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电感怎么产生的_寄生电感产生原因是什么

寄生电感简介 寄生电感一半是在pcb过孔设计所要考虑的。
在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中,过孔的寄生电感带来的危害往往大于寄生电容的影响。它的寄生串联电感会削弱旁路电容的贡献,减弱整个电源系统的滤波效用。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简单地计算一个过孔近似的寄生电感:
l=5.08h[ln(4h/d)+1]其中l指过孔的电感,h是过孔的长度,d是中心钻孔的直径。从式中可以看出,过孔的直径对电感的影响较小,而对电感影响最大的是过孔的长度。仍然采用上面的例子,可以计算出过孔的电感为:l=5.08x0.050[ln(4x0.050/0.010)+1]=1.015nh。如果信号的上升时间是1ns,那么其等效阻抗大小为:xl=πl/t10-90=3.19ω。这样的阻抗在有高频电流的通过已经不能够被忽略,特别要注意,旁路电容在连接电源层和地层的时候需要通过两个过孔,这样过孔的寄生电感就会成倍增加。
寄生元件危害最大的情况 印刷电路板布线产生的主要寄生元件包括:寄生电阻、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例如:pcb的寄生电阻由元件之间的走线形成;电路板上的走线、焊盘和平行走线会产生寄生电容;寄生电感的产生途径包括环路电感、互感和过孔。当将电路原理图转化为实际的pcb时,所有这些寄生元件都可能对电路的有效性产生干扰。本文将对最棘手的电路板寄生元件类型―寄生电容进行量化,并提供一个可清楚看到寄生电容对电路性能影响的示例。
图1在pcb上布两条靠近的走线,很容易产生寄生电容。由于这种寄生电容的存在,在一条走线上的快速电压变化会在另一条走线上产生电流信号。
基于dds的寄生电感测量仪设计 实际电容由于制造的工艺导致本身存在寄生电感和寄生电阻,其等效电路模型如图1所示。
其中c为实际电容本身的标称电容,l是其寄生电感,rp是其并联等效电阻,rs是其串联等效电阻。寄生电阻会对经过电容的信号造成衰减,但不会影响电容本身的频率特性。寄生电感会与电容构成串联谐振回路,会使实际的电容在某个频率上发生谐振,这种现象称为电容的自谐振。
电容的寄生电感产生原因或产生方式 电容器的寄生电感一般是由器件的电极和引线的残余电感引起的,其电感值不会随频率变化,但由电感引起的等效阻抗会随频率增加而增大,如z=2pai*f*l。
电容为什么有寄生电感,主要是电容体的卷曲结构带来的电感,其次是引脚电感。无论是有极性还是无极性电容,为了获得较大的容值,都需要制作非常大的面积,而为了压缩体积,就要降很大的面积反复卷曲折叠,这个卷曲折叠的结构是电容等效电感的主要来源。
拆开一个薄膜电容,里面是一个塑料薄膜,两侧镀有金属,形成了平板电容器。然后卷成一个小卷,塞到电容外壳里,引出两个引脚。任何导体都会有电感,引脚也不例外,引脚越长,带来的电感越多。
pcb过孔的寄生电容和电感的计算 cb过孔本身存在着寄生电容,假如pcb过孔在铺地层上的阻焊区直径为d2,pcb过孔焊盘的直径为d1,pcb板的厚度为t,基板材介电常数为ε,则pcb过孔的寄生电容数值近似于:c=1.41εtd1/(d2-d1)pcb过孔的寄生电容会给电路造成的主要影响是延长了信号的上升时间,降低了电路的速度尤其在高频电路中影响更为严重。举例,对于一块厚度为50mil的pcb,如果使用的pcb过孔焊盘直径为20mil(钻孔直径为10mils),阻焊区直径为40mil,则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公式近似算出pcb过孔的寄生电容大致是:c=1.41x4.4x0.050x0.020/(0.040-0.020)=0.31pf这部分电容引起的上升时间变化量大致为:t10-90=2.2c(z0/2)=2.2x0.31x(50/2)=17.05ps从这些数值可以看出,尽管单个pcb过孔的寄生电容引起的上升延变缓的效用不是很明显,但是如果走线中多次使用pcb过孔进行层间的切换,就会用到多个pcb过孔,设计时就要慎重考虑。实际设计中可以通过增大pcb过孔和铺铜区的距离(anti-pad)或者减小焊盘的直径来减小寄生电容。
pcb过孔存在寄生电容的同时也存在着寄生电感,在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中,pcb过孔的寄生电感带来的危害往往大于寄生电容的影响。它的寄生串联电感会削弱旁路电容的贡献,减弱整个电源系统的滤波效用。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经验公式来简单地计算一个pcb过孔近似的寄生电感:l=5.08h[ln(4h/d)+1]其中l指pcb过孔的电感,h是pcb过孔的长度,d是中心钻孔的直径。从式中可以看出,pcb过孔的直径对电感的影响较小,而对电感影响最大的是pcb过孔的长度。仍然采用上面的例子,可以计算出pcb过孔的电感为:l=5.08x0.050[ln(4x0.050/0.010)+1]=1.015nh如果信号的上升时间是1ns,那么其等效阻抗大小为:xl=πl/t10-90=3.19ω。这样的阻抗在有高频电流的通过已经不能够被忽略,特别要注意,旁路电容在连接电源层和地层的时候需要通过两个pcb过孔,这样pcb过孔的寄生电感就会成倍增加。
pcb过孔的寄生电容和电感的使用 通过上面对pcb过孔寄生特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高速pcb设计中,看似简单的pcb过孔往往也会给电路的设计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为了减小pcb过孔的寄生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设计中可以尽量做到:
1.从成本和信号质量两方面考虑,选择合理尺寸的pcb过孔大小。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不同尺寸的pcb过孔,比如对于电源或地线的pcb过孔,可以考虑使用较大尺寸,以减小阻抗,而对于信号走线,则可以使用较小的pcb过孔。当然随着pcb过孔尺寸减小,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
2.有以上两个公式得出,薄的pcb板有利于减小pcb过孔的两种寄生参数。
3.在pcb设计中pcb上的信号走线尽量在同一层面上,以减少pcb过孔产生的寄生效应。
4.在信号换层的pcb过孔附近放置一些接地的pcb过孔,以便为信号提供最近的回路。甚至可以在pcb板上放置一些多余的接地pcb过孔。
5.电源和地的管脚要就近打过孔,pcb过孔和管脚之间的引线越短越好。可以考虑并联打多个pcb过孔,以减少等效电感。
6.对于密度较高的高速pcb板,可以考虑使用微型pcb过孔

NVIDIA推出用于XR开发的CloudXR SDK
S类功放扩流电路原理图
3GPP官方宣布冻结5G R16标准规范?
利用NVIDIA Triton推理服务器加速语音识别的速度
DC充电系统架构及主要适用的ST产品介绍
寄生电感怎么产生的_寄生电感产生原因是什么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相关驱动电路
UWB与WiFi的应用激增齐头并进
鸿蒙系统内核中CPU空闲时间都在干嘛
工业智能物联网网关钡铼BL110网口LAN采集西门子PLC S7-200Smart
Kasite微孔加工设备|挑战超高精密加工技术难点
众多知名厂商集体亮相亮相NEPCON South China 2016展会现场
物联网与大数据将改变未来我们与城市互动的方式
「哪吒开发板」用Rust 探索RISC-V主板D1之GPIO
Si-Ware联手汉高首推内置光谱传感器产品
SKYLAB:蓝牙/UWB室内定位应用分析
基于Cortex M33的LPC5500系列MCU主要功能特性介绍
科技企业IHS智触产品将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落地商用
愈发成熟的操作系统:魅族Flyme 6公测版体验
超分辨技术在RTC领域应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