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实验设计5:4层pcb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考虑了第1层铜(连接到mosfet漏极片)没有连接到任何其他层的情况。然而,我们完全有可能使用mosfet漏极片下的散热过孔模式来提供与第4层上的
vcc平面的电连接(例如)。这种方法与图2的拓扑结构一致。除了提供必要的电连接外,这种安排还将提供一个远离mosfet的额外的热通道,从而“电过孔”也起“散热过孔”的作用。
虽然众所周知,在器件中添加散热过孔通常会提高器件的热性能,但是很难知道有多少散热过孔能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显然,我们不希望添加太多的散热过孔,如果它们不能显著提高热性能,因为它们的存在可能会在pcb组装过程中产生问题(当然,我们是pcb的第一个过孔付出成本)。因此,本实验设计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模式对设计的热性能的影响。
本节的实验设计将使用边长15mm的第1层铜面积,并将考虑使用表1中列出的特征的模式。在所有情况下,散热过孔的直径为0.8mm,都假定为空心的。pcb叠层如图8所示。图11 显示了过孔模式的示例。
表1。过孔模式总结
图11所示。5 x 4过孔模式(非比例尺绘图)。
图12显示了不同过孔模式的结果。
图12所示。器件结温与散热过孔的数量的关系
图12显示了从器件tj下没有过孔到器件下有20过孔的情况的显著下降。这是一个明确的指示,表明热量正在从mosfet漏极到第4层,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器件下增加越来越多的散热过孔,几乎不会增加tj的减少。这是因为,当我们添加更多的散热过孔时,布置图的通板电导率增加。然而,同时我们也是减少器件和pcb之间的接触面积,因为更多的1层铜被空气取代。因此,我们没有看到热性能有多大的改善。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实验设计中得出的结论是,添加一些散热过孔将提高热性能,但继续添加更多散热过孔不会带来进一步显著的性能改进。
美国制裁升级,推动国产化网卡发展刻不容缓
年出货量1千亿颗,闻泰科技一跃成为中国最大半导体上市公司
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大赛(简CEVC)终于拉开帷幕
CMOS图像传感器制造的工艺问题
低价轻薄本质量如何 台电F7拆机图赏
PCB热实验设计5:4层PCB
阿里巴巴CTO张建锋宣布阿里成立达摩院,开发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
国内制造业的成就和问题
5G套餐依旧不降价的原因分析
氢气检测仪应用于各领域的作用是什么?
倾角传感器的五大应用场景-传感器专题
新能源汽车设计不可忽视的电芯及电池材料
LG显示将开发混合型OLED面板
超声波清洗机,它是如何工作的?
民用无人机的领域在2019年有着怎样的趋势
谈谈连接器的阻燃性能
变流器的基本原理及类型
UltraEM®的Corner Sweep仿真实例
烟大童向荣:“人工智能+产业”大有可为
如何快速、精确获取功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