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英国萨里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韩国延世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日前攻克了制造可伸缩纳米探针阵列的难题,用超小型三维纳米线晶体管探针,记录了人类心脏细胞和初级神经元的内部工作情况。这项研究使机器增强型人类,或科幻小说中所称的半机器人距离现实迈进了一大步。
从细胞中读取电子活动的能力是许多生物医学程序的基础,如绘制大脑活动图谱和神经修复术等。因此,开发一种用于探查细胞内电生理学的新工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细胞和其组织的网络结构,开拓人机界面研究的新方向。最新研制的这种超小型u型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探针阵列,能清晰地记录初级神经元的内部活动,并且该设备还具有多通道记录能力。
研究人员认为,超小型、灵活的纳米线探针可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因为它们可以测量具有振幅的细胞内信号,可以与膜片钳技术相媲美。由于该设备具有可伸缩的优点,所以它引起的人体不适比较小,且不会对细胞造成致命损害。通过这项工作,研究人员还清楚地发现尺寸和曲率是如何影响设备内化作用和细胞内信号记录的。
研究人员指出,未来人与机器之间出现交集是不可避免的。从长远来看,这些探测器将会极大提升人类探索人机界面的能力,最终促进人类研制出先进的高分辨率脑机接口,使半机器人成为现实。
该研究成果发表于7月1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上。
总编辑圈点
人们最熟悉的机器增强型人类莫过于钢铁侠,虽然现实技术水平与钢铁侠的装备还有很大距离,但这一方向的研究却不是痴心妄想。美军方很早就开始支持类似的项目,譬如著名的外骨骼机器人,在军用领域具有极大的价值。而今小型灵活的纳米线探针出现,无疑让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更精准也更密切,它可以让操作者的反应和直觉更灵敏地传达给机器,也让机器的感应更真实反馈给人类,这是人机交互上巨大的进步,也是必然迈出的一步。
一文搞清楚神经网络
介绍一种三相正弦波无传感器风扇电机驱动IC-GC5958
新基建之下超大规模显示屏如何助力数据中心的发展
华为nova系列添新成员nova 5z
盘点各家的“车联网”技术 创意最重要
如何让半机器人离我们越来越近
比亚迪动力电池产能扩张速度惊人,目前已突破100GWh
小米6外形曝光:陶瓷机身+双曲面屏,颜值劲爆!
混合动力汽车的最大挑战是电池
FPGA的设计基础之Verilog语言
什么是同步有限状态机?为什么要用状态机?怎么表示状态机?
TERS 成像解析单个分子振动模式
诺基亚3.1 Plus开售 前后同色带来纯粹的视觉效果
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 天威诚信受邀出席2021商业创新大会
电池修复——电动车电瓶的制造4铅酸蓄电池的容量篇
《数据中心冷板式液冷测试验证技术白皮书》发布 曙光数创参编“冷板测试技术白皮书”
全球芯片缺货问题已蔓延至半导体设备领域
利用有源RFID标签和BLE技术,实时追踪变得容易
基于D类技术和产品在便携式产品中的应用优势
超过20款VR游戏总收入超100万美元 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虚拟现实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