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谈判是最近一个关于中国3g部署备受关注的话题,之所以关注是因为中国政府希望在3g启动之后,最大程度降低跨国公司向中国设备厂商收取的专利费比例,降低3g商用部署的整体成本,避免重蹈欧洲3g厂商高额负债经营的覆辙,使中国3g能够轻身上阵。而谈判自从2004年2月以来,一直是双轨并行。其一是官方谈判,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代表中国政府及其厂商同高通、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电信巨头的知识产权谈判,因为这些巨头至少掌控了三种标准绝大多数的专利。其次则是高通与中国厂商一对一的商务谈判。由于wcdma和cdma的大多数技术授权协议早在官方谈判启动之前就已签订,所以这两年3g知识产权的谈判主要集中在td-scdma之上。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官方主导的知识产权谈判处于胶着状态,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种僵持状态并不会对中国3g商业网的如期部署发生重大影响,主要的理由如下:
1)从1月20日信息产业部正式宣布,td-scdma率先正式成为中国通信行业标准。这种高调声明除了体现中国政府在3g部署准备的关键时刻对,td-scdma的大力支持,也暗示在中国政府“以战求和”的策略,给予td先发优势,敦促外资厂商进行必要让步,尽快就专利授权达成共识。依此判断,td-scdma的专利谈判是否完成中国政府都会先行部署基于中国3g标准的网络。另外最近信息产业部清查地方运营商私下部署的wcdma和cdma2000 1x ev-do都是确保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td-scdma能获得先发部署的竞争优势。
2)虽然许多舆论认为高通是导致中国3g专利谈判胶着的主要障碍,这种观点多少也有些过度反应。固然诺基亚等公司除了技术专利,还可以靠系统设备、终端设备等多种方式在中国盈利,而高通特有的商业模式导致盈利较为单一,不愿在授权费用方面为中国破例,根据权威机构瑞银证券如下的调查统计,高通在3g标准特别是td-scdma专利持有的数量上并没有媒体猜测的那么惊人,虽然高通持有的专利由于涉及到核心专利较多因而含金量较高,但是将枪口一味指向高通也未免有过激之嫌。在商言商,高通为了赢得这块市场,必然要有让步,才能确保自己的利益兑现。比如说,产业普遍公认的是高通至少针对国内厂商基于本土市场cdma及其1x的生产和销售给予了其他市场不曾获得的优惠授权费率。所以夸大高通对中国3g如期部署的阻碍似乎在不足取。
表格:3g专利所有权比例(按照持有专利数量计算)
厂商
td-scdma
wcdma
cdma2000
大唐移动
7%
0%
0%
爱立信
23%
31%
6%
诺基亚
32%
36%
21%
西门子
11%
5%
0%
高通
2%
6%
29%
interdigital
2%
0%
0%
摩托罗拉
0%
0%
12%
朗讯
0%
0%
5%
其他
23%
22%
24%
合计
100%
100%
100%
来源:瑞银证券ubs和上述公司报告
3)由于中国的许多厂商希望尽快借助高通来获得进入全球3g市场的入场券,所以出于商务的考虑,许多国内产业佼佼者已经同高通达成了知识产权授权或是互换协议,其中包括华为、中兴、ut斯达康、tcl、明基、夏新、海信等,还有最新加入的晨讯科技和深圳宇龙公司,也是通过这些协议得以迅速进入全球3g的竞技场。这些商务谈判进行使得中国政府重新就wcdma和cdma2000同高通谈判获得一个更低的费率几乎变得不可能,所以出于中国运营商和设备厂商上马3g的迫切要求,中国政府今年延期部署3g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4)很关键的一点是在中国整体3g商用部署的规划中,必须要确保td最终能够走向国际化,成为真正意义上市场接受的国际标准。而这方面,高通可以通过适当的安排以及与几乎所有国际3g运营商的关系帮助td走向国际。所以尽快与高通等厂商达成协议,确保td等3g商用网络的如期部署,以及为td-scdma国际化打好伏笔,也符合中国产业的利益。
不看数据不知道 安卓用户忠诚度高于苹果
AMD Radeon在路上:Vega游戏显卡开启全球巡演活动 干掉GTX1080的节奏
金属双张检测器的应用优势以及故障的分析
Facebook招聘地图专家,利用卫星图像改善互联网接入服务
苹果iPhone12Pro Max拍照得分不及华为小米
TD专利谈判无碍中国3G如期部署
NASA开发可观测宇宙形成和结构的新型探测器
PHP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
一张图看完OPPO十年发展历程
看 AI 如何守护儿童快乐成长!(互动有礼)
ST Accordo5芯片让中低端汽车具有高端的图形和音视频功能
Note 10触控笔会内置摄像头可能吗?看看这几点就知道了
智能门锁售后的服务有什么苦和忧
德国启动ZellkoBatt项目 将加快创新电池向工业大规模制造的转移
长期的UC部署选项会是什么
利用S12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样机系统设计
NOT电路应用电路设计图
SEMI发布报告称,2018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金额将达627亿美元,已超越去年历史最高点
芯片设计阶段如何对电路进行测试
虹软上半年:营收超3.4亿元,投入1.6亿元加码智驾、AIGC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