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总线接口类型

显卡总线接口类型
总线接口类型是指显卡与主板连接所采用的接口种类。显卡的接口决定着显卡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最大带宽,也就是瞬间所能传输的最大数据量。不同的接口决定着主板是否能够使用此显卡,只有在主板上有相应接口的情况下,显卡才能使用,并且不同的接口能为显卡带来不同的性能。
目前各种3d游戏和软件对显卡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板和显卡之间需要交换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过去的显卡接口早已不能满足这样大量的数据交换,因此通常主板上都带有专门插显卡的插槽。假如显卡接口的传输速度不能满足显卡的需求,显卡的性能就会受到巨大的限制,再好的显卡也无法发挥。显卡发展至今主要出现过isa、pci、agp、pci express等几种接口,所能提供的数据带宽依次增加。其中2004年推出的pci express接口已经成为主流,以解决显卡与系统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而isa、pci接口的显卡已经基本被淘汰。
pci接口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的缩写,它是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接口,几乎所有的主板产品上都带有这种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5~6个pci插槽,而小一点的matx主板也都带有2~3个pci插槽,可见其应用的广泛性。
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10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它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工作频率为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总线工作在33mhz 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的pci 总线,后来又提出把pci 总线的频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 总线,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
由于pci 总线只有133mb/s 的带宽,对声卡、网卡、视频卡等绝大多数输入/输出设备显得绰绰有余,但对性能日益强大的显卡则无法满足其需求。目前pci接口的显卡已经不多见了,只有较老的pc上才有,厂商也很少推出此类接口的产品。当然,很多服务器不需要显卡性能好,因此使用古老的pci显卡。通常只有一些完全不带有显卡专用插槽(例如agp或者pci express)的主板上才考虑使用pci显卡,例如为了升级845gl主板。pci显卡性能受到极大限制,并且由于数量稀少,因此价格也并不便宜,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才考虑使用pci显卡。
agp接口
agp(accelerate graphical port),加速图形接口。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pci总线日益无法满足其需求。英特尔于1996年7月正式推出了agp接口,它是一种显示卡专用的局部总线。严格的说,agp不能称为总线,它与pci总线不同,因为它是点对点连接,即连接控制芯片和agp显示卡,但在习惯上我们依然称其为agp总线。agp接口是基于pci 2.1 版规范并进行扩充修改而成,工作频率为66mhz。
agp总线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通过该接口让显示芯片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避免了窄带宽的pci总线形成的系统瓶颈,增加3d图形数据传输速度,同时在显存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调用系统主内存。所以它拥有很高的传输速率,这是pci等总线无法与其相比拟的。
由于采用了数据读写的流水线操作减少了内存等待时间,数据传输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具有133mhz及更高的数据传输频率;地址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可提高随机内存访问的速度;采用并行操作允许在cpu访问系统ram的同时agp显示卡访问agp内存;显示带宽也不与其它设备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
agp标准在使用32位总线时,有66mhz和133mhz两种工作频率,最高数据传输率为266mbps和533mbps,而pci总线理论上的最大传输率仅为133mbps。目前最高规格的agp 8x模式下,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了2.1gb/s。
agp接口的发展经历了agp1.0(agp1x、agp2x)、agp2.0(agp pro、agp4x)、agp3.0(agp8x)等阶段,其传输速度也从最早的agp1x的266mb/s的带宽发展到了agp8x的2.1gb/s。
agp 1.0(agp1x、agp2x)
  1996年7月agp 1.0 图形标准问世,分为1x和2x两种模式,数据传输带宽分别达到了266mb/s和533mb/s。这种图形接口规范是在66mhz pci2.1规范基础上经过扩充和加强而形成的,其工作频率为66mhz,工作电压为3.3v,在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了显示设备与系统交换数据的需要。这种规范中的agp带宽很小,现在已经被淘汰了,只有在前几年的老主板上还见得到。
agp2.0(agp4x)
显示芯片的飞速发展,图形卡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数据呈几何级数成倍增长,agp 1.0 图形标准越来越难以满足技术的进步了,由此agp 2.0便应运而生了。1998年5月份,agp 2.0 规范正式发布,工作频率依然是66mhz,但工作电压降低到了1.5v,并且增加了4x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1066mb/sec,数据传输能力大大地增强了。
agp pro
agp pro接口与agp 2.0同时推出,这是一种为了满足显示设备功耗日益加大的现实而研发的图形接口标准,应用该技术的图形接口主要的特点是比agp 4x略长一些,其加长部分可容纳更多的电源引脚,使得这种接口可以驱动功耗更大(25-110w)或者处理能力更强大的agp显卡。这种标准其实是专为高端图形工作站而设计的,完全兼容agp 4x规范,使得agp 4x的显卡也可以插在这种插槽中正常使用。agp pro在原有agp插槽的两侧进行延伸,提供额外的电能。它是用来增强,而不是取代现有agp插槽的功能。根据所能提供能量的不同,可以把agp pro细分为agp pro110和agp pro50。在某些高档台式机主板上也能见到agp pro插槽,例如华硕的许多主板。
agp 3.0(agp8x)
2000年8月,intel推出agp3.0规范,工作电压降到0.8v,并增加了8x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2133mb/sec,数据传输能力相对于agp 4x成倍增长,能较好的满足当前显示设备的带宽需求。
agp接口的模式传输方式
不同agp接口的模式传输方式不同。1x模式的agp,工作频率达到了pci总线的两倍—66mhz,传输带宽理论上可达到266mb/s。agp 2x工作频率同样为66mhz,但是它使用了正负沿(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的工作方式,在这种触发方式中在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送一次数据,从而使得一个工作周期先后被触发两次,使传输带宽达到了加倍的目的,而这种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为133mhz,这样agp 2x的传输带宽就达到了266mb/s×2(触发次数)=533mb/s的高度。agp 4x仍使用了这种信号触发方式,只是利用两个触发信号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分别引起两次触发,从而达到了在一个时钟周期中触发4次的目的,这样在理论上它就可以达到266mb/s×2(单信号触发次数)×2(信号个数)=1066mb/s的带宽了。在agp 8x规范中,这种触发模式仍然使用,只是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变成266mhz,两个信号触发点也变成了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单信号触发次数为4次,这样它在一个时钟周期所能传输的数据就从agp4x的4倍变成了8倍,理论传输带宽将可达到266mb/s×4(单信号触发次数)×2(信号个数)=2133mb/s的高度了。
目前常用的agp接口为agp4x、agp pro、agp通用及agp8x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agp3.0显卡的额定电压为0.8—1.5v,因此不能把agp8x的显卡插接到agp1.0规格的插槽中。这就是说agp8x规格与旧有的agp1x/2x模式不兼容。而对于agp4x系统,agp8x显卡仍旧在其上工作,但仅会以agp4x模式工作,无法发挥agp8x的优势。
pci express接口
pci express(以下简称pci-e)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e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
pci-e的接口根据总线位宽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x1、x4、x8以及x16,而x2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pci-e规格从1条通道连接到32条通道连接,有非常强的伸缩性,以满足不同系统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不同的需求。此外,较短的pci-e卡可以插入较长的pci-e插槽中使用,pci-e接口还能够支持热拔插,这也是个不小的飞跃。pci-e x1的250mb/秒传输速度已经可以满足主流声效芯片、网卡芯片和存储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但是远远无法满足图形芯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 因此,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e接口位宽为x16,能够提供5gb/s的带宽,即便有编码上的损耗但仍能够提供约为4gb/s左右的实际带宽,远远超过agp 8x的2.1gb/s的带宽。
尽管pci-e技术规格允许实现x1(250mb/秒),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规格,但是依目前形式来看,pci-e x1和pci-e x16已成为pci-e主流规格,同时很多芯片组厂商在南桥芯片当中添加对pci-e x1的支持,在北桥芯片当中添加对pci-e x16的支持。除去提供极高数据传输带宽之外,pci-e因为采用串行数据包方式传递数据,所以pci-e接口每个针脚可以获得比传统i/o标准更多的带宽,这样就可以降低pci-e设备生产成本和体积。另外,pci-e也支持高阶电源管理,支持热插拔,支持数据同步传输,为优先传输数据进行带宽优化。
在兼容性方面,pci-e在软件层面上兼容目前的pci技术和设备,支持pci设备和内存模组的初始化,也就是说过去的驱动程序、操作系统无需推倒重来,就可以支持pci-e设备。目前pci-e已经成为显卡的接口的主流,不过早期有些芯片组虽然提供了pci-e作为显卡接口,但是其速度是4x的,而不是16x的,例如via pt880 pro和via pt880 ultra,当然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NOT电路应用电路设计图
SEMI发布报告称,2018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金额将达627亿美元,已超越去年历史最高点
芯片设计阶段如何对电路进行测试
虹软上半年:营收超3.4亿元,投入1.6亿元加码智驾、AIGC业务
三菱PLC上传程序时出现通讯错误的原因
显卡总线接口类型
影响传感器响应的因素分析
Qorvo®收购领先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供应商UnitedSiC公司
如何区分4脚晶振的引脚方向
田丁智慧社区智能清欠催收,让物业公司收费更加快捷便利
华为mate10什么时候上市?8G+4摄像头,这样的华为mate10你喜欢吗?
win10的WLS编译环境搭建
3V DAC在±10V中的应用
稳压电路各个部分的作用
高压电线采用三相三线制的原因是什么
基于FPGA方案的宽带跳频技术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定价
Aptina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分辨率从8MP提高到13MP
您可能不知道的ADI Trinamic(L-Maxim)产品
在购买洗衣机的时候 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