,其在试验室和实际工况所测试的性能差异比增压发动机小很多。
新款发动机似乎在所有方面都超过了其前款1.3 l发动机,但丰田也承认新技术的采用对于全新发动机而言依然存在弊端,甚至其比前一款发动机更为严重。因为需要在这款1.5 l发动机上采用一些新技术以获得期望的性能水平,所以增加了一些零部件,因此使总质量略有增加。
尽管发动机质量有少许增加,但yaris的整备质量比装备1.3 l时的整备质量轻了10 kg。与1.3 l发动机相比,全新1.5 l发动机采用相同的标杆机型。丰田则以很多小型化涡轮增压发动机为标准,与老款发动机相比,就功率、性能、扭矩和燃油经济性方面而言,全新1.5 l发动机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丰田汽车公司是引领大排量发动机趋势的汽车制造商,因为丰田欧洲相信过度小型化的发动机已经过时。汽车行业在小型化方面的发展已经受到了限制,适度平衡发展非常重要。对这种排量级别的市场,丰田的最终目标是花费适当的成本以获得适宜的性能,但是内燃机的未来将会变得更严峻。
对于丰田汽车公司的长期开发规划,其目的是开发出可替代传统内燃机的动力选择,同时还需推进电气化进程。众所周知,混合动力是一个很好的过渡阶段,但最终将被燃料电池或者类似的动力总成所延续或替代,因此在目前阶段,丰田汽车公司仍在寻求内燃机的发展突破。

AI“红娘” 让婚恋匹配更精准 婚恋新时代或将来临
DMA带中断的内存到内存传输
Ameco为飞机客舱提供了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
世界杯一来,区块链火焰再次窜高
小米MIUI8再升级:防火防盗防秘密,微信专清、分身应用分别加锁
关于1.5L双燃烧循环自然吸气发动机性能分析和应用
Maxim面向工控应用而推出了速率更快的收发器
浅谈基于E、F、L、V、W等波段的混频器放大器设计汇总
XR虚拟演播厅的技术特征和技术优势
苹果13尺寸长宽高多少厘米
设计过程已成为外卡 脚本不足以支撑
蓝牙无线技术在灯光远程控制方面的应用
辨别PCB线路板好坏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如何为卫星应用选择合适的LDO(耐辐射低压降稳压器)
泰治科技助力PCB工厂提升“智”造力
AUGIA无线电子门铃按钮的内部结构原理分析
埃夫特“工业机器人工艺云系统”荣获安徽省专利金奖
3D建模产品线上三维展示的作用是什么
视频监视领域的视频压缩与数据流
自动驾驶日臻成熟 联网安全/接受度成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