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小断发展,系统要求更高的集成度,更强的功能以及更低的功耗。同时,cmos技术已经发展到深亚微米水平,使得cmos器件的高频特性得到进一步改善,已经能与锗硅和砷化钾器件相媲美。另外,cmos器件在功耗上占有优势,因此深亚微米的cmos技术在无线通信体系中很有应用潜力。在射频接收机中,低噪声放大器(lna)占有重要位置,他在放大输入的微弱信号的同时抑制伴随的噪声。因此,低噪声系数与高增益是lna的两个重要指标,当然这两个指标还要与功耗、线性度、输入输出匹配及小工作电流时的无条件稳定性相互折衷。
常见的cmos低噪声放大器有差分输入(superhete-rodyne)、共栅(common-gate)、共源共栅(cascode)三种结构。差分lna具有低噪声系数(nf)和有效抑制共模干扰的特点,但对于相同的噪声系数,差分放大器的功耗是单端放大器的两倍,而且所占芯片面积较大;共栅放大器输入阻抗匹配容易实现,具有较好的反相隔离度和稳定性,但噪声系数较大;共源共栅放大器能够提供一个较高的增益和反相隔离度,但其增益和噪声系数受到共源级的漏级衬底寄生效应的严重影响。
本文针对无线通信中蓝牙技术的重要频段,采用深亚微米技术tsm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2.4 g的低噪声放大器,并给出了ads软件的仿真结果和讨论。
2 电路设计
对于cmos lna来说,通常要求s21在10~20 db间。如果增益太小,lna不能将微弱的输入信号(-140~-40 db,或0.03μv~3 mv)放大到预定的值;如果增益太大,lna又会影响下一级混频器的线性度。一般情况下,s11/s22应小于-10 db,s12应足够小(《-20 db)。此外,在输入输出端应进行阻抗匹配以提高功率增益。
本文采用的lna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lna的偏置电路由rref,m3及rbias组成。晶体管m3与m1形成一个电流镜,并且他的宽度是m1宽度的几分之一,以使偏置电路的附加功耗减到最少。通过m3的电流由电源电压和rref以及m3的vgs决定。电阻rbias的值(20 kω)足够大以使他的等效噪声电流小到足以被忽略。
对于输入端,cd是一个隔直流的电容,ls为源级负反馈电感。c1,lg和c2组成一个π型网络。由于高的品质因数会导致芯片面积增加,而太低的品质因数会使电感损耗增加并使噪声系数nf变坏,采用π型网络匹配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矛盾。在π型网络中,首先选择一个具有高品质因数、便于集成的电感lg,其次计算c1,c2使其满足输入匹配要求。
忽略反馈支路lf,cf与rf以及偏置电路的影响,lna的输入阻抗为:
其中,cgs1为m1的栅-源复盖电容;zeff为π型网络的等效阻抗;gm1为m1在饱和区的跨导;ω为中心频率。
当输入阻抗与电压源阻抗rs匹配时,应有:
对于共栅级m2,其输入阻抗为:
通常情况下m1与m2之间并无匹配,但由于共源级的输出阻抗与共栅级的输入阻抗都是容性,因此在两级间增加一个电感la匹配以提高增益。
对于输出端,c0是一个隔直流的电容;lt,ct与rt形成输出匹配网络,与下一级电路匹配。
图1中lf,cf与rf形成电压并联负反馈。为了补偿高频增益,必须使高频时的负反馈量减少,因此,并联反馈网络必须是感性而不能是容性的。电容cf是隔直流电容,其容量足够大,在工作频带内可看过短路。由于共源共栅的输出阻抗很大,因此rf的取值下限为900~1 100ω,以便能在不增加噪声系数的前提下提高电路带宽。在反馈电阻rf确定之后,应使lf在欲提升的频率处的阻抗值ωlf接近rf值,大致按ωlf=(0.2~5)rf选取,使反馈阻抗随频率变化较大,反馈量变化大,频率特性变化明显。
对于lna而言,噪声主要来源于闪烁噪声、热噪声和散粒噪声。其中,闪烁噪声又称为1/f噪声,主要来源于场效应管的氧化膜与硅接触面的工艺缺陷或其他原因,通常在射频下忽略不计。热噪声是由于电子热运动引起的,在射频情况下其量值将随频率的升高而明显增大。散粒噪声的大小正比于工作电流。因此,低噪声放大器主要考虑热噪声与散粒噪声的影响。
在有功耗约束情况下达到最小噪声系数时的信号源品质因数qs为:
当qsp确定后,最优化器件宽度为:
对于宽度为wopt,p的器件,可得功耗约束范围内的噪声系数:
把f0=2.4 ghz,rs=50ω,l=0.18 μm代入式(6)可得最小噪声系数时的沟道宽度大约为289 μm。由于最小噪声系数时的沟道宽度与最大增益时的沟道宽度并不一致,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沟道宽度在最小噪声系数与最大增益之间折衷。
3 软件仿真
本文运用tsmc 0.18 μm cmos工艺库,采用agi-lent公司的ads进行仿真,电路器件参数及取值如表1所示。
仿真如图2所示,在中心频率为2.4 g时,电路功率增益s21为15.15 db,隔离度s12为-33.03 db,输入与输出反射系数分别为-36.70 db与-50.32 db,噪声系数仅为0.62 db。1.8 v时直流功耗为7.9 mw。这些指标能很好地满足rf电路对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要求。
4 结 语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共源共栅结构的基础上同时采用级间匹配、π型网络以及电压并联负反馈的低噪声放大器输入输出匹配良好,这反映在电路的噪声系数达到了很好的水平,增益比不采用级间匹配和电压并联负反馈时增加了约2 db左右,达到设计要求。
采用此结构设计的深亚微米cmos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由于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功耗、增益、噪声系数、线性度及品质因数之间的折衷关系,所以达到的设计性能优良。在深亚微米水平上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大规模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中很有应用潜力。
ARM资料网站
蒸汽拖把什么牌子好,家庭日常清洁首选它
微处理器制造商进一步推动嵌入式系统市场在预测期内的增长
美国多家电信运营商出现短信通话故障
大数据时代下我们的隐私安全是否会受到更大的威胁
2.4G低噪声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分析
中兴通讯将复牌,更换全部董事会成员支付14亿美元罚款
MAX4864L/MAX4865L/MAX4866L/MAX
网络边缘的电力电子智能设备实现合理控制能源分配
PCIe 6.0接口新架构下,如何确保数据安全?
Nitride成功开发R/G/B三种可见光范围内的Micro LED
TCP和UDP协议的实现方法
iPad虚拟键盘不带劲儿?苹果准备了附件供选购
啥是水力发电站 水力发电的基本方式
AR增强现实引发教育学习新革命
C语言中宏定义的使用技巧
78所学校启动智能化安防“云眼”校园访客系统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怎样
人工智能相关的人与技术都在这里_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
微步信息拟A股IPO已进行上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