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六月不简单,5G行业取得一系列成果

六月正值火热的季节,小编被持续攀高的气温压得喘不过气,但有一个行业的人们却可以振臂高呼,那就是5g。在刚刚过去的六月,5g行业取得了两项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1、第一个是3gpp按时完成了独立组网(sa)的5g新空口(5g nr)规范,至此,3gpp已经完成全球5g标准第一阶段工作。
2、第二个是,一系列5g第二阶段新项目得到批准,这些项目将对3gpp release 16规范产生重要影响。
另外还有在6月下旬举办的2018 imt-2020(5g)峰会,主要深入讨论部署在国内推进5g产业技术融合和应用的事宜。
那么这些成果究竟怎么理解呢?和我们普通消费者有什么关系?不妨来看一下。
关注5g的同学可能还记得it之家在《高通:首个5g标准完成后,还有三件大事》这篇文章中介绍过3gpp在继续推进5g标准化方面的三个重要方向,其中就包括“制定基于下一代核心网的5g新空口独立部署(sa)规范”。这是继2017年12月完成的5g新空口非独立部署规范后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非独立组网和独立组网,什么意思?
非独立组网(nsa)和独立组网(sa)是5g网络部署的两个场景。简单来说,独立组网等于建一个新的网络,基站、回程链路和核心网都是基于新的5g nr标准。非独立组网则是借助已有4g基础设施,只需在数据层做5g的基站部署。
采用独立组网还是非独立组网?目前全球运营商在5g网络布局上的选择不一致,更多是采用非独立组网。这两者优劣比较明显。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独立组网方案显然是更适合5g网络特性的,能够更大程度体现5g的技术优势,提供高性能的网络服,提高服务质量,并且它和4g网络是并行的,可以避免与lte网络整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互操作复杂等问题,且建成后经济效益会很大,但是问题是,独立组网的成本很高,不利于快速推向市场。
非独立组网的成本相对较低,对于初期的5g网络推向市场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不过它也是一个过渡期的方案。总的来说,非独立组网和独立组网对于5g产业都很重要。
5g新空口独立组网规范发布,中间经历了什么?
3gpp按时完成了独立组网(sa)的5g新空口(5g nr)规范,加上去年12月的非独立组网规范,等于说5g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也意味着首个完整的5g国际标准已经有了,这对于5g的部署显然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其实,能够按时完成这一规范也属不易。
独立组网能够让新空口5g基站(gnb)与5g核心网相连接,这需要来自3gpp工作组各个领域的支持,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需要制定用户设备与5g基站之间信息交换的必需通道;sa(service & system aspects)需要制定新的网络架构设计;ct(core network & terminals)需要制定新的核心网络功能等,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些工作,离不开整个行业的努力支持。
例如作为推动5g商用部署的关键企业之一的高通在5g独立组网过程中就做了很多努力和支持,今年2月的mwc期间高通发布了骁龙5g模组解决方案,能够将“1000多个组件”集成在几个模组中,涵盖数字、射频、连接和前端等诸多功能,帮助终端厂商可以用更低成本和更少时间快速投产。这对于5g终端在2019年的推出有重要意义,令5g真正是实用、美观的产品成为可能。这我们在后面也会提到。
此外,高通还和包括大唐移动在内的众多系统厂商以及全球运营商进行5g新空口互操作测试,其中使用的正有高通提供的5g用户终端。
更重要的,高通推出的全球首款5g芯片组骁龙x50调制解调器目前也已被全球20家终端厂商选定,支持他们打造的最早一批5g终端,此外,全球多家运营商已经选择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用于在6ghz以下和毫米波频段开展的5g新空口移动试验。
5g在国内部署的进展
2018 imt-2020(5g)峰会上,主要讨论了5g在国内推进部署的具体事宜。目前国内的5g部署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例如频谱资源的规划是5g商用的先行军,放眼我国的5g商用建站,工信部在2017年11月正式发布了5g中频规划,明确了将3.3-3.6ghz和4.8-5.0ghz共计500mhz用于5g。
至于高频的毫米波频段对于5g仍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只有两个试验频段(24.75-27.5 ghz、37-42.5ghz)。高通在2017年已经宣布完成在28ghz毫米波频段上的5g数据连接。
而在5g网络试验方面,国内也走在了行业的前面。这里同样离不开高通的积极推动撮合。去年11月,高通即宣布和中兴、中国移动合作实现全球首个基于3gpp标准的端到端5g新空口系统互通,这可以认为是5g新空口技术向大规模预商用迈进的重要行业里程碑,让人们过去习惯于讨论的5g拉到了人们身边;此次端到端5g新空口系统运行在3.5ghz频段,对中国这样在中频段内部署5g的国家在未来通信技术研发部署上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的重点是什么?
5g第一阶段的标准化工作完成后,很容易会想到第二阶段的工作。在今年的6月,3gpp还批准了5g第二阶段的一系列新项目,包括5g nr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性能提升、面向工业物联网(iiot)的5g nr专用网和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llc)、基于5g nr的车联网c-v2x支持更先进的使用场景等等,这些项目将对3gpp release 16规范产生重要影响。
3gpp定义的5g的三大应用场景分别是embb、3mmtc、urllc,第二阶段的项目重点会围绕后面两大场景。这些项目虽然是刚刚得到批准,但技术标准专家们已经在前面的工作中做了充分的准备。例如在车联网c-v2x技术方面,高通在去年9月已推出支持r14版本高通9150 c-v2x芯片组解决方案,并积极利用该芯片组加速c-v2x技术的商用进程。目前高通已经和奥迪、福特、标志雪铁龙、上汽集团等汽车制造商、汽车生态系统成员在德国、法国、韩国、中国、日本和美国合作开展多项c-v2x的外场验证,为5g网络就绪之后的车联网使用场景铺路。
另外,工业4.0和5g nr的融合在下一阶段也会是关键用例。工业数据传输对于实时性要求非常高,5g的低时延、高速率和优先级支持可以成为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在这一方面,高通也进行了很多研究,例如在mwc2018上,展示了业界首个5g nr无线profinet工业以太网演示。该演示预展了支持亚毫秒级时延的5g nr 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全新用例,包括在要求严格的工厂自动化应用中进行精确指挥和控制的能力。
5g手机,2019年见
其实,上面这些说了这么多,普通消费者最关注的,还是5g手机什么时候能出现。目前业内普遍给出的答案是2019年。oppo、vivo、华为、一加等此前都已经宣布将在2019年推出5g手机,他们背后大多离不开高通的在5g网络的部署和携手生态系统伙伴面向5g用例进行的研发和测试。
我们其实能够看到,高通在推进5g智能终端方面的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去年10月,高通就展示了首款5g智能手机参考设计,在那之前,高通已经推出了支持中频和高频的5g nr原型系统、推出了面向5g的调制解调器——骁龙x50 5g modem并完成了全球首个发布的5g数据连接。接着如前文所言,高通又和中兴、中国移动合作实现全球首个基于3gpp标准的端到端5g新空口系统互通。
在今年4月,高通和国产手机厂商vivo联合进行了5g原型机的网络演示,让人们直接感受到5g手机能带来的极高网速。今年6月,高通又和大唐移动完成了基于3.5ghz频段上的5g新空口互操作性测试,使用的正是高通提供的用户终端。一桩桩测试的完成,对于5g终端在2019年推出更是关键技术保障。
不得不提的是,5g需要更多的频谱,对于射频器件的设计会带来更大的挑战,设计不好就会影响5g终端的最终成型。正如前文所述,高通在mwc期间推出的骁龙5g模组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凭借在引领3g、4g lte和射频前端方面取得的成功和领先地位,高通已完全准备好为全球5g部署提供所需的多千兆比特、多模产品。
最后,今年6月这一系列成果告诉我们,5g,在路上,并且和我们越来越近。未来当我们享受到5g时代带来的先进和便利时,也不得不感谢眼下技术人员不知疲倦的努力和付出。

第三十二讲 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应用
接触器自锁电路原理详解
反激有源钳位原理分析
组合机床的组成
日本研发出利用电网实现高速大容量数据通信技术
今年的六月不简单,5G行业取得一系列成果
vivoX27评测 升降镜头与零界屏设计新标杆
电解液宽温性能的影响因素和宽温电解液研究进展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表示将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动5G基础设施建设
谈论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关键特征
智慧水务-泵站远程监控
多功能定时呼叫电路设计分析
虹科受邀参与CiA线上2023中国技术日
RedmiK30 5G将于1月7日正式发售 1999元起售
详解起重机用电阻器的安装与维修
IGBT功率模块的开关特性有哪些呢?
换脸技术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人工智能亟待突破“天花板”
厦门火炬高新区17个项目开工 总投资额达43.4亿元
设计一种可持续数十年的电池供电型楼宇自动化系统
我国RV减速机国产替代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