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终端射频标准的新版本R17 h61又多了什么

学习标准只能喜新厌旧,从今天开始我们再次更换版本至最新的 ts 38.521-1 v17.6.1(2022-10)的r17版本,简称h61来进行学习。
01
h61又增加了什么
去年年底,我们在一起来学5g终端射频标准(v2x发射功率-1)中,曾更新至了h30的版本,当时增加的是下表中的后缀f:共享信道接入。
今天更新的h61版本,又增加了后缀i:redcap类别。
但除了大的类别的增加以外,其实还有其他内容的进一步完善。比如:在6.2 的transmitter power中,之前的版本对于dc(dual -connectivity)6.2b还是void的状态,到h61的版本,开始增加了一些相关的测试要求。
02
dual -connectivity
我们先来说一下dc,因为之前的版本在发射机测试要求中是void,所以我们并没有实质地去了解过dc的概念。在38.521-3也就是nsa的测试规范中对dc有更多的说明。dc有很多的分类,总结下来就是:给终端同时提供多于一个的系统连接,在接入基站与核心网分别为4g或5g情况下的几种混搭模式,具体为:
en-dc:nsa,4g核心网,主站4g,辅站5g;ngen-dc:nsa,5g核心网,主站4g,辅站5g;ne-dc:nsa,5g核心网,主站5g,辅站4g;nr-dc:sa,5g核心网,主站5g,辅站5g;  
而对于5g的频段又可进一步分为fr1 only,fr2 only或fr1+fr2。早在一年多以前,中兴携手高通公司在国内首次采用5g nr 独立组网双连接(nr-dc,即 fr1+fr2 dc),基于 26ghz(n258)毫米波频段的 200mhz载波信道以及 3.5ghz(n78)频段的 100mhz 带宽,合力实现了超过2.43gbit/s 的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
那我们目前学习的38.521-1是针对fr1的sa标准,所以就只规定了用于配置nr-dc的操作,并且所有工作频段都在fr1内。
那么dc和ca又有什么区别的?首先他们的目的很类似,都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为同一个用户提供2个,3个或更多个服务cell。ca一般限于同一无线接入技术内,大多数情况下是同一宏站下不同小区的聚合。dc可以是介于lte和nr之间或两个nr之间,从而为用户提供4g/5g&5g平滑兼容、连续覆盖的组网方式。
如下图,dc中有mcg和scg两个概念。mcg:master cell group,主小区组,scg:secondary cell group,辅小区组。在mcg下,可能会有很多个cell,其中有一个用于发起初始接入的小区,这个小区称为pcell。pcell:primary cell,主小区,scell:secondary cell,辅小区,pscell:primary secondary cell,主辅小区。
mcg下的pcell和mcg下的scell通过载波聚合(ca,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联合在一起。同样地,在scg下也会有一个最主要的小区,也就是pscell,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在scg下发起初始接入的小区。scg下的pscell和scg下的scell也是通过ca技术联合在一起。
所以dc相比于ca在更高一级层面上,ca只有一个pcell和多个scell,scell不需要被激活,pucch仅仅在pcell。而dc的scg和mcg总是都有激活的cell,mcg和scg有独立的pucch。
但是从射频测试的层面上看,nr-dc和ca又极其地类似。我们回归到38.521-1中的nr-dc情况,给出了dc_n48a-n70a一种双nr fr1的配置,他的上行链路分配给两个nr频段,那么他的带宽组合集,实际上可以参照双上行链路带间ca的配置,是同样适用于dc的。如果支持 nr-dc 配置的 ue 不支持相应的 ca 配置,则在 ca 测试案例中使用 nr-dc 配置。
那么在6.2b中transmitter power对于dc的要求,规定了ue maximum outputpower for inter-band nr-dc的情况。对于每个nr频段分配一个上行载波的带间nr-dc,单载波的发射功率要求适用于每个频段。对于每个频段分配一个上行链路的带间nr-dc,ue的最大输出功率应在不同频段的所有component载波上测量。
如果每个频段有独立的天线连接器,最大输出功率被定义为每个ue天线连接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之和。测量周期应至少为一个子帧(1ms)。最大输出功率要求见下表6.2b.1.0.3-1:
所以说,nr-dc的最大输出功率仍然适用于在mcg和scg上的功率总和。
03
redcap
曾在2022年5g用户将达到10亿?一文中,提到过redcap,它是5greduced capability devices的简称,也称为nr light/nr lite。翻译过来就是能力减弱的或者nr轻量级的设备类型,有人预测,这种设备也许会比传统5g embb,urllc,mmtc的数量更加多。如下图所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设备类型呢?随着5g系统的不断部署和广泛应用,为更好地满足工业无线传感器、视频监控和可穿戴设备等中端物联网应用对设备复杂度与成本降低、尺寸减小、能耗更低等特定需求,在rel-17版本中,为了进一步降低终端复杂度和成本,3gpp定义了redcap设备类型。
2019年6月,redcap被作为一个rel-17 study item(研究项目)首次提出;2021年3月,3gpp正式通过了nr redcap 终端标准化(即work item)项目的立项。2022年8月,3gpp rel-17冻结,意味着5g redcap标准第一版正式确立。
参照下面这张表来具体看一下redcap的应用场景和主要特性:
那么transmitter power forredcap是什么情况呢?实际上还处于未完成的阶段,也就是现在还测不了。因为通用的测量步骤和消息的配置都还是在研究之中,但是power class 3的test requirement基本上与单载波是一致的,如下表:


选择这两颗芯片才有“硬核”240W电源适配器方案
Rokid推出全新黑科技AR眼镜Rokid Glass
小米A1的问世对于小米粉丝和小米本身来说都是一个惊喜
物联网具体要实现哪些功能需要遵照什么原则进行搭建
STM32库函数SystemInit()详解
5G终端射频标准的新版本R17 h61又多了什么
莫之比8路360全景环视系统已在智轨上成功应用
IBM宣布在三份关于安全托管服务提供商评估的市场报告中被评为“领导者”
预测2019年及未来网络安全趋势
智能交通未来投资三大热点方向
小步快走!炬芯科技人工智能早教芯片备受关注
LDO输出噪声对VCO相噪的影响
消除焊接后内应力的方法
“伙伴+华为”体系,数字时代的新航标
开年巨献,UDE2024唤醒半导体显示产业全年活力
不得不知的PCB布局陷阱:您还在浪费时间和金钱吗?
特种设备防误伤安全监测应用案例
曝iPhoneSE2将有两款机型 其中一款支持5G网络
日本NTT Docomo计划明年在关岛建立一个5G测试实验室
RPMA来中国了——美国都在用的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